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认为,世界上万物所以丰富多彩,看起来色彩缤纷各自不同;人间所以有无数的纷争无数烦恼,全是因为人的观察视角的不同。一句话,世界的不同是因为心的不同。因为,烦恼心、是非心、荣辱心和得失心等,均出自于人的一己之私见。假如能够消除人们的这些私心与成见,那就不仅可以做到“齐物”,更可以做到“齐论”,从而做到万物齐一了,做到了万物齐一,那就可以逍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才能摒弃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成心与偏见呢?那就是要做到忘我,也就是第一章《逍遥游》中,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

在第二章《齐物论》中,庄子把这三种境界叫做“吾丧我”。因此,在《齐物论》的第一篇,庄子就提出了吾丧我”的问题。庄子是用自己最擅长的讲故事的形式开始的。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庄子讲的这个南郭子綦,是楚昭王的弟弟,因为住在城郭之南,所以以南国为号。中国古人喜欢以居住地为姓,比如寓言当中的东郭先生,《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等。

南郭子綦斜靠在桌子上坐着,神情散淡,他抬头望天,缓慢地吐气,神情木然,看起来好像是灵魂出窍的样子,而弟子颜成子游在桌子前陪着。颜成子游看到老师这样的神色,就问老师,是什么原因让你变化成这样?身体难道可以像枯木一样吗?心灵难道也可以像彻底熄灭的灰烬一样毫无生机吗?今天靠在桌子前的先生,已经不是昨天的你了。在颜成子游看来,老师的神情散淡,神色木然与往日不一样,好像是老僧入定一般,犹如一潭古井不起波澜。

而南郭子綦回答说,颜成子游同学,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今天我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地。你知道人吹奏的音乐,而不知道风吹洞穴的声音;你知道风吹洞穴的音乐,而不知道上天自然的音乐。

庄子提出了他人生观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叫“吾丧我”。这里的“吾”是指真我、大我,是达到了人类最高精神境界的、体悟了大道的我。这个“吾”是超越了人世间一切世俗之欲的“我”,也就是在上一章《逍遥游》当中,“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的“我”。而“我”则是指身体的我,指红尘世俗当中的我,指沉溺于滚滚红尘中为欲望和物质所束缚纠缠的我。也就是说,吾是最高精神境界,而我则是俗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要是能做到放下一切忘怀世事,那就是达到了最高境界了。因为,人的痛苦来自于我们无法忘怀一切,我们总是清楚地记起那些本来该放在脑后的东西。因此,文人们都将“吾丧我”当成是修炼的最高境界。因为,忘怀能带来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唐朝诗佛王维,“中岁颇好道”,在中年以后他看淡了一切,在陕西蓝田营造了“辋川别墅”,每日悠游于山林之间,过一种远离红尘的艺术生活,王维把这种生活叫做“山林吾丧我”。王维写道: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王维说,自己在山林之中,忘却一切机心,抛弃了一切欲念,从一个蝇营狗苟的朝廷官员,成了无欲无念的自我。王维把庄子的“吾丧我”的精神,陶渊明的饮酒东篱的淡然,与禅宗中的性空的顿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忘怀一切,最重要的是忘怀自我的执念的心情,这就是庄子对中国文人深刻影响的明证。

“吾丧我”的心境,强调从旧我到新我,从尘俗之我到超越之我,到超越了俗世甚至是生死之别的我,如此,就能达到庄子所说的“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之我。

总的说来,庄子的人生最高理想是逍遥游,而实现逍遥游的途径,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忘”。人生有太多烦恼,都是因为我们不肯忘怀无法忘怀的结果。我们应该记得追求心灵自由的使命,然而我们常常遗忘了初心,我们走得太快太远,而忘记了最初的方向,抛掉了灵魂。我们最该忘记的是尘俗之中不当的欲望,然而我们却魂牵梦绕无法忘怀,这样就无法逍遥了。

按照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就要齐同万物忘怀一切。忘记功名,忘记荣辱,忘记是非,忘记成败,忘记生死;抛弃成心,抛弃偏见,抛弃名禄富贵的纠缠,抛弃欲望心机的束缚,甚至抛弃生死之别,参透生死大关,从而生之不喜失之不忧。这样才能无情无心无累, 实现“吾丧我”,走向逍遥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