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罪魁祸首,其在战争初期的确拥有非常强大的军事战力。在海军和陆军前所未有的协同作战下,既取得了偷袭珍珠港的胜利也掌握了东南亚战场的主导权。在这种胜利的鼓动下,日本军方制定了阿留申群岛作战计划,企图以太平洋中部的阿留申群岛作为跳板直接剑指北部的夏威夷。不过出乎日本法西斯意料之外的是,日军在途经中途岛时遭到了盟军的猛烈打击。由于日本在此次战役中失误频频,致使日本最为精锐的航母力量遭到了灭顶之灾。在此役之后,日本虽然是损失惨重,不过海军的基干力量尚在,他们随即再度计划转向西南,进而决战南太平洋并打开前往印度洋的道路。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海军中途岛大败后的省思

日本海军一向是日本最为精锐的核心力量,他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就获得了国家的高度关注,手中握有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而日本海军在近代以来的战绩也非常出色。基本上就没有遭到过重创,可以说是日本的常胜部队。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也是如此,日本海军不仅成功偷袭了美军珍珠港,在一段时间内瓦解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机动力量。同时还协助日本陆军顺利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当天清晨实现了对于英属马来的登陆作战,日本陆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马来地区的宋卡和北大年。后来日本海军还在1942年2月的泗水海战中几乎全歼了美英荷澳四国联合舰队,可以说是风头正盛。但是,短短四个月后日本就遭遇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失败。在中途岛一战中,日本方面出现了很多意外的失误。在战后日本方面的统计来看:

“日本海军损失4艘航空母舰及其全部搭载机,损失了巡洋舰三隈号。而美国方面只不过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同它共命运的明星号驱逐舰而已。那艘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先是在我飞机的鱼雷攻击下受了重创,后被我伊号第168潜艇给予致命一击而沉没的。”

日本的工业基础和造舰能力薄弱,4艘航空母舰的损失就意味着无法再度重建,这对于日本海军实力的削弱是永久性的。

而日本在此战之后也开始积极调整自己的下一步作战方案,也正是这一套作战方案让日本在中途岛一役后屡战屡败,一步一步将自己的海军力量消耗殆尽。中途岛战败后不久,山本五十六就判断盟军可能会对于已经被日军攻下的部分阿留申群岛展开反攻,他企图将剩余的航母力量集结于此展开新一轮的决战。据《机动部队——中途岛海战续篇》中记载:“他曾企图把全部残存的航空母舰(“瑞鹤”号、“龙骧”号、“隼鹰”号、“瑞凤”号)和包括高速战列舰在内的有力部队集中部署于阿留申群岛方面以迎击敌军。”但是当时的大本营已经决定彻底调整方略,要将部队收缩回到东南亚一带,对于锡兰和印度展开攻击,并策应德国和意大利的东进。日本当时的参谋总长杉山元提出:

“德意将可能攻占马耳他,德军将可能进到近东方面,确立轴心方面不败态势的可能性也将显著增大。因此,此时我方策应德意,谋求切断西部印度洋方面敌增援部队和歼灭敌舰队,在大局上将形成极为有利的形势。”

这种判断也是基于日本航母力量元气大伤的背景,太平洋波涛汹涌一望无际,如果没有空中力量的掩护,那么日本联合舰队就会成为盟军飞机的活靶子。而将战场转移回东南亚,则可以利用东南亚的机场起降飞机,为海军舰队提供一定的掩护。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战争计划,但是日本的失败却是由此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西进计划的彻底失败

从战略上来讲,日本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当时的战场形势已经势成骑虎,德国和意大利东进的速度无法掌握,盟军在太平洋从防守转为进攻的速度又非常惊人,这样的情况下很难立刻将战车掉头。当时的盟军发现了日本的意图,立刻转守为攻进攻袭击新几内亚地区。经过了瓜达尔卡纳岛上的激斗和三次所罗门海战的交锋,盟军彻底粉碎了山本五十六想要重整旗鼓的图谋。日军不得不再度深入东南亚和盟军展开拉锯战,在若干岛屿上和盟军厮杀。而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由于燃料的不足,渐渐不再具有数量的优势。陆军分散于各小岛之上,不能形成有力的集中攻击。后勤补给也被盟军扼住了咽喉,以至于瓜岛到最后变成了“饿”原本的转入印度洋和德军会师的想法,也就在日本深陷战争泥潭的过程中渐渐湮没了。

在中途岛战役之后,如果从数量上来统计,日本的海上战力依旧胜过美国。但是日本却在拉锯战中不断地损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日军就是在水滴石穿的状态下输掉了战争。据《机动部队——中途岛海战续篇》中记载当时的日美两国军力分布为:

“日本方面:战列舰        12艘
   航空母舰 大型  4(1)艘
        小型     2艘
盟国方面:战列舰      9(4)艘
   航空母舰 大型  3(1)艘
        小型    —
 (括弧内的数字表示受伤的军舰数,此外,日本方面的数字不包括旧式小型航空母舰“凤翔”号)。”

从数字上看日本仍然占有优势,但是日本的飞机和富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飞行员却在不断损失当中,以至于后劲不足。同时燃料也在漫长的岛屿拉锯战中逐渐消耗殆尽,运输石油的船只屡屡被美军击沉,化为了泡沫。日本的最终失败就是因为有生力量在战争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流失,从瓜岛战役到东新几内亚失守,战争的结果都是日本失败退出战役。最后的战争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事实上从瓜岛之战日军战败,山本五十六战死这两件事后,日军在东南亚就已经没有再度翻盘的可能了。

综上所述,日军在中途岛惨败之后随即转变了自身的计划,由原本的逐鹿太平洋转为攻打印度洋,企图和德军在北非会师。这样的图谋却在盟军的猛烈攻势下很快瓦解,盟军通过瓜岛战役很快就掌握了战场乃至整个战争的主动权,日本被迫陷入了南太平洋岛屿作战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最后,日军的残兵败将从瓜岛被迫撤离,山本五十六不久也被盟军击毙,战场的格局彻底倒向了盟军一方,日本再也没有翻盘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