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橡树资本CEO霍华德马克思,投资大师,近几十年来,橡树资本的年化投资收益率接近19%,非常接近霍华德自己的风险模型预估收益20%)

投资心理情绪

上文讲了经济周期,政府调节周期,企业盈利周期这三大周期提供了大背景或者投资环境,但实际上,离能控制投资结果还远得很。

短期内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钟摆了。

(钟摆说明:证券市场中的情绪波动,就像一个钟摆的运动一样。这个钟摆来回摆动,形成一道弧线,弧线的中心点完美地描述了这个钟摆的“平均”位置。但是事实上,钟摆待在这个弧线的中心点位置的时间极短,一晃而过。相反,钟摆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极端,弧线两端各有一个极端点,钟摆不是在摆向极端点,就是在摆脱极端点。但是每当钟摆接近极端点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结果是,钟摆会反转方向摆向弧线的中心点,或早或晚,反正肯定会反转。事实上,正是钟摆摆向极端点这个运动本身,为钟摆后来反转方向回归中心点提供了能量。)

市场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来回波动,理解投资心理和情绪的过度反应,是对投资人的入门级要求。

霍华德认为,下跌时的“恐慌性抛售”,对应上涨称为“恐慌性抢购”更准确。

霍华德描述了股市长期平均收益大约为10%,如果说8%-12%属于年度正常区间,自己从业近50年来,只有3年的股市收益是正常区间。其余年份更多是大幅偏离的,合理估值的时间跟钟摆中心点一样转瞬即逝。

多头买方是乐观派,空头卖方是悲观派。短期波动就是两派之间的拔河对抗,平常的利好利空事件解读则是催化剂,造成过度乐观和过度恐惧。

如同一座空置的大楼值多少钱?第一它有重置价值,即重新盖一座一样的大楼需要花不少钱,第二,空置的大楼暂时没有收入,第三,大楼每天最低程度的维护费还是要花的。

如果投资人悲观地看待,这大楼就是只有支出的无底洞。而乐观派认为几年后大楼地段好转并且能租出去,不光能带来租金的进账,本身的楼价升值也是很让人激动的。

投资理论总是简单的,但保持理性太难了,因此卓越的投资人很少,能控制自己心理和情绪的,最后就能赚钱,所以投资要战胜的是自己。

霍华德这里再次嘲讽了传统经济学,经济学居然假设人是“理性人”,这太可笑了。

人总会一直坚持自己明显错误的决策,而不是承认错误,改变主意;

人总会在吃大亏之后急于想要捞回损失,却亏得更多;

人在预测错误之后只会给自己找理由,却死也不会承认自己的预测错了;

如果得到的事实信息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人经常不是改变想法,而是改变信息、抵制信息、歪曲信息,甚至主动拒绝信息。

解读事件的好坏也是解读者的主观想法而已。

更可怕的是,解读的角度非常反复,显得十分荒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乐观情绪占上风时,所有事件都可以是利好解读,悲观时则所有事件都可以解读为利空。

这部分结尾霍华德留下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每个人都知道市场涨得太高了。但如果真的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市场涨得太高,那么市场就根本不会涨得那么高。

风险态度周期

大家一定听过“高风险产生高收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霍华德的定义如下:

那些看起来有更高风险的投资,必须显得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不然,就没人愿意来做这种投资了。

人的天性是厌恶风险的,作为收益补偿,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会比股票清楚得多,投资者在做风险决策时,一定是预期股票收益率达到自己的期望才会买入。

大部分人对风险的认识停留在“涨的时候,如果没买担心错过,跌的时候,如果没卖担心亏损”。换而言之,大众觉得风险低必须买进的时候,风险其实比预想的高不少。

最近如果赚了,投资者体验很好,风险态度变成过度容忍,表现为极度乐观,市场追涨;

但若最近亏得很惨,投资者就会对未来一切都持负面态度,风险态度变成过度规避,体现为悲观,市场持续杀跌。

涨到100元的时候闭眼买入,而跌到60元的时候价格便宜得多,不但不买入,反而拼命卖出是大众投资者的真实写照。群体的风险态度代表了周期,创造了周期,也加重了周期。

霍华德同时表示,证券风险模型依据的都是过去的违约率,未来一旦时机违约率高于历史发生率,悲剧就产生了,结构化和杠杆化的产品初衷是增强收益,最后大都变成了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信贷周期

霍华德认为信贷周期虽然是较少被提起,但它是影响最深远的周期,一般情况下,企业和个人都不会一次性还本,操作到期债务滚动融资就行,其实就是借新债还旧债,同时短期融资成本低,长期投资收益高,所以“借短投长”是天然选择。这么说大家就可以明白信贷资金的流动性是重中之重。

经济繁荣带来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导致不明智地滥发贷款,滥发贷款产生重大损失,重大损失让贷款人停止发放贷款,贷款停止就让经济繁荣中止了。就这样一环扣一环,连锁反应无休无止。

宽松的信贷投放经常助长金融泡沫的生成和发展,发生金融危机其实是后续的信贷收紧。

白话就是银行求着所有人贷款,投资者手上钱多了,就随便买股票,也不管股票贵不贵,催生大牛市,后来还钱日期到了,部分投资者还不起钱,银行担心其他人也还不起,大范围收缩贷款,导致原来可以还上钱的人也得先卖了股票还钱,无法借新贷款还旧贷款,导致市场大跌。

不良债权周期

1988年,霍华德创立主流金融机构的第一只不良债权基金,不良债买的是很大可能债务违约的企业。该品种的投资获利是高度周期性的,霍华德借此来更好地说明周期的运作。

1. 先是信贷宽松让企业上财务杠杆;

2. 发生信贷紧缩和其他负面事件,企业还不上钱,兑付不了利息,不良债发生,低价买入;

3. 此时买入“烂财务”的好公司;带有债转股性质,可能获得原企业账面现金、存续企业的新债务、存续企业的股权的“三合一”资产。

4. 一是预估该企业破产清算值多少钱;打包资产进行分配售卖;清算需要多久,大概算出年化收益;二是等待新一轮的信贷宽松高价卖出;

5. 本质就是利用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周期变化,通过中长期持有,等待环境有利时获利。

房地产周期

独有特色是房地产开发周期很长,不像融资,募集书搞好就可以发行。

1. 经济疲软的时候,只有少数建筑开工;

2. 经济变好,对房屋需求增加,房屋供给吃紧,房价上升;

3. 房产开发商见有利可图,开始建设新房;

4. 银行也变乐观,供给房产给多贷款;

5. 多种利好结合,房产建设大爆发;

6. 经济变差,新开盘的房子仅仅是增加了空置面积;

7. 银行收贷,房产开发融资难;

8. 只有少数房企可以持续开工;

9. 周而复始。

得出一个结论:经济最繁华时期建造的房子,开发周期长的缘故,最后往往是烂尾楼。

投资方式:出现大面积烂尾楼时期接盘最是有可能赚钱的;

关于房产升值,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分析阿姆斯特丹绅士运河区房价近400年价格走势之后说,“房地产价格确实翻了1倍,但是这花了350年。”

市场周期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相同细节,历史却会重复相似过程。”

原因和结果从来不会和过去一模一样,但是现在的原因和结果经常会让我们想到,我们过去见过类似的原因、结果和发展变化过程。

证券投资中,如果只依据公司基本面,那么价格波动应该不会太大才是。可惜财务分析只是起点,分析投资者偏离理性假设,助长周期变化才是霍华德的看家本领。

他指出投资者在经济繁荣时期容易过度轻信,对那些高得离谱的盈利预期神话也会信以为真,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又容易过度怀疑,拒绝所有盈利的可能性,对那些非常靠谱的盈利机会也会因不信任而拒绝。

巴菲特说:“聪明的人最先做,愚蠢的人最后做。”牛熊阶段就是如此。

牛市三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特别有洞察力的人相信,基本面情况将会好转;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情况确实好转了;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得出结论,基本面情况将会变得更好,而且永远只会更好。

牛市第三阶段往往也是熊市第一阶段的开始。

第一阶段,只有少数深谋远虑的投资人才能意识到,尽管形势一片大好,市场面普遍被乐观看涨,但是基本面肯定不会一直顺风顺水;

第二阶段,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基本面正在越变越糟;

第三阶段,每个人都相信基本面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卓越的投资并不是来自买的资产质量好,而是来自买的资产性价比高——资产质量不错且价格低,潜在收益率相当高却风险有限。这也是本文第一幅图的意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