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幕降临,站在观山湖区云上方舟商圈附近望去,九栋LED幕墙“化身”红毯蜿蜒向上,在夜幕的映衬下勾勒出“千家万户团圆灯,天涯赤子心明月心”等一句句饱含深情的祝福,献礼新中国成立71周年。

在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观山湖区贵州金融城灯光秀让无数行人停下脚步,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美景。在点阵发光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映照下,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万达广场、云上方舟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各式营销互动轮番上演,丰富着本地与外地游客的休闲生活。

经初步测算,今年“双节”期间,观山湖区累计接待游客11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8亿元。

笔者了解到,自贵阳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做强中高端消费、丰富商贸业态、塑造“爽爽的贵阳·购物的天堂”的贵阳消费品牌目标以来,观山湖区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紧盯中高端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产业,积极布局商圈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和完善多个大型商圈,中高端消费业态逐渐趋于成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当时,这一片没有大型商场,想看电影、购物都需要前往老城区。”2011年,黄颖在世纪城小区安了新家。习惯“逛吃逛吃”的她,常把前往老城区比喻为“进城”。不久,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开业,进一步引领周边居民的消费趋势,亦让世纪城一带逐渐热闹了起来。

作为观山湖区首个吃住游购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商贸中心,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从2011年开业至今,其定位已从社区型购物中心向区域型购物中心转变。来自贵阳瞬时泰商业管理公司发布的《第六届贵阳商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以占比9.93%位列贵阳商业零售市场第一位。

东部有云上方舟和中天CCPARK,西部有万达广场,南部有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和西南商贸城,另有喀斯特城市广场等多个沿城市主干道布局的大型商区......去年以来,对标全市“六大新产业”和“百场千店万铺”攻坚行动计划,观山湖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商品和服务品牌,打造完善一批中高端消费品牌卖场和高品位旅游街区,不仅聚集了人气,还吸引了大量资金流、物流,为全区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李梦平在西南商贸城经营着一家眼镜店,占地700余平方米。自2015年开店以来,她一直致力于扩大经营品类和服务范围,从而积累客户口碑,帮助门店推广品牌。“现在,我在商场的4号楼还有一家分店。”李梦平说,在西南商贸城,和她一样经营眼镜店的商户还有30多家,大家一直希望“抱团”成立品牌,通过多家店铺融合的方式打造“眼镜楼”,把眼镜行业做大做强。

这样的想法在西南商贸城不难实现。眼下,一股倡导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热潮正在这里蔓延开来。

作为观山湖区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重点板块,西南商贸城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116万㎡,建筑面积约245万㎡,入驻商户超过20000户;日均人流量超10万人次;经营范围涵盖精品男女装、小商品百货、五金工具、眼镜、酒店用品、家居建材等超60余种业态;年销售总额不完全统计约100余亿元。

今年以来,为褪去“单打独斗”的传统市场面貌,观山湖区商贸物流集聚服务中心通过集合发展的方式,成立商会进而增强经营户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打造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产业集群,着力向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迈进,推动观山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中心对西南商贸城所有业态进行初步摸排,着力针对性提升商业业态管理和业态规划,充分挖掘潜在招商资源。以眼镜行业为例,该中心计划对该行业进行归类,通过彼此间紧密的生产合作或市场交易,在商场内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体,打造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吸引更多顾客和招商资源,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利润。

“集群发展模式帮助我们积累了大量客源,这让我们更加看好眼镜行业。”李梦平说。

2019年,全区招商项目共计81个,其中,中高端商贸业项目占比最高。在精准招商引资打造高端商圈的进程中,观山湖区围绕“招商方向、招商项目、招商对象、招商政策”四个方面精准发力,相继出台多项招商引业优惠政策、制度,对签约落地的企业提供“一对一”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多渠道建立与欧美、日韩等地的经贸联系,推动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企业来考察投资,力争引入国际优质商业项目落户,进一步推进商贸、会展、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现代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凸显其致力打造全市消费新地标的自信。

城市向前,未来可期。随着贵阳市振兴商贸“百场千店万铺”攻坚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观山湖区正围绕中高端品质商贸服务业发展定位,瞄准龙头企业、总部经济、首店经济,充分挖掘商机,引进更多大型优质项目落户,同时,紧盯大悦城、月星环球港等品牌商贸业,促进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云上方舟、万达广场、宜家等商业体提质升级。

同时,聚焦方式创新,在拓展方式上求突破。依托“互联网 ”方式,优化项目管理、服务、宣传等工作,搭建“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招商项目信息库”“重点项目管理平台”等智慧政务平台。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员服务制、分管负责人责任制等优化服务举措,积极联动区直相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发展瓶颈,在要素限制上求突破。在对地块资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根据地块区位、规划等特点,引入优质业态,形成产业效应,使地块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利用空闲商业物业,通过引入优质合作商,带动一批特色突出、品质优秀的体验型商业项目入驻;引进一批中高端酒吧、餐饮项目落户,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杨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