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说来,古人很早就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历史上每一位开国皇帝,都是得到民心之后,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那么,凡事都有例外,很多开国皇帝,没有得到民心,却仍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只不过这些朝代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

元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各路反王纷纷起义。在众多反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朱元璋,其次还有很多反王,只不过在实力上不如朱元璋。朱元璋在当时来说,有两个最强大的对手,这两人不是元末的残兵蟹将,而是张士诚和陈友谅。张士诚和陈友谅对朱元璋的威胁是最大的,因此朱元璋必须消灭他们,才能够建立大一统王朝。

元末诸雄中割据江浙的张士诚,可以说是元末诸多割据势力中,最为得民心的。即使是现如今,仍然有人祭祀张士诚,在苏州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民间虔诚供奉的九四香,纪念张士诚。由此说来,张士诚得民心,决不是信口开河。因为张士诚太得苏州民心,气的朱元璋加倍征收苏州的赋税,在明代苏州一个府收的税相当于江浙一个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路农民起义军中,张士诚、陈友谅跟朱元璋这三人是最有实力的,而张士诚又是其中最深得民心之人,但最后却起义失败了,这让人很是不解。关于张士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最得民心的张士诚没有一统天下呢?朱元璋对此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就是“器小”。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张士诚的失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朕以有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无独有偶,《明史》中也有相类似的评论:“士诚为人,外持重寡言,似有气量,而实无远图。”这个原因,与张士诚的出身跟经历有很大关系。张士诚出身并不好。

张士诚自幼家贫,长大后与三个弟弟撑船运盐为生,这是个苦力活,加上元朝政府的层层压迫剥削,日子过得很辛苦。年少的张士诚不仅身强体壮,而且为人很仗义,虽然家里穷得经常揭不开锅,但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尽全力相帮,渐渐的在当地百姓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做,也为之后张士诚起义,奠定了基础。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当时的张士诚看到起义的红巾军攻城略地日益壮大,元朝的统治已经显得岌岌可危。元朝的统治在这时候已经是风雨飘摇。因此张士诚将自己的弟弟和心腹等共十八人聚集在一起,杀死平常欺压百姓的丘义等人,举起反元大旗起义。这就是后来史书记载的“盐民十八条扁担起义”。

张士诚树起反抗元朝的大旗后,周边饱受欺压的百姓们纷纷来投,张士诚的队伍很快发展壮大。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当时的张士诚吸引了众多人才和富商,因此,张士诚在起义的过程中,是不缺少军饷的。张士诚不仅仅是富有,还重视教育。

张士诚十分重视地方教育,开办弘文馆,招收学生,开办礼贤馆,吸收知识分子,像施耐庵罗贯中,都曾为张士诚效劳,而有着“再世诸葛”之称的刘伯温,也曾是张士诚的谋士之一。张士诚虽然占据着富裕的江浙之地,并且深得民心,但江浙商人那种“小富即安”的思想。

也根深蒂固的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所以当朱元璋跟陈友谅跟元军打得不亦乐乎、攻城掠地之时,张士诚只是守着固有城池过日子。张士诚格局不够,想着小富即安,割据一方就好,根本没想着凭借自己的势力去争夺天下。称王之后,张士诚开始沉迷酒色,把国家大事都交付给自己的弟弟张士信打理,而张士信又是个十足的小人。

张士诚为人太过厚道,正是因为他的厚道故而能得到江浙百姓的民心,然而也是因为他的厚道,导致用人不当,赏罚不明。这样的情况出现后,为张士诚心甘情愿卖命的人就减少了,加上张士诚弟弟张士信的为人,张士诚很快就被朱元璋攻破。朱元璋所说的“器小”,指的就是张士诚格局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