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10月26日讯(通讯员 何绍喜)平安边界建设是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常德市民政局把平安边界建设作为推动边界基层治理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深入贯彻落实《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将“为民爱民”的工作理念,践行到界线管理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为维护边界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守土有责 尽责有方

“边界工作绝不能搞成边缘工作。”这是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美爱对平安边界建设工作的基本定调。2020年“常怀线”边界联检启动以来,局党组会专题研究、局务会专题调度、局领导坚持靠前指挥,在此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分工协作、隐患排查“三项制度”,把任务目标分解到人、落实到位,一系列工作部署与制度凸显着民政人的责任担当,为加强平安边界创建提供强有力保证。

此外,为了加强界桩管理,市县两级均建立了专门的界桩管护员队伍,设置管护台账,实现“一桩一人、一季一巡”。同时,利用“智慧民政”信息平台,将全市的地理标识物纳入信息系统,实行精准定位、精准维护、精准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德市民政局局长龚美爱、怀化市民政局局长张勇亲自给界桩描红。

“协企联动”助力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作为边界地区往往是交通落后、经济不发达地区,“常怀”边界线跨9个乡镇,34个村,80%以上的村均为贫困村。民政部门如何通过加强边界管理来回应群众关切、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民生发展,是新时代下民政工作的创新课题。

把边界管理工作做成民政的亮点工作,把边界线建设成为两地干群的“连心线”、“感情线”。常德市民政局积极整合有效的民政资源,通过协会搭台,产业唱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技术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桃源县茶庵铺镇是与怀化市沅陵县接壤最多的乡镇,近年来,在民政部门指导下成立了茶叶、楠竹、黄牛、山羊等产业协会、合作社10多家,建立产业基地3个,并发展了百尼茶庵、君和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品牌企业,带动上万农户脱贫致富。尤其是将沅陵县周边乡村纳入协会和基地的发展范畴,实现常德、怀华两地产业融合。七里冲村楠竹协会招商引资一千多万元建设板材加工企业,解决了本地10万多亩和沅陵县近20万亩楠竹基地的销路问题。两地群众高度称赞“这是为百姓做的大好事!”

桃源、沅陵两县茶叶产业园成为一道靓丽乡村风景线。

共建共治共享的“边界模式”

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难点在边界治理。边界地区由于地域差异、政策差异、文化习俗差异,往往很难和谐融合,边界纠纷、械斗闹事、集体上访、治安事件等难免发生。基于此,常德、怀化两市民政部门相互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条“联防联控排隐患、公益动员解民难、村规民约正乡风、信息互通常座谈”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

建立县、镇、村、界管员“四级”管理网络,及时排查边界矛盾纠纷隐患,回应群众安全关切。今年,结合边界联检、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等工作,对边界地区的地质灾害安全、矛盾纠纷隐患等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确保各类隐患苗头“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

通过公益创投、项目支持等形式,引导各级公益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并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公益设施建设和公益服务。桃源县针对边界地区群众反映强烈的“运输难、访亲难、维护难”的道路交通问题,采取项目支持、村级公益组织群众筹款、企业赞助等形式,新建了5条150多公里的连通桃源县与沅陵县乡村公路,并大力推行党员群众自我维护管理的乡村公路管护模式,畅通了常怀两地的“经济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干群共建“连心路”。

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和村规民约建设,让文明和谐成为边界地区群众的行动自觉。在此基础上,经常性开展两地党员群众的座谈交流、活动联谊、文化评比等,真正形成边界地区群众礼尚往来、和睦相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常怀线”边界群众拔河比赛。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何绍喜

编辑:李彩虹

本文为常德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d.rednet.cn/content/2020/10/26/854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