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浏览器,你是否常常碰上带有诸如「震惊!」「速看!」这样的「标题党」字眼?

你是否经常看到公众号上流传着大量经过夸张渲染,但却未经证实的新闻报道?

你是否常常看到媒体无视新闻规范与伦理,将某些犯罪事件的受害者的姓名、容貌等信息公之于众?

其实,这些新闻乱象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就已经出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美国是「黄色新闻」的时代。

所谓「黄色新闻」(Yellow News)并非我们现在语境中的「色情新闻」,而是以「煽情新闻」为基础的、以「耸人听闻」为第一要义的新闻。

这类新闻通常使用夸张、醒目的标题,大量描写色情、凶杀、暴力、恐怖等带有强烈刺激性、轰动性的内容。

这类新闻之所以能在当时的美国流行,与两个报业大王的「新闻之争」分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
图片来源:wikipedia

一个是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也就是那个我们所熟悉的、被称为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利策奖」中的普利策。

普利策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1882年,在经过多年奋斗后,他收购了《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并招募了大批的优秀记者。

在这份报刊中,普利策采用煽情、夸张的手法吸引读者;同时,他声称要对富豪发起挑战,主张对富人加征税,这些举动都讨好了大众。

另一方面,他积极投入社会运动,如为「自由女神像」筹款。当时,自由女神像在法国已基本完工,可要建造安置女神的底座却资金不足。普利策亲自撰写社论,呼吁人们为底座捐款,不论金额高低,名字都会出现在《纽约世界报》上。

这一举动鼓舞了群众,顺利募集到了资金,《纽约世界报》也借此销量大涨。

自此,普利策赢得了更多民众的欢迎,《纽约世界报》的影响力也攀上了当时美国新闻业的巅峰。

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
图片来源:wikipedia

直到另一个人——威廉·赫斯特(William Hearst)——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局面。看过《公民凯恩》的朋友应该对这个人不陌生,这部电影就是以赫斯特为原型拍摄而成的。

不同于普利策,赫斯特生来就是矿老板的孩子。他从小就对报刊充满兴趣,毕业后就进入《纽约世界报》实习,潜心研究普利策的写作手法和运营模式。

不久后,他接手《考察家报》(The Examiner),把自己从普利策那里学来的套路都用上了:用醒目夸张的标题吸人眼球,将煽情主义进行到底,这份原本亏损的报纸竟然在他的手里转亏为盈了。

带着大把的金钱,赫斯特买下了《纽约新闻报》(New York Journal),以此为阵地向普利策发起挑战。

首先,赫斯特在《纽约新闻报》上刊登大量耸人听闻的文章,尤其是涉及凶杀、暴力、色情的案件;

其次,赫斯特抨击富豪,让贫民大众认为这份报纸是站在他们那边的;

最后,他用高额的工资从普利策那里挖人,将那些得意干将们都请到了自己这来。

这些举措十分有效,《纽约新闻报》的销量也水涨船高,迅速挤压《纽约世界报》的市场。普利策也针对这些行为采取反击,比如重新花高价请回记者、减价等,但都收效甚微。

这场商业斗争的高潮部分在于「黄孩子」之争。

「黄孩子」是《纽约世界报》周日版的一个彩色连环漫画栏目,由画家理查德·奥特考特(R.F. Outcault)创作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特考特笔下的黄孩子
图片来源:wikipedia

黄孩子是一个只有几根头发、露出门牙、穿着又大又宽的黄色衣服的小孩,到处游荡,对纽约发生的事情发表评论和感叹。这个形象深受大众喜爱,该栏目也成为《纽约世界报》的重要栏目。

赫斯特在挖角时,就把奥特考特也挖走了。他在《纽约新闻报》重新建立了「黄孩子」栏目,这使普利策大为恼火,将赫斯特和他的报纸告上法庭。同时,他也聘请画家乔治·卢克斯(George B.Luks )继续更新「黄孩子」栏目。

一时间,两家报纸以「黄孩子」为中心展开竞赛,竞相刊登黄孩子的广告,大肆策划煽动性、刺激性报道。

在这些纷争里,常见的新闻标题有《年轻姑娘为何寻短见》《孩子是怎么被烤死的》《为了爱情,女人什么怪事都会做》,它们往往出现在报纸的醒目位置,再辅以夸张的笔法来形成一篇篇夺人眼球的报道。

在那个年代,全美都沉浸在这种荒诞的闹剧氛围中;铺天盖地的「黄孩子」逐渐成为这类新闻的象征,「黄色新闻」之名也因此而来。

19世纪末,漫画家讽刺普利策与赫斯特的黄色新闻将美国推向战争。
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互联网中,同样流行着大量「黄色新闻」:在公众号里,在弹窗新闻中,大量的「标题党」同样采用夸张的语句来引人注意,实则低俗无用。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认为,国内现在出现的「低俗化」新闻潮虽然与美国的「黄色新闻」无历史渊源,但所循的路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是相同的。

当时的「黄色新闻」潮在后来逐渐得到了遏止。

其中一个原因是出现了许多抵制这股潮流的报人,当时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老板阿道夫·奥克斯(Adolph Ochs)就是其中之一。

他提倡用简明动人的方式写文章,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不过分夸大,也不过分渲染,提供有价值的严肃新闻。

从1896年他接手《纽约时报》起,报刊的左上角就多出了一句话:

「本报只刊登值得刊登的新闻。」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纽约时报》

这就是他当时对于黄色新闻潮的反抗。从那之后,新闻工作者逐渐开始注意新闻工作规范,新闻专业主义也逐渐产生。

如今,我们要对抗铺天盖地的「黄色新闻」,我们或许也需要一批有识之士来提供榜样,需要一批媒体做出良好的示范,提供规范、专业、能够满足公众的新闻。只有新闻界与社会各行的共同努力,「黄色新闻」潮才可能退去,人们才可能看到更多严肃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