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共2200字;阅读时长5分钟

文章来源:知心小贝

问:

小贝您好,我是您的忠实读者,也是一名一线教师,教龄六年,想跟您倾诉一下目前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事。

今天下午开教师会,校长说,上学年没有在任何领域比赛获奖的教师要在全乡教职工面前检讨自己。于是,连我在内,一共有十几位教师被拉到台前,在众目睽睽之下作检讨,我难受极了。

我们这些安安静静教书、努力提高学生成绩的老师,成了众矢之的。那些经常参赛评奖的老师反而成了优秀教师。获奖,为学校挣得荣誉就是好老师。安心教书、教学成绩好成了人们眼里的不堪。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而且我觉得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县里的活动真的少。

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校长的权力为什么如此之大!老师真的是学校的附属品吗?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不是社会看不起老师,而是教育体制内让老师跪着教书,没有一点尊严!

我的内心非常焦灼,本想一直从事教育,却突然没有了方向!期待小贝能给我指点迷津!谢谢。

答: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小贝想给你分享一下我的教学故事。

我从教初期,经常被安排上校级、镇级、市级公开课,每一次上课,对我都是一种肉体到精神的“摧残”。

因为一个教学小白不可能像那些教学大家一样,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技巧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每一次教案要修改十几次,要试讲十几次,从开场白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从教师评价语言到有可能出彩的地方,都要精雕细琢。每修改一次教案我都用手抄写一遍,只有这样,我才能把每个教学环节烂熟于心。

备赛期间,我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回到家,先让老公儿子做学生,我模拟课堂教学,把握教学时间,争取不超时。睡到床上,我在脑海里一遍遍地背教案,突然出来一个新点子,就赶紧爬起来用笔记下。

我因为焦虑,嘴角起泡,嘴唇化脓。因为压力太大,一个人站在教室外边痛哭。比赛前一晚,我反复在内心检查每一句教案,每一帧幻灯片,生怕出差错,右手还模拟点击幻灯片的动作。

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下,后来的我才能够灵活应对课堂上瞬息万变的生成,才能有挥洒自如的教态,才能有真实自然高效的课堂。

上公开课锻炼了我的口语表达和灵活应对能力,后来我又积极参与到学校以及教体局的各种文艺活动中,自己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那些年,我总是一边带班上课,一边抽空编写公开课教案。下课后,我一边照看本班学生,一边揣摩教案,背诵教案,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也都在学校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当地教育标兵称号。

给你讲述这些,是想陈述一个事实:参赛是对年轻教师最好的锻炼;教师评奖和学生考试成绩突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一直以来,在一线教师中存在着这样的说法:那些经常参赛评奖的老师都是会投机钻营的,只有不参赛不评奖,才是老老实实搞教育的。

我不认可这种说法。尽管“参赛评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黑幕”和不公,但更多的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的反映。

现在学校参赛一般有两种途径:自荐和指定。不管是哪一种,最终评出来的大概率是行业优秀者。就像现在的学生高分并不低能一样,学历越高一般能力越强,将来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低学历中也有成功者,但不能拿个例当普遍。

目前在很多学校,存在有“校长就是土皇帝,讲话如皇帝上朝”、“学校公司化管理,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等现象,比如你的校长,让教师“示众”,有作风粗暴之嫌。可是年轻教师如果一味怨天尤人,或者自暴自弃,最终阻碍的是自己的成长。

青年教师不应该排斥各类比赛,最好的做法是即使机会少也要勇于争取机会。不磨砺不成人。做人做事,最难的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不被人打扰,不评比,不排名,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可这种教育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

民国时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教师,成为现代很多教师羡慕的对象:终年不备课,一个“一”字讲半天,敢和校长叫板······

可是羡慕的同时,也要想一想,自己有无同样的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是否也幽默与学识并存,是否也能“一”字讲半天而不被学生厌倦,是否也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资本。

真正的安静教书是心无旁骛地钻研、求教、上进,而不是害怕走出舒适区,拿“只想安安静静教书”作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借口。

而且如果平时的课讲得精彩,学生成绩好,大概率也不会被埋没,一定会被学校选去参赛、评先评优。因为现在每个学校很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巴不得这样的老师多一些。

评优参赛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是有鞭策性的,因为人是最懒惰的动物,没有规则和制度,大部分的人都是得过且过。比如老师们很重视语数外,是因为这几门要考试,现在体音美也要考试了,“主课”老师挤占“辅课”的现象就会少了。

真正的教书人应该是年轻时有一颗上进心,年老时不成为老油子。

多做一点事,多出一点力,就唉声叹气或者心怀不满,快活一时,却平庸一世,最终在自怨自艾中度过一生。

注意事项

如果您与我们的互动不多

可能就找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为了每天读到新鲜深刻的教育资讯

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长久相伴,永不失联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 一位湖北老师给张文宏的公开信:您的语文是谁教的

投稿

投稿请提供姓名及联系方式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原创稿件,拒绝一稿多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