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多之前的2019年9月10日,OPPO Enco Q1项挂式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发布。这是OPPO新成立的IoT业务部门音频团队的首个作品。短短一年多时间过去,最新上市的OPPO Enco X已经是该团队的第六个作品,这个新品推出的速度足以让传统音频领域的厂商汗颜。但更重要的是,随着一款款产品的迭代,OPPO Enco系列对于产品的市场定位、消费者的需求等一系列的把握越来越有感觉。好吧,一边听着OPPO Enco X,一边聊聊我的想法吧。(注:本文若涉及到对比的内容,都基于我使用过的产品,涵盖并不全面,敬请谅解)

既是“输出”,也是“奶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不止一次说过,随着消费者手机更换频率的明显下降——之前最短的时间是18个月左右,现在已经拉长到了近30个月,在手机之外寻求新的营收增长点成为重中之重。而随着苹果用足足5年时间,用Apple Watch+AirPods勾勒出的“一手机一耳机一手表(穿戴)”用户典型使用场景接受度越来越高,以及AirPods爆炸式增长凸显的真无线蓝牙耳机赚钱效应,整个业界的步调现在都变得一致起来。

在这方面产品的布局和技术上,OPPO的底气还是比较充足的。就像这次OPPO重新回归音频产品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头,一直都在强调自己OPPO Digital蓝光和HiFi产品的背景,是的,这个团队之前推出过平板振膜耳机PM-1和与之配套的耳机放大器HA-1,它们分别是2014年OPPO推出的OPPO PM-3平板耳机和支持VOOC闪充的HA-2随身耳放的原型产品。不过随着家用影音产品市场的变化,在2018年OPPO Digital发布了告别书,不再推出家庭影音产品,其团队也就合并到了OPPO手机的体系中,负责音频和IoT产品的开发,随OPPO Find X发布的O-Free真无线蓝牙耳机就是他们回归的早期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回顾一下这个音频团队在这一年多以来推出的产品和它们的特点:OPPO Enco Q1,音质和续航都不错,但因为耳套用料偏软,造成主动降噪的效果被打了折扣;OPPO Enco Free真无线耳机,开创式地通过可更换耳套的方式,实现半入耳/浅入耳两种佩戴听音方式,并且搭载了创新的超线性单元,可惜它并没有搭载主动降噪功能,目前这两款产品在OPPO欢太线上商城都已下架,算是退出了历史舞台。随后推出的W31和W51两款产品,则是真正打开了局面,W31与OPPO手机搭配销售,两个领域的产品互为推动,W31很好地扮演着“奶妈”的角色;搭载主动降噪功能的W51呢?当下正是一个大杀四方的“输出”者,优秀的降噪能力,不错的音质,更重要是其成交价格变得越来越喜人,活脱脱成为现在耳机市场上的“真香典型”。但是,作为OPPO音频团队推出的首款真无线主动降噪蓝牙耳机,W51存在耳套材质偏硬(我估计这是OPPO Enco Q1的后遗症),耳压偏大影响佩戴舒适感的问题,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它的价格足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抚平这些不足了。

通过这几代产品的打磨,OPPO音频团队基本上算是摸清了消费者的需求方向:符合普通人听音习惯的好音质,强悍的主动降噪性能……在满足这种设定的前提下,再在其他方向努努力,这样的产品肯定有戏。于是,不同于之前命名方式的OPPO Enco X正式推出——之前传言它的名字还叫W71呢。从X的命名可以看出,OPPO对它的定位实属不低。我一直认为,要聊一款主动降噪耳机体验,没有坐过飞机肯定是不完整的。所以,在结束了最近这段时间频繁的出差之后,说说我用OPPO Enco X的感受吧。

短板很少,堆料十足

早在发布之前我就已经拿到了OPPO Enco X,在打开包装盒看到耳机的瞬间,好感度便已油然而生:在CMF,或者说设计、做工和用料这三个方面,几乎就没什么毛病,鹅卵石造型的电池盒加上一圈磨砂工艺的银色边框,手感和精致感都很突出,就算放在电池盒略小一点的AirPods Pro旁边也不会有丢分之感——这样的造型就是在向OPPO当年经典的MP3随身听X3致敬。如果非要吐槽的话,就是在充电盒上,“CO-CREATED WITH DYNAUDIO”的字样太过明显,蚀刻在边框上的“OPPO”LOGO却是若隐若现,看来OPPO音频团队是太想突出丹拿了,但个人认为知道“丹拿”两个汉字的人肯定是多过“DYNAUDIO”这串英文的,这种做法又有点Reno、Breeno这种命名的偏激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是耳机本身,小巧圆润的腔体比起W51/W31,一时间还会很难让人相信它们都是同一家厂商推出的产品。同样的,OPPO Enco X的耳机本体和苹果AirPods Pro放在一起也不逞多让,腔体体积、耳机柄的长度都是半斤八两。但也有不同,苹果AirPods Pro采用按压操作,而OPPO Enco X采用触控滑动操作,所以耳机柄外侧长条的触摸区使用了轻度的镭射工艺。长头发能遮住耳机的朋友还好,像我等寸头用户,在光线强的地方耳朵边就有点“五彩斑斓”了。

佩戴感方面,OPPO音频团队之前一系列产品积累下来的经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OPPO Enco X的耳套尺寸和软硬程度都非常不错,入耳感觉非常舒适,就算是近4小时时长的总航班下来,也不会感觉到耳道里头会湿漉漉的,而且也不会有发胀的不适感。这不仅能让用户和耳机长时间地相处,也为主动降噪功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就算是不开降噪,在很多环境噪音不太高的地方,其被动降噪能力也够用了。这次OPPO Enco X采用与恒玄定制的BES2500双核蓝牙芯片平台,主要是用更强的算力来应对主动降噪、通话降噪等应用,同时提供更好的能效表现,可以达成5个多小时的降噪听音续航时间。

然后就是降噪能力。尽管在指标上来看,OPPO Enco X 35dB的主动降噪能力和W51一致,但因为佩戴感更好,所以OPPO Enco X降噪之后,完全没有W51那种耳压偏大的感觉,在我使用过主动降噪耳机中,OPPO Enco X是非常棒的存在。在闹哄哄的飞机上,它完全有能力给你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而且对比最早OPPO Enco Q1对人声完全不屏蔽的主动降噪方案,OPPO Enco X的强降噪模式对一定强度的人声也会有屏蔽作用,除了机上公共广播收听不影响之外,其他很多时间都不用担心其他人对话给你带来的影响,包括坐飞机最头痛的事情——周围有婴儿,有OPPO Enco X给你营造的环境,这种“可怕”的感觉也会好很多的。

说耳机是必须说音质的。OPPO Enco X这次采用“动圈+平板”同轴双单元的搭配,而且不是我个人不太“感冒”的圈铁组合——之前听海贝WH3的时候,我都会手动调到更偏动圈的档位,还是更喜欢动圈声音的温润感。具体的官方已经说得很多了,就聊聊听感吧。双单元的加入,让OPPO Enco X的三频表现更加分明,声音细节的描述能力远高过W51,比如听人声时歌手的齿音、气息等,这些需要用高频来勾勒的丰富内容都展现得非常充分。更赞的是OPPO音频团队最擅长的低频方面,它的表现更是讨喜,那种极富弹性的低频,就算是音量开得大一些,也不会有任何轰头的感觉,那种刚刚好的强度完全不同于一些耳机简单粗暴的追求。这一点会让人深深爱上OPPO Enco X在播放电子、流行、摇滚这类高普及率音乐时的表现的,就算不使用LHDC高码率连接手机,AAC也同样够用,只要你的音源品质足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涉及音质的另一个方面:声场,OPPO Enco X的表现就没有同轴双单元那般突出了。声音回放时的开扬感并不是很足,特别是在大场景音乐的回放上,层次感会差一些。当然,这个评价是拿HIFIMAN TWS800这样售价高达一两千元的“职业选手”来做参照物的,但是后者在声音调校上更偏向HiFi感,更追求声音的纯净度和听音的临场感,放在普通人的听音口味上可能并不合适。之前官方在宣传的时候,强调丹拿“重现原音”的理念,但个人认为对于普通消费者,完全的声音重现可能未必会有针对性的调校那样受欢迎。

不过,脱离价格单说性能都是难有说服力的。OPPO Enco X的声音表现放在它本来999元的定价上,已经是完全值得了,这也说明OPPO音频团队在定价的时候脑子非常清醒。若是在这个定价基础上再下来200元左右,那必定就又会是一个超值且大杀四方的存在,建议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官方或是一些渠道平台不时推出的优惠活动,看看W51就知道啦。真要说不足,就是5小时多的降噪续航时间算不上突出,也算不上差,考虑到它的体积已经够小了,就当是吹毛求疵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OPPO引入了自家长期合作伙伴、著名的丹麦音响品牌丹拿,全程参与了OPPO Enco X的研发工作和音质调校,这有些类似于手机影像引入传统相机厂商的做法。最终耳机的音质表现是让人满意的,同时也给竞争激烈的TWS耳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因为手机与传统相机厂商在市场定位上没有太多的重叠,但手机厂商与传统音频大厂在TWS耳机市场却是直接的竞争对手,这种借力“外援”提升音质提升竞争力,再充分利用自身品牌、渠道和流量优势促进销量的做法,未来对TWS耳机的产品定义研发、消费者需求潜力挖掘等很多方面,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也可能会给传统音频大厂带来更多的压力。

写在最后

每次在说手机品牌的真无线蓝牙耳机的时候,总会有朋友问:XXX能用吗?当然可以用,但要做固件升级、功能调整这些事情,还是得要本品牌的手机才行。而OPPO音频团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欢律”App就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不同品牌(目前iOS还不行)手机用户,都能体验到OPPO音频团队的优秀产品。如果说W51这款现象级的耳机只是一只小狼,那么OPPO Enco X未来的表现足以让很多友商都有“狼真的来了”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