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皇帝的上位之路中,虽然得益于康熙遗诏的名正言顺,加上老十三控制了丰台大营勤王保驾才获得了最终胜利。但在这个过程,雍正皇帝的军师邬先生是这场皇位争夺的总指挥、总策划,如果没有他,恐怕雍正帝早已经落败。

那么这篇就来聊聊邬先生阴谋为体的心机,让人越想越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雍正皇帝还没登基前,此时的邬先生只是四爷府的一个门客,正式身份是皇子的老师,但是每次他出场,出的主意都可以说是以阴谋为主。比如和李卫长大的坎儿,因为心烦跑去买醉,不想酒醉之后被八爷府的人套出了四爷的秘密。这下子闯了大祸,而邬先生就是要弄死坎儿,但却说要救他,最后坎儿死在了一瓶毒药下,死在了邬先生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下;再比如康熙病重召集所有阿哥时,邬先生要来了四爷的钦差官防大印,虽然此时的四爷已经被免了职,但邬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万一康熙没有传位四爷,他就准备用这颗大印赦出十三爷,然后让十三爷控制兵权武力帮助四爷,而且他早早准备了十三爷曾经下属的名单,还特意让四爷闯进宗人府和十三爷确认了哪些人能用。这一切都表明邬先生早有预谋,实在不行就要四爷学李世民,可见这个人的城府有多可怕。

更让人后怕的事还得说说他给自己安排的后路。

康熙驾崩的当夜,雍正皇帝龙返潜邸,他谁都不在乎,而独独要急着见邬先生。这是要感谢他的出谋划策之功吗?不见得,因为邬先生知道太多事了,很可能是要除去祸患,而且这种可能性很大,在剧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比如雍正帝说回来的理由是宫里不安,回来顺道看看邬先生。但是理由太牵强附会了,有这么急着顺道见人的吗?

而且仔细观察这段剧情就会发现,当晚雍正帝的表现非常不自然,摸桌子扯衣袖的小动作都体现出雍正帝的内心复杂,很可能就是在考虑如何要了邬先生的命。

而且邬先生也发现了这点,比如十七阿哥要来觐见雍正,剧中只说了他是雍正的亲兄弟,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并没有点明。那就是十七阿哥也是支持雍正帝的重要人物,而且他有一票兵马,很可能就是看雍正和邬先生单处的时间太长了,要进来清君侧的。而此时的邬先生却代雍正下令,让十七阿哥去找十三爷去,把他挡在了门外。

更重要的是,当晚四爷府有五路人马共同守卫、互不相属。这个安排却是雍正帝没料到的,他不清楚这五路人马到底谁敌谁友,这是邬先生安排的,明面上是说保护雍正,但实际是保邬先生自己的命,有了这么多兵马,雍正帝也就不好下手了。

邬先生到底做了哪些部署,雍正一时间也搞不清楚,最好就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既然是邬先生安排的,自然是万无一失,你的名分容朕慢慢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名分这块,邬先生表现得十分聪明,他清楚的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于是极力推辞,还费心地找了三个不可用的理由,这让雍正帝不知所措。

说到底,雍正帝还是比较忌惮这个人的,看着常年和自己相处的邬先生越来越陌生。

而在这晚谈话之后,邬先生就迫不及待的“半隐”去了,而且在十三爷送行的时候,还劝十三爷要极力辞掉铁帽子王,并且话说得非常直白,只是借十三爷的口说出了鸟尽弓藏。

邬先生为自己的半隐找了两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是怕自己饿死,二是怕雍正帝想念自己。但是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并没有说出来,那就是要让皇帝掌握自己的一切,只有这样他才能保命。他半隐投靠的几个人也很有讲究,先是李卫,后来跑到田文镜那,最后又以替河南押送军粮的机会跑到西北投奔了年大将军。为什么选择这三个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择的这些人都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在这些人身边才能让皇帝时刻知道自己的一切,也才能让皇帝放心。比如他投靠田文镜的后期,因为田文镜付不起幕酬,他急急忙忙的走了,因为他知道皇帝肯定要找他,所以趁着田文镜赶自己的时机赶紧走,晚了就走不了了。剧情发展果不出他所料,雍正一见到田文镜就问起邬先生的事。从这就可以看出,李卫随时向雍正汇报了邬先生的动向,连田文镜都不知道邬先生是什么人,雍正却知道邬先生在他这,唯一的解释就是雍正时刻关注着他。

而田文镜要派人四条驿道去追邬先生时,雍正却说算了不用追了。

至此以后邬先生再也没有出现,很可能是真的隐遁了,也算得到了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