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着》是先锋派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获得了很多奖项,张艺谋看过小说后,被小说写出的中国人身上坚韧的精神打动,决定拍为电影,由巩俐和葛优出演其中的男女主角,后来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囊获三项大奖。

《活着》讲述了主人公“富贵”从年轻喜欢吃喝玩乐,赌博上瘾,败光家产,被抓去当壮丁,到后来回到家乡,他经历了一系列家庭变故,一生坎坷,送走了一个个亲人,最终只剩下自己一人孤零零的活着。

接下来我将从生命的挣扎、对苦难的承接力、以及时间的标记,来谈谈我对余华笔下活着的理解。

一、黑色幽默式的小说,活着是个体命运的挣扎

《活着》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富贵一生的故事,从开始不愁吃穿的“少爷”身份,到后来一贫如洗的颠覆命运,从儿子有庆、女儿凤霞的降临,本以为可以过上的本分日子,却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磨难,家破人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女儿,女婿、孙子的意外死亡,上帝像把所有的苦难全部给了他,没有留给他一丝喘息的空间,这样荒诞的故事,简直是一部黑色幽默小说,可看似荒诞的描写,却真实的呈现了大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在六十多年的社会变革中,个体命运的挣扎。

贫穷、落后、沉重,对那个时代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活着是一种挣扎。通过这样的故事构建,读者能够窥见六十多年前,中国农民家庭的生存方式。

二、苦难之间的承接力,活着是忍受生活的苦闷

有人看到这本书后说作家在过度的放大苦难,这恰恰不是作家想表达的主题,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沉重的努力,王小波说: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要经历的苦难。对于富贵来说,他要面对浮浮沉沉的人生,死亡的重复发生。

对于当代人来说,需要面对的处境是:年轻时,青春的迷茫和孤独,中年时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一觉醒来,全是你要养活的人。老年时,终于弄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了,却迎来了肉体上的衰老,陷入虚无的世界中。

正是因为生命如此沉重,能够承接这其中苦难的汹涌,忍受生活的苦闷和无聊,才凸显出活着的力量和精神。

小说《活着》最后的结局设置:只剩下福贵这样一个老人独自面对人生,不是苦难的放大,而是他活着意志的凸显。余华说,他的声音应该比所有人都活着的声音要强大得多。

三、现实意义的思考,活着是时间的标记

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余华曾谈到:

“刚开始写《活着》时,用的是第三人称,后来改为第一人称,与其说当时这样的一个转换是一种写作技巧的变化,更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选择。”

这种人生态度的选择,是从旁人眼中幸存者的身份,到作为一个生活感受的经历者的选择。也正是这样一种冷静的讲述,带给读者一种现实意义的思考,借他人一生长河的经历,放置到此刻自己的境遇,瞬间变成不值一提的小哀小怨。

这样一种借用不仅折射出个体的当下,更是一种自我的提醒。

每一次的提醒都是希望的萌生,从平静的活着中,感受活下去勇气,汲取力量,你开始跳出“小我”的哀怨,用平行空间里富贵的“眼睛”,更豁达的态度去审视观察自己, 你开始愿意期待明天的阳光,一次次的愿意,一次次的告别旧日的自己,恰恰是承受了时间的标志。活着是承受时间的雕刻、标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余华在他的日本版序言中写到:

“我想这是关于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也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时间的短暂,表达了时间的动荡和时间的宁静。在文学的叙述里,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我的意思是说时间的变化掌握了《活着》里福贵命运的变化,或者说时间的方式就是福贵活着的方式。”

结语:

马克斯·韦伯说过:“人类是挂在自己编织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西方的一种说法是,人生本来没有意义,但因为要活下去,人类需要赋予它意义,但余华这本书探讨的不是西方哲学上的活着。而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先前辈是怎样活着的,正如余华对“活着”诠释道: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不依赖任何外物,正如书中的富贵,忍受着生命的沉重、复杂、家道中落、亲人离去、人财两空,依然选择活着,这是一种乐观和勇气,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