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侪(chái)动力。

为什么要考名校?这四个字就是答案。

心急的网友可以洗洗睡了。

这回可是先把答案告诉你了,然后,再来说原理。

01半夜敲门的邻居

202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

名字有点难记,给他们取个外号(我的最爱),分别叫老米和老罗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伯特·威尔逊

老罗先接到了诺贝尔奖官方的获奖电话。三更半夜的,还让这个83岁的老头睡觉不?

通报完了获奖消息,工作人员问他:你有办法联系上老米不?他也获奖了,但我们联系不上他。

木问题。老罗满口应承下来。他马上出门,到了72岁的老米家,告诉他:“你获诺奖了。”

等等!让我梳理一下:一个83岁的老头,在诺奖官方都联系不上的情况下,半夜外出,找到另一位获奖者并通知他?

是的。72岁的老米,和83岁的老罗,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住所只有一街之隔,要紧的邻居。

两人都任教于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

02提升你的圈层

需要说明的是,老罗和老米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同一奖项的两人,住同一个街区、任教于同一所大学,并不奇怪。

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奖项、不同年份的诺奖,也经常存在“扎堆”现象:是同事,或者邻居。

很多顶尖科技,真正精通的,全世界就是那么一批人,集中于几个著名的实验室。

诺奖“扎堆”毫不奇怪。有些实验室历年获诺奖的人数,远远超越了一些国家的获奖人数。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归纳为“同侪动力”。

同侪,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同行、同事,甚至“圈子”。

如果你身处一个平庸的圈子之内,可能永远拿不到优异的成绩;如果进入了更高层次、更优秀的圈层,你的动力也会飞跃,成绩会大幅提升。

莫言如果只是在国内的圈层混,可能永远获不了诺贝尔奖,跟贾平凹一样。事实上很多人认为,莫言不如贾平凹等作家。

但莫言实现了“同侪动力”的飞跃。他和大江健三郎等获奖作家成了好友,圈层上升,在国际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和大江健三郎

没有国际影响力,获诺奖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莫言获得诺奖,一方面基于他的能力、影响力,另一方面则基于他的圈层和同侪动力。

03名校汇聚的不仅是资源

同侪动力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你要努力考名校的核心理由。

俗一点说,考上名校,你的朋友圈就不一样了。

打个比方,可能会让很多人不开心,但很现实:

职校毕业,朋友讨论的是泡妞、网吧,研究的是做菜和八卦;名校毕业,朋友讨论的是高分子、魏晋风骨、古希腊哲学。

你的朋友圈每天是网红景点打卡,别人的朋友圈是严格的时间管理和读书、运动打卡。

圈子不一样,氛围不一样,动力真的不一样。

有人说,考上名校,最根本的,在于资源不一样。这个“资源”,既包括学校自身的资源,也包括“朋友圈”资源。

貌似没什么不对。很多高校、实验室之所以诺奖获得者扎堆,和他们拥有了全球顶尖的资源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资源,不仅仅是硬件资源,更重要的是软件。

如果硬件配备到全球顶尖就能获诺奖,那国家只要砸钱,就能获诺奖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有些东西,尤其是“软件”,光靠砸钱是砸不出来的。

硬件影响的,往往是“必然性”“精确性”,比如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你没有硬件设备,一定达不到。

但顶尖科技、顶尖发明,尤其到了诺奖这种层次,需要“偶然性”。比如一种疾病用什么药物才能治,需要一个个去尝试、去实验。这个尝试和实验,起关键作用的是软件——带头人的经验、习惯、思路、思维方式等 。

这些东西,教科书上学不到。如果光看书就能掌握这些“软技能”,那你只要读北大学生读的书,就相当于上北大了——可能吗?

它们也是知识、技能的一种,但属于内隐的,是隐藏在骨子里的。通俗地说,就是“关键看气质”。

04资源之外,名校最重要的是情境

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去凌晨5点的北大、清华操场上看看。

实在不行,其他985、211高校也可以。

夏天就4点半。

不是给你灌鸡汤,只想让你清醒一点,认清事实。

越是这种学霸扎堆的学校,清晨操场上越热闹。那种氛围,一定会让你为自己睡过的懒觉忏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律,勤奋,强悍的时间管理。

那些学风很差的大学,即便到了七八点,操场上的人也寥寥无几,尤其周末。

学习和成长,一定是需要情境的。情境差,你再努力,成绩也不理想,就像努力爬出泥潭,总有一股力量——环境的力量——把你往后拖拽。

最佳的学习是什么呢?是组成学习共同体,互相追赶,互相促进。

为什么很多大学,出现“学霸宿舍”,几个人全部考研考入名校?原因就在这里。大家都在努力,不自觉的,氛围就形成了;你不努力,就有紧迫感,就觉得会被淘汰。

为什么有的宿舍就会成为“学渣宿舍”呢?

还用问吗?

情境,资源,软件,这是你努力考上名校的核心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