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在判断一件作品是否为经典的时候,一般会有两个衡量因素,一个是作品的技法丰富程度,另外一个就是其内在气格的高低。

真正能够在这两方面达到极致的,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两个“神级”人物,一个叫做王羲之,另一个便是颜真卿。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有着“书圣”的称呼,而颜真卿则是当之无愧的“亚圣”,甚至这个“亚圣”在书法的很多方面有超越王羲之的迹象,比如我们今天要谈的这件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颜真卿楷书被世人称之为“颜体”,他同时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在整个书法史上享有盛誉,学习“颜体”者很多,但颜真卿书法的最高成就并不是他的颜体,而是他的“行草书”。

有人说颜真卿的书法是“楷不如行,行不如草,草不如稿”。颜真卿的行草书代表作,便是著名的“颜氏三稿”,而这“颜氏三稿”当中论及艺术成就最高的并不是他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而是他55岁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争座位帖》。

这件《争座位帖》与“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双璧”。

米芾以超凡的书法功力和眼界,评价这件《争座位帖》为:

“秃笔,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也。世之颜行第一书也。”

此作乃是颜真卿用秃笔写就,每一个字都极具风采,可谓是颜真卿书法中的第一名!毕生致力于颜体学习的清代大家何绍基评价此帖道:

“此帖笔法之佳,当在《兰亭》之上。”

在大书法家何绍基的眼中,《争座位帖》的笔法上的优质程度,已经超越了《兰亭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争座位帖》究竟好在哪里呢?

首先在笔法上,颜真卿是独立于“二王”笔法之外的一种体系,在用笔习惯上,颜真卿深入汉魏,能够做到笔笔中锋,在急速的书写当中,追求一种纵逸之感,但同时强调笔锋的转换,笔画与笔画的相连之处,能够迅速调整笔锋,蓄势而出,从而在不断变化的字形当中,仍旧能够有“矫若游龙”的线条。

这种以“篆笔法”写行草书的方法,在颜真卿的笔下被应用的炉火纯青,将迅捷与宽博,将放逸与朴拙完美融合,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状态。

在结字上,颜真卿是得“二王”变化正脉的,并且凭借深厚的功力,将所有的变化技巧烂熟于心,从而在这件《争座位帖》当中自然生发出来,形成一种“飞动诡行”的姿态,这是基于书法的高深领悟境界中的自然生发。

以篆风格入书的作品,往往会呈现一种刚强耿直的“英雄气”,这件作品也是如此,如果说《兰亭序》像一位身怀利器的侠客,那么这件《争座位帖》就好比是一位披坚执锐的威猛将军,凛凛生威!

整体的章法上,《争座位帖》单字圆劲成势,行气一贯相通,通篇自然生发,浑然一体,无丝毫安排造作之嫌。

针对颜真卿这件《争座位帖》的章法,苏东坡有这样的评价:

“比公他书尤为奇特,信乎自然,动有姿态。

一脉天机,尽是自然的生发。此《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