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南

如今的餐饮业十分发达,外出就餐于我们而言小事一桩。当我们走在夜色匆匆的街上,熙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招牌、诱人的饭香反而使我们挑花了眼。有些人甚至一年到头都在饭馆解决日常饮食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饭馆随处可见,人们也普遍消费得起。所以有老人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因为在他们那一代,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经济复苏的年代,很多普通人的日子都过得很紧巴。吃、喝、玩、乐四个字中,能够把吃、喝二字照顾得好的,就已经是很不错了。70年代饭馆并不流行,在各个城市基本上都很少见。而且当时物资短缺,基础经济建设才刚刚开始,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凭票供应”。“下馆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那么,当时下馆子都是些什么人呢?一般都是小康家庭或者体制内的相关人员,他们的收入条件相对较高些,去饭馆吃饭还消费的起。当时的饭馆消费水平很高,毕竟当时的粮食并不像现在这样富足,所以会有管控,下馆子的成本费用也就定得很高。

我国在70年代正是百废待兴之时,那时的人对待食物有一种尊崇在里头,不似现在般浪费,还记得历史课本里的粮票吗?在当时是主流,直到1985年国家才开始全面废除。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个怎样的状态。可就是这样的境况下,还就有些人热爱“下馆子”。

一般来说,70年代下一次馆子需要十几、二十元。二十块钱在当时是什么水平?这相当于现在的两三千元,都抵得上一个三四线城市工薪阶级一个月的工资了。会有人拿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下趟馆子吗?也许现在有一小部分人会这么做,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很少有人舍得一次性花掉十几块钱,所以当时只有有钱人才去饭馆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70年代下馆子会倍儿有面子,进饭馆以后都是十分豪气的。但恰恰相反,那个时候进饭馆的人都是客客气气的,基本上没有“顾客就是上帝”这种说法。

当时食客进去饭馆吃饭流程繁琐,要先用钱换取粮票,这样才能兑换钱,不然压根吃不上饭。因为是独一份的,人家也不怕没生意,有钱人又不止一位,所以最好在进来之前就把想吃的东西想好了,不然得排队,人家会优先处理其他客人。敢呵斥的,可能会被赶出去。

而相比之下,那个时代的服务员身份是很体面的,他们的“地位”要高得多。七十年代饭店尚且不普及,且都是国营饭店,无论是去国营饭店吃饭的顾客,还是在里面工作的职工,都非寻常人也。国营饭店即国家出资开办的饭店,归属国家所有,职工按国家标准领取工资,多由解放前公私合营而来。

这么说吧,那时候如果顾客点菜的速度慢了一点、要求多了一点,就会引起服务员的不满。而且一顿饭吃完了,如果有浪费粮食的现象,服务员也会直接罚款。

另外,在菜品方面,当年的饭馆和现在的差距也很大。由于当时的年代交通不发达,不同地区之间的菜品很难保鲜运输,所以当时的饭馆基本上只提供当地的菜品。几乎每个饭店的菜品都大同小异:鸡蛋,猪肉,腐乳,螃蟹等。

顾客不是上帝,菜品样式也很单一,这样看的话,70年的饭馆远不如现在好。虽然这两点不可否认,但那个年代的饭馆也比现在的饭馆有一点优势,那就是真心实惠。即使在70年代粮食不是很充足的背景下,开饭馆的经营者也不会有什么缺斤少两的现象出现,土豆牛肉里也没有一整碗都是土豆,鸡肉也不是催长的。而且那个年代没有地沟油、合成肉、转基因食品之类的东西,所以吃起来更让人放心,味道也更纯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许多餐馆的卫生、食品原料等,都不符合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时代在进步,但商人的良知却在逐渐消失。有些餐馆为了追求利益,甚至把顾客的身体健康当玩笑,吃完身体就出现问题了。希望以后良心饭店多一些,不说把顾客当上帝吧,起码把顾客当个人。毕竟,大家花钱买的是个开心,而不是花钱买罪受,而这也是70年代下馆子和现在下馆子最大的区别吧。对此,您怎么看?

本文由商媒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