据京沪高铁发布的公告,自2020年12月23日起,对时速300~350公里高铁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优化调整,同时将商务座、特等座和一等座与二等座的比价关系分别按照3.5倍、1.8倍和1.6倍执行。

高铁调价是一种必然,火车票(非高铁和动车)的价格是非常稳定的,绿皮火车多少年来价格都不涨,这为维持普通人的出行低成本创造了环境。哪怕是春运也没有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弊端就是铁路也不赚钱,这点铁路职工最有感触,也许这是福利最低的一个国企部门。

另一方面对乘客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速度慢,浪费时间随着大家收入的提高,原来绿皮火车那点票钱完全是能够承受的,现在缺的是速度是效率。

于是我们才有了动车的大规模建设,以及高铁的大规模建设,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节省了出行时间,当然了,票价也涨了,效率大大提升了,涨价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只是这些票价依然还是无法维持铁路的盈亏平衡。

铁路总公司背负巨额债务,债务压力山大,如果是私企,我们的票价早就提上去了,但是因为是国企部门,考虑的不仅仅是铁路总公司的盈亏问题,更会从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升来考虑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债务依然很大,能够盈利的铁路线也不多,最好的是京沪高铁,去年已经上市了,2019年也不过盈利119亿,今年上半年也不过是盈利5亿元,京沪高铁当时上市融资的资金用来收购安徽的铁路线,其实这是通过上市融资来为铁路线输血。

但是这还是无法解决高铁整体的债务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那么就需要从源头入手——从市场拿钱,也就是从用户那里拿钱,只能是通过调整票价来实现。

高铁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效率也非常高,在1000公里以内我会坚定选择高铁出行,尤其是在地势平坦的区域,1000公里以上才会选择飞机,我经常出差,飞机出行次数和里程超过了85%的人。

高铁如此高的效率,但是价格其实还是比较亲民的,但是具体到用户,每个人出行的时间是相同的,但是收益是不同的,用户也是分等级的,收益更高的用户可以承受更高的价格,当然在服务当年也可以差异化,比如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在价格上将差距拉得更大,而普通人依然可以选择二等座,这对普通人的出行是没有影响的。

如果所有人的票价都一样,那才是“劫贫济富”,因为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盈利才是目的,票价只有提高到盈利才可以,但是考虑到更多的普通人出行成本,我们的票价在整体设计的时候更侧重于照顾到普通人的出行,这让那些能够承受更高经济成本的人也搭了便车。

现在将服务(座位)分层次,将票价拉开更大的差距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在和市场在博弈,价格拉开更大后,市场能否接受,这有待观察,如果市场不接受,那么可以再做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沪高铁将推浮动票价#价格由谁说了算?当然是服务的提供者自己市场用户共同决定的,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这需要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