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自认为是个有道德的人吗?道德对你的言行有所约束吗?

为什么这样虚无的意识形态能够左右一个人?为什么古今中外均对真善美庄严肃穆高贵典雅等有统一的态度?

它是某种更高层面的指引、暗示和约束?还是较为低端的驭人术?

电影《分歧者》,改编自同名小说,故事描述的是人类经历血腥战乱,地球再遭浩劫。为了全球重整秩序,众人协商将整个社会的人类分为了五个派别:

  • 无私(Abnegation),忘我
  • 友好(Amity),把爱传递给别人
  • 诚实(Candor),讲实话,能把谎言与真相分得一清二楚
  • 无畏(Dauntless),不惧怕任何危险和风险
  • 博学(Erudite),喜爱穿象征博学与神秘的蓝色,知道所有知识和学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歧者(Divergent),不归入任何一派的人(factionless),这就意味着在整个社会体系中谁也没法操纵他们,因此人们对他们敬而远之,特别害怕。

崇尚勇敢的无畏派,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保卫全社会的力量;博学派坚持认为学问才是一切的根本,因此他们不断地追求大量新知识。

诚实派非常厌恶隐瞒,他们将谎言视为战争的导火线;无私派相信,人如果无私,这世上将不再会有纷争;友好派则终生热爱和平,总是尽全力避免社会中的一切冲突。

社会中的这五个派别各司其职,互相融合,一起维持社会平和。

分歧者这三个字代表着“不被定义、不被操控”,其实就是让社会动乱和引发革命的代名词。在五大学派当道的主流社会环境里,异于他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而怀疑与好奇则更是致命的特征。

这部电影映射我们当前的社会,人被分为了几大类别。这些类别的人群分别具有不同的天赋和优势,同样也因此在其他方面不擅长,有弱点。

工农兵学干、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皇家、贵族、重臣、朝廷大员、地方总督、县属官员、村官……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社会也是分层严格分明的,古今中外无一不是如此。

奇妙的是,这样的社会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

谁应该在什么位置以何种身份从事某种职业,似乎从人降生的一刻起就已经定型了。

这种分类结构和人群属性从何而来,目前不得而知,生物学在研究人类基因方面有一定进展,但还不能解释全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通人则更不关心自身在整个人类、全球、整个社会结构中,究竟处于何种位置,属于何种流派,一大部分人都是跟着潮流和社会既定框架模型,就磕磕绊绊走完了这一生。

但也许不知道这些微妙之处更好,因为真相之后却无能为力,才是人生的悲剧所在。

哲学家尼采、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柏拉图、苏格拉底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代表了同一类人,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

回想一下《分歧者》中对人的五类划分,你是否意识到,所谓不同的人,其实在更大的类别上,早已被规划和区分清楚?

个人自身往往因为视野、心胸、生活环境所限,而得出“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虚假认知?

尼采有着非常激越的思想和行事风格,他经常冷酷无情地戳破人们对这个世界温情脉脉的赞美,戳破人们对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虚伪,浇灭人们对此的想象。

尼采说:“道德,只是低等人群体,用来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

且不论其言论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先想想在现实中,依靠道德我们战胜过什么邪恶?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之道,为不争。”

老子又说,“言有综,事有君。”还说过“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所言道德,与尼采所指相较而言,更为宏观宽泛,更在有无之间,需要个人有所经历领悟之后才会明白这些言论的精髓。

老子所言,并未去评论任何人性,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告诉所有人,人行走在世上,要想安稳、功成、济世行善或成为君子圣人,乃至一般的规避人性风险,都可以从言、心、性、德上遵循一定的规范达到一定的水准,从而趋利避害,成事成一生大业。

成仁

所以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正向牵引出一个人的精神正能量,同时也能使人辩证思考,多番权衡利弊,成为在思想上较为全面,境界上比较开阔的,有认知能力的“人”。

回过头来再看尼采对道德的鉴证,是不是有一种高知与偏颇感?

首先,尼采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已属思考和思想有所境界者,很大程度上已经跳出了俗世生活的思考框架。但是对于人的划分,却仍然以“高低等”论。

或许这与其所处的时代大背景有关,或许就是尼采本身的偏见,知识精英鄙夷劳动群众是历来都公认存在的事实。

所谓低等,低在何处?所谓高等,又高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人类历史长河中,若以贡献大小和价值大小而言,似乎可以区分得非常清晰,但若以生物、生命、存在、天赋等哲学和社会标准来判断的话,无人高低,众生平等,佛是已醒人,人是未醒佛。

人佛一体,何来高下区分?

尼采作为社会知识精英,其环境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方式。

知识精英真不是讽刺人的词汇,而是的确有些人大脑天生聪颖,理解能力和行动力就是比其他人更高效,这就涉及到生物体天然优劣问题。

此处我们不讨论生物优劣性,仅就人与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来阐述。

以尼采看待问题的高度,他真正想表达的,其实是“高等人”愿意遵循法律不服从道德,而“低等人”不懂法律,却往往被社会流传的并未规则分明的各类传统“价值观”、“道德观”所束缚,从而对社会与他人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

“低等人”没有条分缕析的思辨能力,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所以,尼采说得没错。从人的认知能力上来讲,的确存在高下之分。

道德观念(没有形成现实尺度和标准)能够约束低层次人群;高层次人虽不谈道德,行事也不受道德限制,他的成功也与道德无关,但他们普遍知道什么不能碰触,什么是必须遵守的。

也就是说,在一些事情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就是学也不甚懂。道德和法律都是保护弱者的,道德与法律秩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对弱者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强者的限制。

尼采的思想,是非常精彩的。虽然某些地方你会觉得他有所偏激,但人生何处又翩然?

多一些对社会尖锐和深刻的理解,就会多一点对自己的全面认知与保护。

所以,宁愿做一个思维认知上有高度的人,去以法律和思维逻辑为准绳理解与应对社会,也不要做一个平淡无味,忠于某种氛围某些观念的庸常之人——这应该才是哲学家对世人最好的提醒。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Schütze, R. (2016). Re‐thinking over‐thinking pain: What can metacognition ad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pain catastrophising? Clinical Psychologist, 20(3), 147–153.
[2]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3 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ige.ch/piaget/Presentations/presen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