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叮!您收到一封来自驻大脑前线特工的最新情报!

本文提要:

  •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突变,可以让人天生就不需要“足量的”睡眠

  • 对LRRK2基因突变阳性人群,增加咖啡因摄入或可降低帕金森风险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有些人,每天只用睡3小时!

有效的睡眠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前段时间,“浪姐”张萌每天只睡3小时仍然精力充沛的言论冲上热搜榜,让人不禁想问一句:“所谓的少眠体质真的存在吗?”。

事实上,这样的人真的存在,有研究指出,天然的短睡眠者可以不需要更多的睡眠,也没有任何明显的负面健康后果。近期,科学家们发现了可能与少眠体质相关的基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1]。

研究发表在Current Biology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两个自然产生的“少眠体质”家族中发现了两个mGluR1突变。随后,研究人员采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具有同样突变的小鼠模型,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具有“少眠体质”的家族

先前的研究显示,mGluR1/5基因所调控的蛋白广泛参与了包括睡眠调节在内的生理过程。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mGluR1突变的小鼠模型中观察到,mGluR1确实能够引起睡眠时长的改变——突变型小鼠每天的睡眠需求比正常小鼠短半小时左右。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突变组小鼠的脑切片中观察到了谷氨酸所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上调,这一发现从分子层面印证了mGluR1突变是少眠体质的相关基因,该基因调控睡眠的机制很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元兴奋性来完成的。

突变组小鼠的神经兴奋性上调

本次发现的两个突变位点处在mGluR1的不同区域,对应的小鼠模型均出现了相似的睡眠缩短量,因此,可以判定mGluR1的两个突变就是“少眠体质”的相关基因,拥有这类突变的人,天生就比别人睡得少。

驻大脑前线特工

发现:对于这类人,喝咖啡或可预防PD!

随着对帕金森病(PD)研究的进展,学界越来越关注基因在PD发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目前。 学界已经确定了至少23个基因座和19个引起PD的致病基因[2 ],其中,LRRK2基因突变是迟发型PD最常见的原因,同时在家族性及散发性PD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期发表的一项横断面代谢组学研究[3]探讨了咖啡因及其代谢产物对带有LRRK2突变PD患者是否存在保护作用。

研究发表在期刊Neurology

研究者使用了来自LRRK2队列研究联盟(LCC)的368名PD和UC受试者的血浆,包括118例 LRRK2 + / PD +、115例 LRRK2 + / UC(未患病对照),70例 LRRK2- / PD +和65例 LRRK2- / UC。

通过对入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282种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人员发现,LRRK2突变阳性(LRRK2+)PD患者血浆中的咖啡因浓度显著低于UC(76%,P<0.001), 在LRRK2突变阴性(LRRK2-)的PD患者中,也出现了咖啡因显著低于UC组(31%,P<0.001)。这项结果表明,咖啡因摄入与PD发生可能存在负向关联,对于携带LRRK2基因突变的人尤其如此。

此外,研究人员在对受试者的脑脊液样本中的新发现也增强了咖啡因和LRRK2+携带者PD发病之间的联系——对脑脊液成分的分析发现,LRRK2+/PD+人群脑脊液中咖啡因的代谢产物(黄嘌呤,茶碱,1-甲基黄嘌呤)比LRRK2+/UC人群含量更低(P<0.001),但在LRRK2-人群中没有发现这一差异。也就是说,咖啡因及其代谢产物对LRRK2+携带者的保护作用或许更强。

这一结果引发了国外媒体的重视,以前沿资讯快报著称的MEDICAL NEWS TODAY甚至直接以“喝咖啡能够帮助一部分人抵抗帕金森”为题撰写了相关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EDICAL NEWS TODAY新闻截图

虽然媒体对这项研究结果的解读十分积极,但研究人员的态度却十分严谨和保守。研究的主要作者——来自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格蕾丝·克洛蒂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4]:

这是目前针对LRRK2+人群PD和咖啡因关系讨论的最大样本研究,我们在脑脊液中的发现令人振奋,但这仍然只能说明咖啡因摄入与PD发病存在相互关联,不能作为‘推荐饮用咖啡可预防PD’的强有力证据。

格蕾丝·克洛蒂博士

参考来源:

[1]Shi G, Yin C, Fan Z, et al. Mutations in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1 Contribute to Natural Short Sleep Trait[J]. Current Biology, 2020.

[2]李书娟,徐耀,陈应柱.帕金森病相关致病基因的多态性及表型特点在中国人群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0,10(04):568-577. DOI:10.12677/ACM.2020.104089.

[3]Grace F Crotty, Romeo Maciuca, Eric A Macklin, Junhua Wang, Manuel Montalban, Sonnet S. Davis, Jamal I. Alkabsh, Rachit Bakshi, Xiqun Chen, Alberto Ascherio, Giuseppe Astarita, Sarah Huntwork-Rodriguez, Michael A Schwarzschild Neurology Sep 2020, 10.1212/WNL.0000000000010863;

[4]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39148?src=rss#vp_1

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作者:妮娜

责编: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