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引领西部发展的都市圈,下一步,成渝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在哪儿?协同共建的着力点是什么?这个都市圈又如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格局?一起走进今天的《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建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访谈》,来听本期访谈嘉宾李铁如何作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铁,作为原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首席经济学家,多次主持或参与了有关城镇化政策文件的起草和制定。

记者 任昌宇:在目前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之下,怎么样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

成渝或将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圈

独立经济学家 李铁:我们认为在西部地区,真正能形成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也就是成都和重庆。而从整个经济总量来讲,我们讲成都和重庆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接近于天津,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基础条件也很好,如果我们再通过政策的支持塑造可能在未来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形成我们中国的第四大经济圈。

独立经济学家 李铁:这都市圈是不是我们认为成渝双城都市圈把这两个都市圈先连起来的?还不是。因为它各自发展水平和沿海的这几个都市圈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人均GDP成都和深圳相比是相当于深圳的一半,两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广深和京津它的距离是110公里,成渝距离是270公里,那就几乎相当于它们的一倍半,这么远的距离,这种经济圈的架构是不是意味着就要往一块凑,我觉得这个应该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所以在发展阶段着力还是两个中心城市自己的发展的建设和周边辐射圈的都市圈的发展,这个我觉得是重点。

记者 任昌宇:如何解决它周边这些小城市或者小城镇的这些发展?

成渝要带着周边“跑”

独立经济学家 李铁:在两者的中间地带是发展的薄弱地区,这种薄弱地区我们是不是通过中央的有关政策和两地的有关政策来支持一些重要的示范区发展,来带动这种薄弱地区环节,我们怎么样给这些城市通过省一级政府的协调和政策,来让中小城市发展能给他提供发展机会。这次发改委提出来了,新型城镇化的措施里头,加大对县域经济和县城的投资力度,实际上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5月,《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对西部城镇化的着墨较多,比如因地制宜优化城镇化布局与形态,提升并发挥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小城镇等。随着“升级版”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出台,成渝两地的城镇化建设也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三头”并进 加速城镇化建设

独立经济学家 李铁:我们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通过都市圈带动作用,带动我们农村人口向都市圈的各类不同城市集中。第二就是产业的引导,带动的非农就业。第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进行户籍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来激发这种要素流通的潜力,来带动经济增长。关键我们的解放思想就是在四川,无论成渝还是四川,都有无数个可改革可提供的就业增长的发展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突破现有体制束缚,来带动农民的就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带动社会的进步,我觉得这里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去解放思想。

记者 任昌宇:对于成渝两地来讲要竞合发展,您认为是竞多一点还是合多一点呢?

尊重市场规律 不能急功近利

独立经济学家 李铁:中国的城市是这样,不光是成渝,就是成都和绵阳,成都和德阳,成都和南充自贡都是竞争关系,只不过是它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这个规律在中国现在来讲很难打破,但是如果我们在更高一层面上可以协调,可以在大的政策上进行调整,比如说不同的类型的企业可以在不同地方落地,可能就会减少一些同构的竞争。要把竞争转化为互补,一个要尊重市场,一个要通过两圈的逐步放大,把它放大以后,特别是带动中间地区发展,形成了有机的连接,形成一个城市群。但是有一条成渝的合作。它的发展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怎么样尊重市场规律。第二要给予时间,给予充分的时间,在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过程中,我们要给长远的发展时间,而不能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