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96【“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乱想。如是故有卵羯逻蓝,流转国土,鱼鸟龟蛇,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卵生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妄想展转不息而成轮回,因为妄想动乱纷飞而与不动妙明真心性质相背,形成动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故而和合妄想心升降飞扬的气势而成八万四千飞举、沉降等种种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本经P140段指出——“卵唯想生”)。(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再结合父母缘,)这样一期生命结束后的中阴身投生而形成八万四千卵羯逻蓝(受精卵),流转遍诸国土,(再遇暖缘)而孵化生出鱼、鸟、龟、蛇等各类卵生众生,这些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虚妄,指妄想之义,虚妄想象辗转不息,从而起惑造业,招感轮回。动颠倒,妄想动乱纷飞而与不动妙明真心性质相背,以不动为动,故称动颠倒。这句是指惑,因为此惑,故而造业。

“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妄想既然背离了妙明真心,那么有的想法是飞扬发散,有的是升降,有的是收敛沉沦,就象气一样,没有定形,所以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八万四千,意指数量很多,非确切数字。这句指造业。

“卵羯逻蓝”:羯逻蓝,义为凝滑。卵羯逻蓝,这里是指受精卵,但是还没有孵化的状态,比如刚生下不久的鸡蛋就是一种卵羯逻蓝。这句是感果初期。

“鱼鸟龟蛇”:飞想者投生为鸟,鱼龟蛇等属沉想一类,其他物种类比可知。这句是感果成形。

P297【“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转国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胎生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情欲杂染而成轮回,因为情欲爱染之心与清净妙明真心性质相背,形成欲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故而和合欲心滋生爱情成八万四千横竖纷乱情想(再因业感果,本经P140段指出——“胎因情有”)。(这种种情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再结合父母缘,)这样一期生命结束后的中阴身投生而形成八万四千胎遏蒲昙(受精卵),流转遍诸国土,而生出人、畜、龙、仙等各类胎生众生,这些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杂染,指情欲杂染,众生因情欲杂染而起惑造业,招感轮回。欲颠倒,情欲爱染之心与清净妙明真心性质相背,形成欲颠倒。这句是指惑,因为此惑,故而造业。

“和合滋成八万四千横竖乱想”:情欲杂染既然背离了妙明心,就有各种情想生出,彼此爱着,滋生爱情成八万四千横竖情想。横即偏,竖即正。横之乱想即成畜与龙等类,竖之乱想即人与仙等类。此句为造业。

“胎遏蒲昙”:遏蒲昙,疱。由父母缘和自己业力入胎,从而形成胎胞慢慢在母体内长大。此句及后面都是感果。

P298【“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如是故有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湿生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执着而成轮回,因为执着心与妙明真心的无所住的性质相背,形成趣向粘着的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执着暖湿妄想心的众生就会形成八万四千翻覆乱想(再因业感果,本经P140段指出——“湿以合感”)。(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再结合暖缘、湿缘,)这样一期生命结束后的中阴身投生而形成八万四千软肉状,在湿暖的环境下长出种种含蠢类和翻滚蠕动类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执著轮回,趣颠倒故”:执着某物,就会翻来覆去的想尽办法去达到,如此趣向获得某物或者成为某物,与妙明真心的无所住的性质相背,名之为趣颠倒。因此颠倒而起惑造业。

“翻覆乱想”:比如趋炎附势之徒,往往不讲道义,惟利是图,所以行为上往往反复无定,攀缘富人,攀附权贵,所攀者失势时,则人走茶凉,此类人道众生报终后往往投生此类。

“湿相蔽尸,流转国土,含蠢蠕动”:蔽尸,软肉,为湿生之初相。含蠢对应覆,蠕动对应翻。

P299【“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转国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化生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变化心辗转不息而成轮回,因为变易假伪之心与不变真心性质相背,形成假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故而和合接触的对象而形成八万四千喜新厌旧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本经P140段指出——“化以离应”)。(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这样一期生命结束后直接化身八万四千身体直接成形,流转遍诸国土,诸如昆虫、天趣、鬼趣、中阴身等转蜕飞行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变易,变易原来的状态而成新的状态,离旧成新,辗转不息,而成轮回。变易假伪之心与不变真心性质相背,形成假颠倒之惑。

“和合触成八万四千新故乱想”:以变易假伪之心背离了不变真心,就会和合所触之类而变易,朝秦暮楚,爱此忘彼,形成八万四千喜新厌旧的纷乱妄想。此为因惑起业。

“化相羯南”:羯南,为硬肉。化相,化生之相。

“转蜕飞行”:诸如昆虫、天趣、鬼趣、中阴身等众生。此为感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300【“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转国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有色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为其色身是驻留障碍的,而欲求光明色相,而成轮回,因为这种心与妙明真心的无相无碍的性质相背,仍然是一种障碍,所以造成障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众生执着追求光明色身就会和合显发色身的显著光色,形成八万四千渴望色身精明发光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就形成八万四千有色众生流转国土,各种休咎精明(如吸收日月精华、星辰明耀的吉神或凶鬼等,萤火、蚌珠、以及海底的发光生物等)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障颠倒故”:留碍,众生色身本是一种驻留障碍的,有众生为了摆脱此碍,而求光明色身,因而成轮回。求光明身之心与无相光明的妙明真心性质相背,形成障颠倒。此为惑。

“和合著成,八万四千精耀乱想”:著,显著。众生执着追求光明色身就会和合显发色身的显著光色,形成八万四千渴望色身精明发光的纷乱妄想。此为造业。

“色相羯南”:色相,有色类生之相。羯南,众。

“休咎精明”:休,吉。咎,凶。吉祥或者凶恶的征兆,古人经常观天象,所以纳日月精华、星辰明耀等相状作为吉凶的征兆,吉者称作神明,凶者当作鬼精。此为因业感果。

P301【“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如是故有无色羯南,流转国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无色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为其色身是驻留障碍的,而欲求销散色身归空,而成轮回,因为这种心与妙明真心的性色真空的的性质相背,对真理迷惑不通,所以造成惑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众生执着追求色身入空,而和合暗晦之顽虚空之相而形成八万四千渴望色身隐去色身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形成八万四千无色众生流转国土,各种空散销沉类众生(如空,因为灭色归空而成为空无边处的众生;散,识心散布到无边虚空而成为识无边处的众生;销,销除七转识而成为无所有处的众生;沉,沉沦顽空之海,成为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还有舜若多神、旋风魃鬼之类,也属于无色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惑颠倒故”:销散,众生认为色身是一种质碍,为了摆脱此碍,而求色身归空,因此而成轮回。殊不知色即是空,妙明真心中性色真空,此即为惑,成为惑颠倒。此为惑。

“和合暗成,八万四千阴隐乱想”:这里的“暗”是指晦暗的顽空,众生追求色身入空,入的不是真空而是顽空,所以成种种阴隐妄想。

“空散销沉”:空,因为灭色归空而成为空无边处的众生;散,识心散布到无边虚空而成为识无边处的众生;销,销除七转识而成为无所有处的众生;沉,沉沦顽空之海,成为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还有舜若多神、旋风魃鬼之类,也属于无色众生。

P302【“由因世界罔(wǎng)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转国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有想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为执着若有若无的虚妄想象(法尘影相),而成轮回,因为这种妄执法尘影象而与清净的妙明真心性质相背,所以造成影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众生执取心中的记忆和合而成八万四千潜结(潜藏神像之中,结成神貌,志慕灵通感应)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就形成八万四千有想众生流转国土,各种神鬼精灵(神,诸如土地神、城隍庙以及妈祖庙等供奉的神等;鬼,魑魅魍魉等;精灵,如山精、海精等)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罔,无。罔象,若有若无、仿佛不实。缘想不息,而成轮回。这类众生妄执法尘影象而与清净的妙明真心性质相背,称为影颠倒之惑。

“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想”:记忆如果从阿赖耶识里面提取,则能知过去未来事,故而能有灵通,和合此记忆能使心里贪求爱好灵通感应,而潜藏在神像中受人崇拜,结成神貌,故称潜结乱想。

P303【“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无想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因为愚痴暗钝,而成轮回,因为这种愚痴之心与妙明真心性质相背,所以造成痴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众生以无想为修行,和合愚玩心而成八万四千枯槁(心同枯槁之木,念如死灰)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形成八万四千无想众生流转国土,比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无情物充满世界之中。”

【若水中观】

土木金石构成的器世界一般作为第八识的相分来理解。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阿赖耶识里见分和相分本来不分,由于愚顽之心,见分枯萎,所以识心退化为相分,所以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而根性尚在,愚顽业力消散后,枯木逢春,依然可以发芽,继续轮转。

民间传说的望夫石,望夫山等,应该不仅仅是传说,从这段经文看是有根据的。

在禅修中,如果以念止念,乃至绝念,亦有可能化为土木金石。

前面四类众生胎卵湿化,我们肉眼即可以观察得到,容易理解。

中间四类众生有色、无色是情之所变,有想、无想是想之所变。这四类都是修行当中不得真谛理而使然。

后面四类,都是没有自己的质料,而是依托他物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304【“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转国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非有色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相互依托之心,而成轮回,因为依托势力的虚伪心与正觉的妙明真心性质相背,所以造成伪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众生迷昧正觉,依附成形,和合染心而成八万四千以依附为因(如狐假虎威,客行主令之类,因为本来无势而依人成势)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形成八万四千非有色类众生流转国土,比如诸水母等不能自全,以虾为目而得行走,虾以水母为依而获安全,这样的种种寄生物类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伪颠倒故”:相待,相互对待,互相依靠。这里指本身不能自全,需要依托彼方而存。这种心存依赖之心显得虚伪,与真如本心相背,故称为伪颠倒。此为惑。

“和合染成,八万四千因依乱想”:这种以依附为因的心态,染着不同依附对象,生成种种乱想。此为业。

“诸水母等”:此为感果。水母等、蛔虫等寄生虫,以及依附草木的鬼神等都成为感果对象。

P305【“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由是故有非无色相无色羯南,流转国土,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非无色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本非有色,因为受音声招引,引发神识而成非无色,轮回世间,因为迷惑自性而妄随召唤,与不动妙明真心性质相背,所以造成性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此类众生迷昧正觉,和合邪咒而显灵通呼,成八万四千呼召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形成八万四千非无色类众生流转国土,比如随咒诅而显灵、称仙、称道以及随厌祷符箓而成鬼祟(如乩仙、碟仙、降坛鬼神精怪等)的种种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性颠倒故”:引,相互牵引,引发神识。人间众生有不明正理者,互相诱引,随从招呼,迷惑真性,而形成性颠倒。此类众生将来就有可能投生非无色类众生。此为惑。

“和合咒成,八万四千呼召乱想”:将神识与咒邪和合,以显灵异,就会生出八万四千听命于各类邪咒的呼召乱想。此为业。

“咒诅厌生”:厌同魇,魇祷也。随咒诅而显灵、称仙、称道以及随厌祷符箓而成鬼祟(如乩仙、碟仙、降坛鬼神精怪等)的种种众生。

P306【“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转国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非有想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有众生之间本来没有关系,而一方妄想与另一方合为同类,满足私欲而成轮回,因为这种欺罔昧暗之心与圆明妙心的性质相背所以造成罔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此类众生将他人的当作自己的,和合异己为同类,形成八万四千回互(回异为同,互相认同,如有世人诬罔诱取他人财物回为己有之类)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形成八万四千非有想类众生流转国土,比如蒲卢(见下文注释)等众生,取不同形质的异己化成自己的后代,这类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罔颠倒故”:合妄,即妄合。本来不合不同,强为合同,故称妄合,世间人有此类人为满足私欲而利用欺罔手段,合同他人,此心与圆明妙心背离,故称罔颠倒。此为惑。

“和合异成,八万四千回互乱想”:将相异性质的事物通过手段变成同类事物,导致八万四千回互妄想。回互者,回异为同,获得信任,诱取他人财物、色相。此为造业。

“彼蒲卢等,异质相成”:蒲卢,细腰蜂,又称蜾蠃蜂。圆瑛法师引《诗经》: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为桑虫,蜾蠃蜂将他们放进自己的土巢中,然后祝祷说:类我!类我!七天之后,这桑虫真化成它的子女。故而异质相成。这些都是好为诬罔诱取他人财物纳为己有的人感得的果报。

【若水中观】

为什么这类众生叫非有想?相对于卵生众生的想中传命来说,这类众生也有想,但是为异质相成,二妄相合。而相对于有想众生的影颠倒又有所不同,此为罔颠倒,比前者更为虚妄,故称非有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307【“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略解】佛说:“非无想众生的惑、业、苦是这样形成的。”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由因世界颠倒,众生之间存在相互怨害心,而成轮回,因为这种杀心与慈悲忍辱心性质相背,所以造成杀颠倒之惑(又因惑造业),此类众生和合如此怪诞心理而形成八万四千要吃掉父母的纷乱妄想,(再因业感果,这种种妄想就成为众生的业缘)如此便形成八万四千非无想类众生流转国土,比如土枭为育儿而穴土自居,以及破镜鸟抱毒树寻果为其子之食物,然而子长成后,父母皆遭其吞食,这一类的众生充满世界之中。”

【注释】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上一段合妄轮回是基于“本离而强合”,故称合妄;此段怨害轮回是是基于“本合而反离”,故称怨害。此杀心与慈悲忍辱心自然相背,故称杀颠倒。此为惑。

“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怪,怪诞。父母爱子,无所不至。报父母恩,天理自然,而现在子却思害父母,实乃天下怪事。此为造业。

“土枭、破镜鸟等”:《史记·孝武本纪》云:“祠黄帝用土枭破镜。”孟康曰:“土枭,鸟名,食母;破镜,鸟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物祀皆用之。破镜如而虎眼,似狸,是兽非鸟。”

【若水中观】

为什么这类众生叫非无想?非无想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指思想不正常。父母培育后代,并非没有恩爱之想;但是孩子长大之后,却对于父母没有恩爱之想,却有把父母吃掉的怪诞之想,故称“非无想”。

最后这四类,为什么称作“若非有色、若非无色、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戒润法师在《楞严经贯珠》里总结的很到位——

自质非实,托彼成故,虽有若无,故曰若非有色;

自质本无,托彼咒诅,成己色质,故曰若非无色;

己本无想,由彼想以成我质,虽有似无,曰若非有想;

我有儿想,彼无父母想,虽彼无想,现已成我儿想,曰若非无想。

这个“若”字很关键,很多注解没有阐明这一点。同修们宜把玩此字。

P308【“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略解】【详解】

佛总结说:“这就是因颠倒习气而有的十二种类众生。”

【若水中观】

至此,阿难尊者在P291段提问的“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佛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开示了由于染缘起而导致轮回的原理,以便于阿难尊者认识到众生颠倒和世界颠倒,从而除去障垢,“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作好了这个基础工作,佛接下来就正式为阿难和我们开示净缘起而成就圣位的过程。于是有了下面P309段至P321段共23段宣示真菩提路的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