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赵匡胤出身行伍,深知骄兵悍将难以驾驭。大宋伊始,治国需要人才,科举取士网罗天下人才是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让自己“朝为牧田郎,暮登天子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源,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自幼饱读诗书,自认文韬武略,才华出众,却屡试不第。于是渐渐对北宋朝廷心生怨恨,认为北宋皇帝昏聩,奸臣当道,举国上下竟无一人能慧眼识人,空有满腹经纶无处施展。

宋仁宗景祐年间1037年,张源与好友胡某(真名不详)听说西夏李元昊有立国称帝大志就决定投奔。为了引起西夏人注意,二人故意拆夏主元昊之名,各取其一字,分别叫张元、吴昊。

张元、吴昊来到夏州兴庆府,在一家酒馆里整天吟诗喝酒,并在墙壁上写下:“张元吴昊来饮此楼”。巡逻者见到后,知道他们不是夏人,将他们拿下送到元昊处。

元昊问他们为什么要触犯其名讳?为何进入夏境?张元大声说:姓都不计较,还在乎名吗?

元昊本姓拓跋,唐朝皇帝赐其族李姓、宋朝皇帝赐其赵姓。元昊此时正谋划脱离大宋,自立为王。一下说到元昊的心坎上,就释放了他们,并且委以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朝廷得知张元、吴昊投奔西夏并为元昊重用,大臣建议对他们的家属实行招安,命令华州地方官护送张元的家属前往京师;同时下诏给陕西都部署司,命令张元弟弟张起,侄儿张秉彝、张仲经等前往宋夏交界之处,诱接张源。张源十分死心塌地不肯回来。

后来,元昊派遣间谍,篡改了文书把家人也接到了西夏解除了二人后顾之忧。从此,张元、吴昊死心踏地替元昊效劳了。

宋仁宗时的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富弼上疏云:顷年灵州屯戍军校郑美奔戎,德明用之持兵,朝廷终失灵武。元昊早蓄奸险,务收豪杰,故我举子不弟,篁贱无归,如此数人,自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城不疑,为谋主。彼数子者,既不得志于我,遂奔异域。观其决策背叛,发愤反藏,肯教元昊为顺乎!其效郑美必矣。

这说明,早在西夏德明时期宋朝的失意文臣、武将和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投奔西夏了。到元昊时期数量日渐增多。元昊所建立的统治,不是单纯的党项贵族的统治,而是有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与的联合统治。而张元、吴昊等失意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得到赵元昊的重用,正是适应了这种统治需求。

张元和吴昊凭借自己对北宋的了解,屡次建议李元昊出兵骚扰北宋边境,并且屡破宋军。

1040年元月,到1044年十二月这段时间里,宋夏发生了三次大会战:即康定元年的三川口之战,庆历元年的好水之战和庆历二年的定川砦之战。这是宋夏关系最紧张的时期,张元、吴昊尤其是张元在这个阶段里活动比较频繁。

吴广成《西夏书事》云:国有征伐,辄参机密,常劝元昊取陕右地,据关辅形胜,东向而争,更结契丹兵,时窥河北,使中国一身二疾,势难支矣。

可见,联结契丹,夹击宋朝,先取宋关中之地,然后直捣长安,这便是张元为元昊所谋的入寇总方针。事实证明,后来元昊大体上就是按照这个总的战略方针采取行动的。

《西夏书事》记载张元参加这次著名战役的情形云:庆历二年(041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春.侵渭州,诱官军于好水川,败之,杀行营总管任福等。......

公元1041年二月,元昊率兵10万南下,进攻宋泾原路,直抵好水川地区。元昊为发挥骑兵优势,准备采用设伏围歼的战法,将主力埋伏于好水川口。

宋军统帅韩琦正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北)巡边,听说元昊率领大军已经到达怀远城(今甘肃平凉以北),急派大将任福领兵18000人,前往抵御,进行阻击。

临行前,韩琦再三叮嘱任福:“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任福和先锋桑、参军耿傅等率领轻骑数千,越过六盘山后,在张家堡南遇到夏军,旋即投入战斗,打了一个小胜仗,杀敌数百人。

西夏军假装败北,沿路丢弃不少物资,宋军不知是计,于是贪功冒进,在后紧紧追赶,一直追至六盘山下的好水川。任福不知是计,分兵两路,朱观军在北,任福军在南,沿好水川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笼竿城北,进入了夏军的包围圈,这才发现已经中了元昊的诱兵诡计。

任福、桑怿等为了冲出包围圈,率军沿好水川西行,出六盘山,在距羊牧隆城5里的地方,正准备布阵应敌时,有士兵在路旁拾得五六只封闭严实的银泥盒子,盒中有动物跳跃的声音。士兵不敢打开,上交给任福处理。任福命令士兵打开后,100多只鸽子从盒中飞跃而出。这些鸽子的脖子上都挂了小哨铃,它们腾空而起后,盘旋于宋军头上,发出一片哨铃声。宋军正在惊疑之时,元昊得到鸽子发出的信号,10万人马一起从山头出击,将宋军压在谷地。这一仗,宋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灭,任福以下几十名将校也都战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水川之战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七万多人,好水川内尸体层层叠叠,惨不忍睹。,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随后挑衅地署名:“(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好水川战役结束,宋朝西北边境几乎家家户户披麻戴孝,主将韩琦带领残部回到宋境,结果遇到数千阵亡家属拦路痛哭,场面惨不忍睹。消息传入朝中后,宋仁宗悲痛得三天吃不下饭。

元昊:“朕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出自张元的手笔

张元以灭宋为志,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让宋朝受到两面夹击,陷入困境乃至崩溃。

好水川之战后,张元建议元昊出兵渭州,待机攻取长安。元昊采纳了他的意见,策划了定川寨之战(1042年),长安几乎不保。 万幸的是,李元昊认为宋朝毕竟实力强大,他不顾张元继续进军的建议,执意与北宋议和,宋夏战争结束。

至此,失去利用价值的张元颠覆大宋的狂想最终破灭,两年后郁郁而终,吴昊也不知所向。

张元、吴昊同为满怀抱负的年轻读书人,是什么让他们成为帮凶走上了疯狂报复母国的不归路?屡试不第而心生怨恨这是人品道德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宋朝的科举制度。一个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不仅对个人是一个公正的交待,更重要是对国家命运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