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以前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总觉得很‘虚’,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面对39健康网的采访,唐瑛(化名)女士一边抱着孙子,一边讲出自己的抗癌故事。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唐女士经历了2次手术、11次化疗、5次放疗,“我那时已经很绝望,感觉这次复发肯定挺不过去了”。

为了保命,不得不切掉乳房

2018年6月,53岁的唐女士在洗澡时发现右胸有一个肿块,手感与之前的小肿块不太一样。“以前摸到的肿块是滑滑的,有点像淋巴结,但那次手感比较硬,还有点凹凸不平。”

唐女士内心有些疑惑,也不敢跟丈夫说,她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乳房萎缩、结块很正常,肯定不止她一个人会这样,多按摩按摩就好。

尽管他找了个理由来说服自己,但“害怕”的种子一种下,就开始生根发芽了。2个月以来,按摩并没有使肿块减小,反而越来越大,乳房上的皮肤也变得更加粗糙。

“我还是怕死的,问了同龄的姐妹们,她们都没我这情况,第二天就赶紧让老公带我去医院。”

在丈夫的陪同下,唐女士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检查,乳腺钼靶X线结果显示——这是乳腺癌(6*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听到是癌症,我的腿都软了,很后悔很难受,感觉日子完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唐女士仍心有余悸,好在丈夫沉着冷静,马上开始询问治疗的事。

主管医生表示,我国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达70%~80%%,属于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肿瘤,无需过度紧张。

随后经过专家多次会诊,治疗方案确定。为了保命,唐女士不得不切除右侧乳房。

2018年10月17日,唐女士的“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顺利结束,留下一条20cm的手术疤痕。术后对肿块进行病理分析,确定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II级”。

浸润性非特殊导管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一般分化低,预后需根据评级来判断。唐女士的II级意味着肿瘤增长速度一般,预后不算很糟糕

手术结束后,唐女士每隔21天进行一次化疗(多西他赛+盐酸吡柔比星+环磷酰胺),一共做了8次,消灭可能残余的癌细胞,整个化疗过程也很顺利。

治疗效果显著,终于吃得下、睡得好

2019年11月,在手术一年后,唐女士愈发感到右胸疼痛,这给她一种不好的预感。

“我心里祈祷,希望不是癌症复发,只是伤口的问题。”

再次回到医院检查,医生在唐女士右胸前壁发现了新的肿块。12月7日,医生为唐女士进行“肿块切除术”,术中医生发现“肿块与肌肉分界不清晰”——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术后病理分析确诊,这是乳腺癌复发转移,为浸润性导管癌III级——比之前的II级更严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虑到这是癌症复发转移,唐女士在术后先是接受了3次化疗(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然后又做了5次放疗,放疗后2周,再次接受2次化疗。

尽管癌症复发让唐女士一家提心吊胆,但这次治疗让唐女士发热、盗汗的症状消失了,食欲和睡眠也终于恢复正常,定期复查时体重也维持在稳定状态。

图丨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检测合格

“中国式”乳腺癌的特点明显,4大习惯致雌激素紊乱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报告,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2000年至2013年,中国乳腺癌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5%,而美国同期却下降了0.4%。

尽管美国乳腺癌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却很低。据统计,美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高达90%,而我国却只有73.1%。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乳腺癌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第一,乳腺癌发病年龄比国外早10年。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为45-55岁,国外乳腺癌发病高峰为55-65岁,早了10年左右。我国乳腺癌最高发年龄是42岁和46岁。在乳腺癌患者中,未绝经的约占50.57,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第二,乳腺癌就诊病期晚。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至少有5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是Ⅰ期病人。在我国,只有20%的乳腺癌病人是Ⅰ期病人,甚至不少拖到晚期才发现,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就诊晚的原因与乳腺癌筛查普及率低有关,包括乳腺癌筛查率低,患者认为症状为无害、暂时,讳疾忌医等。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但大量的研究证实,可能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遗传、慢性刺激、病毒、饮食、精神因素等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压力过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焦虑时,体内各种激素水平就会受到影响,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高脂饮食

饮食不健康也是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尤其是高脂饮食,经常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导致体内脂肪大量增加,使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引起乳腺细胞过度增生,诱发乳腺癌。

·不爱运动

大量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群,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比较少运动的人群降低了近30%。丹麦的科学家发现,运动可以抑制乳腺癌的具体的分子机制,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产生肾上腺素,激活经典的抑癌通路。

·过量饮酒

据统计,全球饮酒人群中男性占2/3左右,但对于女性来说,酗酒的危害比男性要突出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提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饮酒是导致乳腺癌的因素之一。2015年,中山大学对上千例广东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饮酒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每增加饮酒10g/天,风险增加10%~13%。

时间就是生命,乳腺癌早期症状需警惕

专家表示,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大多数是通过体检和乳腺癌筛查发现的。对于任何癌症来说,都是“早期好治,晚期难愈”。Ⅰ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整体生存率比较高,因此一定要警惕早期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

1.乳房出现肿块,肿块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活动度较差;

2.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出现许多类似酒窝的点状小凹陷,整体看起来像橘子皮;

3.乳头溢液,不在哺乳期,乳头却流出不明液体,包括血液、脓液、乳汁等;

4.乳头乳晕异常,乳头凹陷,皮肤干燥,呈片状、鳞状的脱屑样外观,并有向外扩张到乳晕和乳房的迹象。

平时洗澡时可以自查有没有出现以上症状,如果出现了,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

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更需要注意:

·有乳腺癌家族史;

·初潮年龄小于12岁或绝经年龄大于55岁;

·40岁以上未婚未孕;

·多次人工流产;

·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长期胸部放射史等。

高危人群除了要留心观察乳房的状态,建议坚持每年一次乳腺B超、乳腺X线、乳腺核磁的联合筛查。对于一般人群,40-49岁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50-69岁的女性应每年进行1-2次乳腺X线检查,必要时与B超检查联合。

远离癌症复发,做好3点就够了!

案例中的唐女士,在乳腺癌手术一年后出现了癌症复发、转移,专家表示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临床发现,其他癌种患者5年之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明显减少了,但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在十几年之后还有复发的可能。可见,乳腺癌的康复之路是漫长的,需要长期管理。
那么,如何远离癌症复发呢?专家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劳逸结合、适度运动,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少生气,积极提高免疫力。
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态,既不要被困在患癌的阴霾中,也不要对过去患病的经历念念不忘,乐观一点,积极地往前看,做到与癌症“和平共处”。
第三,一定要定期复查,癌症治疗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不是熬过了5年、10年就能高枕无忧的,必须要时刻警惕身体出现的不适,定期复查,以防癌症复发。

经历了一次癌症复发之后,唐女士也算“涨知识”了。她开始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天积极乐观地生活着。现在,街坊邻居见到唐女士,都说:“一点也看不出来曾经患癌,甚至比患癌前更有活力了!”

本文指导专家: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陆永奎

*文章病例仅为个人适用,仅供参考,有类似情况请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