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什么时候最焦虑?当孩子上一年级,就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网上,一个帖子,深深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一个优秀的父亲,在孩子开始上一年级时,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心理。他给孩子拼命报班,带孩子做作业时,不断压抑自己的怒火。同时,他又在反思,明明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家里都是放养,自己过得也挺好。

但如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不推孩子一把,孩子能行吗?这些顾虑,不仅是他,许多中国父母,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但,我在一个小学生编的密码本里,似乎找到了不同的答案。一年级学生编密码本火了,不带翻译看不懂有一年级的学生,硬是用一本自己编的密码本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密码本倒是没有什么机密,但大家得用心猜一猜,孩子记录了什么。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不是一题比一题难?其实,这既不是密码,也不是智力题。就是这个一年级学生,给自己记录的,老师布置的要求。之所以,会显得这么古灵精怪,还是因为孩子不会写字,只好用符号 拼音 数字代替。最厉害的是,虽然在大人看来,没有翻译是看不懂的。但孩子看着自己的笔记,能清清楚楚说出,自己记录的是什么。现在来揭晓答案:第一题:9月10日,要带夹子。第二题:9月9日,数学老师要带圆形学具,作业要写1至5页,明天学校要穿白上衣,且交回执,还要带跳绳。第三题:作业需要签字盖章,要带两张纸、一张胶棒、一把尺子、一个透明胶、一把剪刀、一支彩色笔。

看过的网友都说,这就是一套密码本啊,比摩斯密码还难。也有老师说,这孩子是个天才,思路很清楚。

更有网友,希望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不会在未来,被繁重的学业掐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位网友说,自己小时候也想过一些有趣的事,但被父母嘲笑后,就没有再继续了。

看到这么有趣的一份密码,孩子爸爸说,让他想怎么记,就怎么记,不强求。这句话里,隐藏着,对于同样是一年级孩子的不同可能:也许父母,真不用这么焦虑。孩子看似玩闹,其实可能暗合道理有人说,这孩子记录的东西,看着就像中国老祖宗,创造的象形文字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初古时候,甲骨文不就这么来的吗?这番评论,其实很有道理,直指核心。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对生活中、学习中的事物,进行细化模仿,变得抽象但可记忆。这确实是符号演变来源。但这有什么用呢?用处大了去,现在无论是工作、学习、思考等各个领域,最热门的工具叫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里,促进人联想和记忆的方式,不是书写文字。恰恰是跟这个孩子一样,把自己理解的事物,以简单的图片表达。

一张个人的,其实别人也是看不懂的,就像密码本。善用思维导图的人,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你说有没有用?但这就需要孩子善于思考、归纳并更具象化。看见了吗?孩子天然地、看似玩闹地记录,可能暗合真实的道理。孩子都这么努力,父母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焦虑同样是一年级对孩子,两个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一个是焦虑,一个是任由孩子发展。哪个更正确呢?我是这么理解的,那个焦虑的父亲,当初自己能考上985,如今也算事业有成,当孩子的时候,上山抓鸟,下水摸鱼,但自己当了父亲,反而无比担心自己孩子,会跟不上时代,整得像个鸡血妈妈。

不仅破坏了孩子的天性,也让自己的焦虑,传染给下一代。这样的孩子长大,即便会用思维导图,也是无法像发明思维导图的东尼·博赞一般,具有创造性的。父母的焦虑,就是扼制孩子创新的元凶。你对孩子的密码本有什么看法?他父亲任由他发展的教育观,你觉得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