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无论一个人出身多么高贵,地位多么的显赫,其生存一定还是依靠饮食来维持的。一个人始终是离不开吃饭与喝水,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然,吃饭这件事在不同人看来也是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人喜欢慢条斯理的咀嚼,细嚼慢咽,将吃饭当作是一种悠闲的事情;有的人则享受大快朵颐的快感,无论食材如何,都狼吞虎咽的吃下去。

此外,对于食材本身,有的人追求极致的新鲜,为了吃到一尾新鲜的大马哈鱼,不惜乘飞机前往美国西海岸。而有的人则不拘小节,生的瓜果可以直接放在嘴里嚼。这也是不同人之间的差异。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行为之间的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现状、性格差异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饭速度的差异

很多人吃饭属于“急性子”,比如在饭店吃饭时,下一道菜还没上,这道菜就已经吃完了。

这种人的性格就和他们的吃饭速度一样,办事情讲求效率,喜欢雷厉风行,不喜欢将能办到的事拖到之后。

所以他们一旦内心有了什么想法,就会几乎在同一时间就立刻去着手做这件事,一点也不会迟疑。

但是这样的性格有好也有坏。

好处在于做事情会十分有效率,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就达成自己想要的目的;但是坏的一点是,有时候会急于求成,导致做事情时会考虑不周,导致有的行为不妥当。

在社会交往当中,这样的人喜欢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况展现给外界。

这一点有时候也会表现的过于坦诚,导致在交往当中遭受不利因素,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

既然有人吃饭狼吞虎咽,自然就有人细嚼慢咽。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将用餐看作是一件极富仪式感的事情,要经历许久才能够完成。

就像是小溪当中从容不迫的流水,这类人也秉持着一种安逸至上的观念,将慢节奏贯彻的淋漓尽致。

无论是一碗盛的满满的汤,还是一盘刚刚出锅的时蔬,亦或是一份还带着烟火气息的牛排,对他们而言都是足以投入十分的敬畏之心的。

往往会慢慢的拿起餐具,缓缓的系上围嘴,一口一口的将食物咀嚼至细碎,再轻轻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餐先后顺序

很多餐食讲究分餐前开胃菜、正餐以及餐后甜点,以一种极为复杂的程序吃完一顿饭。

尤其是在基督教、犹太教盛行的欧美国家中,宗教的餐前祷告自然也是用餐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人往往会显得有些因循守旧,做事不喜欢变通。

他们往往会在做事情的时候比较固定,一般不会改变自己保持已久的习惯,往往会有些墨守成规。

这种习惯也会体现在作息时间上——有规律的作息会帮助他们拥有一个好的身体,他们是十分在意身体状况的。

当然,除了这些饮食习惯的人,还有一些人吃饭的时候比较挑剔,会有很多忌口的食物,当他们不得不吃这种食物的时候,甚至宁愿饿着。

这种特点在生活当中的反映也是类似的。

有这些习惯的人往往会表现的比较“难伺候”,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属于其内心的“禁忌”。

口味偏好和个性

相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有着不同口味偏好的人,也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

有的人热爱吃米饭,这样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将自己看的比较重,有一些自恋;有的人热爱吃面食,这样的人同样也有一些共性,那就是在做事情时不够坚定。

喜欢吃油炸烧烤类食物的人则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挑战自己的极限,追求生活的精彩。

口味清淡的人则在社会交往当中比较主动,喜欢与外界进行接触,受不了独自一个人的生活。

在中国,饮食与口味具有一定地域性,川菜麻辣,所以四川的女性号称“辣妹子”;东北菜继承了鲁菜的咸鲜口味,分量大、食材足,东北人同样也以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著称;苏杭的饮食比较清淡,人也如江南水乡一般宁静淡泊。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havior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