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摘自《二道火》)

说到京剧不能不说舞台上演员穿的靴子,天津乃至全国只要提到戏靴这门老手艺,懂的人自然会想到四代相传的天津“靴子张”。

靴子张第四代传人张华

说起“靴子张”的来历,前身是天津靴子,由宋英俊创始,经历了宋云城和张华的父亲张金有,最终传到了张华手里。上世纪40年代末,在南市专营天津靴子的靴鞋铺就是张华的师爷宋云城经营的。张华说:“我和我父亲一样,也是16岁开始学习做靴子,没想到这一做就是近4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华的家也是“靴子张”工作室

走进位于万新村的张华家中,一间约15平方米的房间内,放置着一台缝纫机,一块木板搭成的桌台,数把手工操作的制鞋工具,柜子上还有几双半成品戏靴,这就是“靴子张”的工作间。

厚底要用钢锥麻线穿透纳制,需要硬功夫

“靴子张”能够出名靠的就是底子纳的结实,经久耐用。“会做靴子,还要懂得靴子关键部位及要害,不然就很难使演员在舞台上自如表演。”这句话是武生名家张世麟说的。张华经常去天津各剧场后台、剧团练功房,通过观摩演员练功、排戏、“跑圆场”、“跺泥”、“亮相”等表演技术要领,探索做戏靴的技巧。

每双厚底需要近千张毛头纸加压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厚底足有2斤重,需要压上全身的力量才能完成裁制

几十年的功夫,让张华练出了一双伤痕累累的“铁砂掌”

令人叹服的是,张华制靴的订单接了一本又一本,其中不乏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随手一翻映入眼帘的都是熟悉的演员名字,老一辈的厉慧良、张世麟,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尚长荣、谭元寿、叶少兰、王平、王立军、董玉杰、奚中路、张幼麟、卢松…… 还夹杂着一些脚样,每双脚样旁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都具有文物价值。

从武生靴到花脸靴,从判官靴、虎头靴再到旦角儿的彩鞋,“靴子张”擅长制作的戏靴多达几十种

如今想要定做的人源源不断,但张华就是不接急活,他坚信做靴子的节奏不能乱,进度必须不紧不慢。谁想定做,本人最好来他家量脚部尺寸,因为是纯手工,订做一双厚底靴要等半年以上才能交货。

老生名家卢松试穿刚做成的戏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生名家董玉杰首次穿着新制作的“靴子张”戏靴表演“关公戏”

“靴子张”之所以经久不衰,靠的就是这份坚守,靠的是时间,靠的更是功夫。如今精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手艺的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也是张华极为忧虑的地方:“我从小受父亲熏陶,觉得这门手艺应该有人去传承下去,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绝迹!”

张华的爱人缝制戏靴

如今张华继续选择在这间小屋与靴子为伴,他坚信时代在发展,工艺在变迁,但制靴手艺必须保持不变,唯有如此,戏靴才能帮助演员将表演韵味发挥到极致,多好的演员也离不开这么一双靴子。

盖封落印,很多专业演员都以能拥有一双印有“老字号天津靴子张”的戏靴为荣,而”靴子张“的精神也在这一印中得以传扬。

今晚报摄影部记者 庞剑 高山 摄

图片专题刊载于2017年10月9日《今晚报》镜界版

记者庞剑在拍摄中

一位戏友读了文章后感叹:制作戏靴真的是太苦了。传闻,张师傅保存了老辈传下来的鞋楦,这也是他的靴子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