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拍即合

隋文帝杨坚能够建隋,离不开他身边关陇贵族的支持,可是帮助他建隋并建设隋的第一功臣,却并非出身关陇贵族,而是来自当年敌对的东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540年,曾经强大的北魏已经分裂成隔黄河相望的东西两魏。东魏是高欢掌权的鼎盛时期,因此处处压过西边的西魏。可是东魏的谏议大夫高宾却感觉非常不爽,他感到自己被人嫉恨,感觉有人屡次在高欢面前进谗言,他从高欢的眼神中看出了不信任,心中非常害怕。为了保命,高宾抛家弃口,单人匹马渡过黄河逃到了西魏,他受到西魏权臣宇文泰的重用,并被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引为亲信,赐姓独孤。

独孤信就是后来的隋文帝杨坚的岳父。

第二年,高宾在西魏就有了一个儿子,名叫高熲。

西魏、北周是关陇集团八柱国十二大将的圈子,而并非关陇集团的高熲,却因为独孤信这条线走进了杨坚的圈子。

高熲从小就读了不少经书和史书,看问题非常有大局观,17岁时成了北周齐王宇文宪的记室,即秘书。宇文宪是武帝宇文邕的五弟,文韬武略样样皆能,高熲在他身边当秘书,见识了不少文武之事。

后来高熲又跟随周武帝宇文邕参加了平北齐的战争,之后又参加了隰州(今临汾)的平叛。虽然不知道高熲在平齐战争中是什么职位,可是从他获得军功,而且后来屡为监军之职看,高熲很可能在平齐战争中就是监军。因为平北齐的战争并不好打,甚至非常凶险,因此通过这次战争,高熲以文官参武事,自然也有不少心得。

高熲成了能文能武的人才,被正要用人的杨坚看上。杨坚识人,他认为高熲看问题明了,而且性格又刚强,“习兵事,多计略”,于是想将高熲收为自己的手下。高熲也看好杨坚,他非常坚决地说:“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高熲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辅佐杨坚做皇帝,就算冒着灭族的风险也要干。

这个时候周宣帝宇文赟死了,他的儿子周静帝才8岁,杨坚作为皇太后杨丽华的父亲就成了辅政。高熲挑开天窗说亮话,向杨坚推心置腹而不是藏着掖着,证明杨坚没有看错人。

高熲成了杨坚丞相府的司马,而司马乃是武将之职,说明杨坚对高熲的定位,乃是参与征讨武事。

二、雪中送炭

杨坚虽然辅政,可是地位并不稳固,他刚辅政,就迎来了第一个危机,即三方构乱。

相州(治所今邺城)总管尉迟迥、郧州(治所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治所成都)总管王谦分别起兵反抗。

相州总管尉迟迥首当其冲,他的8万步骑前锋气势汹汹向西而来,抵达了武陟(今河南武陟)。杨坚命令战功赫赫的名将韦孝宽率军迎战,可是韦孝宽军抵达永桥(今河南武陟县西)就再也不敢前进。

名将韦孝宽面对的,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尉迟迥儿子尉迟惇,之所以不敢前进,根源还是在其首鼠两端,对形势观望。

杨坚自然明白个中原因,他想到了派监军。杨坚第一个点将是崔仲方,崔仲方为难地说自己的父亲还在尉迟迥控制的地盘,因此不方便去;杨坚第二个点将刘昉、郑译,当初是这两人矫诏杨坚辅政,算是杨坚的铁哥们,可是患难之中见真心,这两人也推托不去。

杨坚连着点了两次三人都被推脱,可想而知他内心的阴影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高熲主动上前请缨。不知道当时高熲的举动会让杨坚惊愕的嘴张得多大,或者是否热泪盈眶,反正高熲此举对杨坚来说,是雪中送炭。

高熲说到做到,他连母亲也来不及面辞,他“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歔欷就路”命人去向老母亲辞行,并告知忠孝不能两全。

高熲带着他义无反顾的决绝,一到韦孝宽军中就稳住了军心,他们一直打到尉迟迥的老巢邺城,并最终攻破邺城,逼得尉迟迥自杀。

三方构乱中的首乱被平定,大涨了杨坚的志气,也使得首鼠两端之人端正了态度,另外的勋州和益州两方面就好办了,被杨坚一一平定。

三、成为首席宰辅

杨坚建隋后大封功臣,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高熲,他让高熲担任尚书左仆射,进封渤海郡公,而且直呼高熲为独孤,非常明确地告知文武,自己和高熲是铁哥们。一时间,高熲成为杨坚身边第一红人,“朝臣莫与为比”

高熲是熟知历史的人,他知道被抬得太高不是好事,于是上表“逊位”,请求让给苏威。苏威是北周权臣宇文护的女婿。杨坚一开始也想成其所想,可是几天后就后悔了,不仅不同意,还又给了高熲一个左卫大将军职。

高熲成了杨坚身边的首席宰辅。

高熲是个能文能武的人,他成为宰辅,为杨坚的隋朝走向辉煌奠定了基础。

四、四件大事奠定隋朝强盛的基础

杨坚在高熲的辅佐下做了四件大事,将他的大隋推向了强盛。

首先做的就是立法。在杨坚刚登基的开皇元年,即公元581年,高熲等人参与制定了新的法律,形成历史上意义深远的《开皇律》,也成为后来唐朝法律的蓝本。

其次就是罢郡。立法的问题解决后,隋朝官员太多的问题显现出来,隋朝承继西魏和北周,当时为了和北齐及南朝抢人才,封了不少官员,封官就要有地盘,因此地盘越分越小,形成了官多地小的局面。

在高熲和苏威的建议下,隋文帝杨坚罢除郡一级建置,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减少了层次,也就减少了官员,却提高了效率和节省了开支。

第三,当时门阀大户隐藏户口,逃避赋税,使得国家吃亏。高熲重新查户口,同时设立减轻赋税之法,让那些不见于户籍的黑户成为自由的农民。这样一来,国家不仅增加了人口,也增加了收入,而这正是隋朝强盛的根本,即“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第四,大力起用人才。经高熲起用的人才不少,其中著名的有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四人。苏威是文人,后来也成了隋朝宰相,而杨素、贺若弼、韩擒虎则是隋朝四大名将中的三位,其中的杨素更是以文韬武略成为大隋第一将。

五、灭陈首功

隋朝强大后,统一天下就被提到了日程,面对江南陈朝,高熲提出了先动摇陈朝国本的伐陈之策。

高熲动摇陈朝国力的中心思想就是利用南北方粮食收成的时间差,在陈朝要收获粮食时,就放出攻打陈朝的消息,让他们无法收成;而且不断的放言攻打陈朝,让陈朝疏于防范;又以大规模的特种兵先期潜入陈朝,放火烧陈朝百姓的粮仓。

如此的结果,使得陈朝愈加衰弱。

公元588年,高熲担任杨广的长史,领近52万人马分8路灭陈。此时的杨广才20岁,杨坚让杨广领兵的目的是为了给杨广立威,而实际战争几乎都是高熲指挥调度,“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

伐陈之役大胜,活捉陈主陈叔宝,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征服战役,不仅没有受到被征服的江南人民憎恨,反而被江南人民称颂,认为统帅很“”。这个“”名虽然是记在了杨广头上,实际却是高熲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高熲的作用,隋文帝杨坚心里很清楚,因此此役之后,杨坚加高颎上柱国,进爵齐国公,赐物9千段,定食千乘县1千5百户。

柱国是关陇集团的最高职位,高熲以一介北齐外来户进入了关陇集团的圈子。

六、兴建新都城

隋文帝嫌长安城太小,因此修建了新的都城—大兴城,正式奠定了今天西安城的基础。而新都城修建的项目经理就是高熲。

大兴城的修建,是又一个划时代的工程。所谓仿唐代长安城设计的日本京都,追踪溯源,实际是仿隋代大兴城。

七、被罢免不怨恨反而高兴

如果要问隋文帝杨坚最信任最得力的人是谁,非高熲莫属。不仅仅因为高熲是他的首席宰辅,更因为高熲是他的亲戚。

高熲和太子杨勇是亲家。

虽然有如此的位高权重,又有如此的亲戚关系,高熲却一直战战兢兢做事,不敢居功自傲,更不敢结党营私,除了个人原因,也源于他的家风。

当年高熲的父亲高宾来到北周,就因为自己是单枪匹马的外来户,担心受怀疑,有意广置田产和房舍,显示自己要为北周效力终生,更小心翼翼不参与任何党派。

高熲刚当上宰相,他的母亲就对他说:“你已经富贵已极,只剩下一个砍头了,自己要小心。”

因此,高熲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十全好人。

可是,公元599年8月,给杨坚做了19年宰相,58岁的高熲突然被罢职了。

高熲被罢职,首先是得罪了那位信奉一夫一妻制的独孤皇后。

杨坚对独孤皇后一辈子忠贞,晚年喜欢上了尉迟迥的孙女。尉迟迥是杨坚刚辅政时起兵反对的北周相州总管,失败后他的子女流放的流放充公的充公,没想到他的孙女又进入了杨坚的视野。

杨坚把尉迟迥的孙女藏在宫中,却被其他宫女出卖给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立刻杀了这个美女。杨坚委屈又没有办法,赌气骑马出宫跑进了山里,结果被高熲和杨素追了回来。高熲对杨坚说了男人的话:“怎么能因为一个妇人而不管天下呢?”

高熲这句话,后来被独孤皇后知道了。独孤皇后非常生气,她生气高熲看不起她。

后来高熲丧妻,独孤皇后出于好心,想操办着为他再找一个。高熲说自己要吃斋念佛,不愿意续弦。可是,后来高熲的小妾又为他生了一个男孩,这让独孤皇后非常生气。

独孤皇后是个嫉妒心很强的女人,不仅不要杨坚宠爱别的女人,也看不惯大臣们喜欢上除老婆以外的女人,她讨厌男人宠爱小妾,更何况高熲还欺骗她。于是独孤皇后非常生气地对杨坚说高熲不诚实,不值得信任。

独孤皇后的这句话,让杨坚听进去了。但是如果说杨坚听了独孤皇后的话才罢免高熲,未免儿戏。

更深层的原因,杨坚要罢免太子杨勇,而杨勇和高熲是亲家。

杨坚曾经向高熲吹过风,没想到一向对杨坚很听话的高熲这次坚决反对。为了能让杨广顺利即位,杨坚必须将高熲拿下。

于是,杨坚以参与谋反的罪名,罢免了高熲的宰相职位,只留了他齐国公的名号,不久更取消了高熲齐国公的名号,将他贬为平民。

高熲并不生气,他一直将母亲的话记在心里,因此在朝期间一直都战战兢兢,被罢免后他在心里“欢然无恨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高熲来说,被罢免让他感到很高兴,因为没有被砍头,他早就想“功成名就身退”。

对杨坚来说,却不是好事,高熲的被罢,预示着他的大隋结束了欣欣向荣。唐代史学家杜佑说:“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杜佑认为高熲的功劳犹如萧何和诸葛亮。

高熲被罢的第二年,杨勇被废,心机重重的杨广被立为太子,预示着隋朝两世而亡的未来。

杨坚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慧眼识人,立了一个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