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对无人配送的需求,无人配送的无接触作业方式和优势在疫情期间被公众更广泛认知。但与此同时,末端物流的无人配送仍然面临不少痛点和技术挑战,尤其是在商业模式落地方面,目前业内大部分都还处于探索和试运营的阶段。
“在不同的物流运输场景中,以无人配送车、无人配送机和配送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末端无人配送模式,速度较慢、对软硬件要求较低,再加上不载人所以安全风险低,更有希望能尽早实现商业化。”10月26日晚,聆英咨询高级研究分析师Viya在题为《自动驾驶在“最后一公里”的应用与模式探讨》的演讲中表示,近两年来,随着电商、O2O和外卖等互联网消费的兴起,快递末端配送需求与日俱增,国内“最后一公里”拥有约840亿元的市场规模,非常有前途。

“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为“最后一公里”?从不同行驶里程和行驶区域来看,物流可大致分为三类:干线物流、同城物流和末端物流。其中,干线物流是公路运输的主要形式,运输里程约为500公里,大多行驶于城市间的高速公路上,国内这一应用场景的自动驾驶目标市值约为7000亿元,非常可观,但行驶时车速较高,对软硬件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较高;同城配送,距离大约为50公里,主要行驶在城市的仓储之间,这一场景的市场规模约为2500亿元,除了对软硬件和安全性要求较高以外,这一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较复杂,也较难实现;相较之下,末端物流,也就是Viya所说的“最后一公里”无人配送市场规模约为840亿元,由于更易实现商业化,目前这一领域已经有Nuro、阿里菜鸟、京东、美团和新石器等许多企业开展布局。

Viya提出,末端物流的需求场景众多,包括快递、外卖、新零售、商超便利店、生鲜宅配、餐馆/KTV配送等。尤其是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为降低感染风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采用线上方式采购物资,这导致了末端物流配送的订单量突增,人手不足,此时无人配送的优势凸显,虽然目前疫情防控基本恢复常态,但消费习惯已经形成,末端物流的无人配送仍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在客户需求方面,物流配送行业对于“最后一公里”的无人技术应用存在较大需求。据Viya观察,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具备两大特征,一方面,配送物品的批量小、品种多、频率高;另一方面,在配送流程方面,物流节点多,配送系统复杂,这产生了末端物流配送的三大特点:效率低、成本高和监管难。在和快递公司交流的过程中,Viya得知,最后一公里是他们效率最低、服务可控性最弱、客户体验最差、客诉最多,最“头大”的一环。可是随着电商、O2O和外卖等互联网消费的兴起,物流行业,尤其是即时物流,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近两年来,快递末端配送以及新零售市场成为了即时物流的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国内物流配送的快递人员一年内离职率高达40%,加上我国社会老龄化加深,适龄劳动人口下降趋势明显,劳动人口数量与劳动力需求间产生了巨大缺口,物流配送用工难困境难以缓解。“当巨大的市场需求遭遇用工荒和用工难的问题,无人技术就成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Viya说。

主流玩家:从供给端向需求端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看到了无人配送的巨大市场空间,从初创公司到互联网巨头,大家都纷纷开展布局。Viya主要介绍了其中三大主流“玩家”,分别是Nuro.ai、阿里菜鸟网络以及新石器。

Nuro在2016年8月成立于美国,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致力于通过自动驾驶技术重塑物流配送和其它应用场景,并在2018年就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无人配送车R1,还在同年与全球最大生鲜连锁超市Kroger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推出面向公众的无人驾驶配送服务,2019年Nuro又和沃尔玛及Dominos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它们提供无人送货服务,到今年6月,Nuro与CVS Pharmacy合作,免费为后者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的CVS客户运送药品,这标志着该企业的业务领域已经从杂货商品扩展到了医疗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Nero正式获得了NHTSA的豁免,批准了未来2年部署5000辆低速无人配送车的“上路权”。

阿里菜鸟网络在物流领域布局很早,先后投资了圆通、中通和申通等物流公司,在2016年底正式推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物流车,今年9月的云栖大会上,又重磅发布了阿里旗下的首款物流机器人。据Viya介绍,该机器人的反应速度是人类大脑的7倍,每天可以送500个快递,在雷暴、闪电、高温和雨雪等恶劣天气下,性能都不会受到影响,产品相当可靠,预计很快就会在校区开展应用。“阿里的技术路线很清晰,底盘外购,软件自研,走车路协同路线。”在Viya看来,阿里的案例充分说明了一点,商业模式形成闭环非常关键。

2016年创办新石器的余恩源是物流行业的“元老”,拥有智能快递柜的发明专利。新石器的定位是AI无人车公司,目前已形成从供应链、硬件产品到运营系统的闭环,2019年在江苏常州建立了生产线,年产能1万台,拥有自己的电池厂,产品采用换电模式。新石器从2018年开始销售,到2019底共交付了225辆无人车,今年的量产计划是1000辆。

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来看,不同企业的业务模式不尽相同,但Viya表示,目前末端物流无人配送尚未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多数企业都还在实际业务中不断探索,优化、调整其模式。

成本高成最大阻碍

诚然,无人配送市场规模巨大,无人配送车也有望成为“最后一公里” 难题的解决方案,但Viya认为,目前行业仍面临四大挑战,不容小觑。

首先是技术层面,我国无人配送车仍处于研发试验和小批量生产阶段,目前仅在部分地区路段以及道路状况不是特别复杂的工业园区、高校进行了测试、运营,技术成熟度有待在更复杂的环境下验证;其次是在成本层面,线控底盘、激光雷达以及计算平台约占整个制车成本的70-80%,合计15万~18万元,即整车制造成本至少达到20万~25万元左右,但目前市场期望普遍在10万~15万元左右,低于这一成本价;第三,在政策法规层面,无人配送车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是属于“机器人”还是“车辆”,缺少相应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导,目前产业也只拥有团体标准,缺乏标准体系的支撑;最后,在场景应用层面,当前已经落地运营的室外场景有园区配送、无人零售等,在很多场景还无法落地使用,无法实现真正的无人,需要人机协作共同完成配送,不能像快递小哥一样具有灵活性,效率和用户体验还有待提升。

“最大的挑战在于成本,因为物流行业本身对成本极为敏感,许多配送小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理想和现实落差太大,这也是限制商业落地的主要原因。”在回答网友互动提问的法律法规建设时,Viya建议,无人配送小车的风险低于其他车辆,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对宽松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可参照借鉴美国对Nero实行的豁免政策,如果能允许其进入市场和开展试运行,不仅可以验证商业模式,而且还能同时推动无人配送车的技术进步和行业标准落地。

挑战重重,机遇亦无限,Viya判断,大部分企业的无人配送车量产时间大约为2022~2023年,因此五年之后,封闭地区的末端物流无人配送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在更久远的将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发展,公开道路上的末端物流无人配送也将有望实现量产落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汽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