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已然是看大片的场所。记录片上院线少之又少。最近,一部文学纪录片成为话题,更打动许多人的心,它就是陈传兴导演为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拍摄的文学记录片

《掬水月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120分钟的文学记录片,没有起伏的剧情,也无引人的特效,只有一位老人的缓缓讲述,在空灵的音乐与景致中,与叶先生一起回想,感发,思索。

叶嘉莹是谁?

她本姓叶赫那拉,1924年生于燕京旧家。在儒家诗教的熏染下成长起来。她毕生以研究教授古典诗词为业,更是把平生境遇与真挚情感融入一首首诗词记录下来。尽管遭遇种种忧患与磨难,却“历尽风霜便未死”,她始终从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不断传递给下一代。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中,叶嘉莹先生堪为承先启后、贯通中西的摆渡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录片镜头中的叶嘉莹,是前所未有的、以他人为镜映射出的一个多面的叶嘉莹。

叶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成就犹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堪为“似月停空”

每位受访者仿佛江河湖海,各自映照出一代大师鲜为人知的灵动与鲜活,是谓“月映千川”

叶嘉莹先生曾说,“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整个生命去写诗。成就一首好诗,需要真切的生命体验,甚至不避讳内心的软弱与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记录片也被整理成一本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全书共分为四部分,每部分皆以一句叶先生的诗为题目。

壹·植本出蓬瀛

贰·入世已拼愁似海

叁·变海为田夙愿休

肆·要见天孙织锦成

所选诗句或潜藏着她的自我认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 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缩影。

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两大板块构成。

叶先生自述部分提炼自拍摄电影时17次访谈和演讲的录音稿,并参考《要见天孙织锦成——我来南开任教的前后因缘》《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等文补充。

行文借由她对个人诗词作品的解读,勾勒出她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脉络, 而这些内容,都能从相关被访者的叙述中看到呼应,从而在文字空间中形成一种交流与互动。

被访者的叙述也来自于采访录音稿。影片拍摄时采访了三四十位与叶先生交往甚笃的人士,包括她的好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

他们多元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展示了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以及叶先生在各个方面对诸位带来的深远影响。

在这些受访者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非常动人的往事、一个生动而丰富的叶嘉莹。

作家白先勇称“叶先生是引导我进入中国诗词殿堂的人”,他回忆在台大读书的时候常常从外文系逃课去听叶先生的课:

叶先生讲课有一种魅力(Charisma)。她一口北京话,纯正而富有教养,念诗的声音很迷人。 虽然听叶先生的课只有短短一年,但那一年的诗教却对我影响深远。我后来引用过刘禹锡《乌衣巷》境界背后的含义,这都是从叶先生处来的。

他说,自己创作《台北人》《永远的尹雪艳》等作品,都从叶先生讲杜甫《秋兴八首》、讲唐诗背后的历史兴亡中得到的启发。

诗人痖弦则表示至今难忘最初见到叶嘉莹的场景: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台湾的远东电影院。那时候远东电影院常常演外国电影,当时的外国电影会在好几个电影院轮流演,从别家演完,再跑片到这里,放映时间没有那么准确,所以大家都会早些来,等电影开场。我当时看到一位女士穿着旗袍站在那儿,意暖而神寒,怎么这么清新,太美了!现在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就一直那么看着,我都觉得自己看得有点太多了,印象太深刻了。

“这么美的叶嘉莹”对台湾文坛的贡献很大,痖弦作为一个新诗诗人约请叶嘉莹写专栏她没有拒绝。通过叶嘉莹在《幼狮文艺》上发表的三篇写传统诗词的理论文章,使得台湾原本不相往来的、端午节不肯纪念同一个屈原的新诗人和旧诗人,“开始在一个桌子上吃粽子了”。

叶先生的学生施淑在她远赴加拿大之后,也追随她到温哥华UBC大学学习,她说从前大家都知道叶先生的课在台湾很受欢迎,到了加拿大用英文讲课,她仍然很受欢迎:

刚去的时候,英文教学给叶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很奇怪,她不流利的英文居然让西方学生听得很入迷。

在她的讲述中,叶先生喜欢看电影,喜欢读卡夫卡,可以连着两晚看斯特林堡的戏剧。甚至,她最早在台湾看到台静农的小说,都是因为叶先生的介绍,陈映真的小说也曾得到过叶先生的批语,“但我们从来不觉得叶老师思想左倾”。在她看来,叶先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象征,只是有爱国的精神。

叶老师的思想根底,我认为是非常儒家的。她年纪这么大了,还那么努力地去推广诗词,就因为她秉持一个信念:要为传统文化做积极的、正向的努力。她确实也做到了。

叶老师回到祖国,我觉得是最好的归宿。她回中国大陆就回到文化本身。

曾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的陈洪则难忘叶先生刚回国讲课的情景:

经历过文革的这几届学生,求知欲非常强,但是我们那时候的老师,大部分知识是相对僵化的,是50、60年代比较模式化的那种思维,教学也是如此。叶先生一来,无论从她的知识结构还是教学风格,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遇上她,简直是我们这段人生里的奇遇。

在他看来:

叶先生有中国古代士人那种立身做人的原则,士大夫的风骨融进了她的生命里。

她一生忠于中国诗词文化,并做了很多工作,让诗词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像她这样的守望者,没有第二个人。

而在给叶先生看过病的中医卓同年的眼中,叶先生则是一个“生命的精微体”:

叶先生的生活没有规律,工作拼命,吃东西非常随便,但是,我们发现她的十二条经脉不管是阳经还是阴经都是通畅的。那么,叶先生靠什么来修理自己呢?又是什么在滋养她的生命,让她这么大年龄还可以讲课讲几个小时不停?

除了她日常有练习气功的习惯,还有就是她内心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叶老师内心对生命的热情让她永远活在心境的顺流当中。

她活着的每一天,都将当下的快乐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人生命的闪光点。我所说的闪光点,就是每个时刻最快乐的那个点,叶先生都找得很准。所以我觉得这种

生命现象很值得作为长寿和养生的样本去进一步研究。

……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不仅是同名电影的衍生之作, 更是叶先生一生言传身教的实录。 叶嘉莹先生虽遭遇曲折坎坷,却始终秉持青云之志,让苦难把灵魂打磨得愈发高贵。 书中多元的视角、详尽的叙述、丰富的图片,完美展示了当诗词融入个人生命后所产生的美感与力量,也诠释了儒家“充实之谓美”与“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

这位“古诗词的女儿”依然在照亮我们,照亮这个时代。

《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目录

〇〇五 壹 植本出蓬瀛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咏莲》1940

〇三六 白先勇 引导我进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人

〇四六 痖弦 穿裙子的士

〇五四 陈小玲 她就是诗词的字典

〇五七 柯庆明 要了解她,就去读她的诗词

〇六五 席慕蓉 所谓诗教

〇八一 贰 逃禅不借隐为名

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灯火深宵夜有情。

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

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

——《冬日杂诗》(其三)1944

一〇二 郑培凯 中国文化的一潺清溪

一一〇 张凤 在哈佛遇见叶教授

一一四 田晓菲 大家规模,学者典范

一一九 邝子 那一份难忘的早餐

一二八 方光珞 她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

一三一 刘元珠林楷 叶老师相信美好事物

一三七 叁变海为田夙愿休

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

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

——《梦中得句杂用义山诗足成绝句三首》(其一)1971

一五六 刘秉松 用诗词溶解生命的苦痛

一六〇 施淑 坐赏镜中人

一六九 施吉瑞 她可以代表古典中国

一七三 陈山木 魏晋风骨也是她的风骨

一七八 梁丽芳 不确定的东西,她不会说

一八三 王健李盈 她有浪漫精神,同时又很自律

一八七 王芳 师弟因缘逾骨肉

一九一 施淑仪 总把春山扫眉黛

一九八 谢琰 顺随天意,这才美好

二〇六 卓同年 一个生命的精微体

二一四 陶永强梁珮 我特别喜欢翻译她的诗

二一八 何方 她是一个宝藏

二二三 肆 要见天孙织锦成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绝句二首》(其二)2007

二四六 陈洪 一股清新的风

二五一 徐晓莉 “ 诗可以兴”——诗词生命是永恒的

二六〇 沈秉和 炉香心字说焦痕

二六五 石阳 诗歌和音乐都与生命的内在节奏相通

二六八 张元昕 学诗最重要的是学做人

二八一 张静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二九三 附录1 仪式过程:《掬水月在手》电影注解

三〇五 附录2 叶嘉莹、陈传兴对谈:佐藤聰明音乐作品中的雅乐与大唐(附影片音乐《秋兴八首》欣赏)

三一四 编后记

三一七 鸣谢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对她影响巨大。当年叶嘉莹去国怀乡,踏上去台湾的船,什么家当都不要了,但是老师顾随讲课的笔记却护若珍宝。60多年后,她整理出版,其中一本为《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作者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术学术文化融会贯通,把人生社会文学融为一体,感悟中国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智慧。沉稳舒缓、优美凝炼的语言,讲述以其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真正的精华妙义。

他把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