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鲜卑并不丢人,这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做出过重大贡献、并主动融入汉文化中的民族;

但是,李唐家族并不是鲜卑,而是如假包换的汉人。他们与其他家族一起,与各族同僚合作,共同形成了关陇贵族这一群体,最终主导终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混沌局面,推动中国历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笔者也注意到这样一种言论:李渊家族是鲜卑人,跟汉族的李姓没关联;在建立唐朝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所以才强行跟十六国时期的西凉李暠扯上关系,并认飞将军李广为先人。

所谓无知者无畏,这种观点要么是糊里糊涂、以讹传讹,要么是牵强附会、别有用心。但凡真的读过史书,就不敢如此信口雌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魏孝文帝的汉姓改革

五胡十六国以来,为了稳固统治,鉴于自身是人口的少数派,北方大小胡人政治家多少都会采取促进各民族融合的举措,比如任用汉人世家大族为官员、与汉人通婚等等。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头号谋士张宾是汉人;前秦苻坚之所以能统一北方,他的“诸葛亮”汉人王猛居功至伟。

到了南北朝时期,拓跋氏的北魏王朝基本上也沿着这个路子。到了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还诞生了历史上最系统的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实际上,这一改革是由冯太后与孝文帝两人共同推行的。

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亲李夫人,出自中山大族李氏。那时的北魏,效仿当初汉武帝的“子贵母死制”,即皇子被立为太子后,其亲生母亲必定会被赐死,其初衷是为了避免外戚专权。因此,幼时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后,就被带进皇宫,交由嫡祖母冯太后亲自抚养。

冯太后也是汉人,其父亲是辽西郡公冯朗。冯太后文化水平颇高,在她的教育下,拓跋宏广泛涉猎经史百家、精通儒家经义,而且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文章。

除了学习外,冯太后对孝文帝在政治方面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拓跋宏在位初期,北魏的朝政实际由冯太后掌控,她以孝文帝的名义,在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包含整顿吏治、变革税制;推进均田制、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大兴教育、尊崇儒法等,北魏由此开始了系统的汉化进程。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亲政的拓跋宏继续推行汉化运动。到了公元495年,这一政策达到了顶峰,主要体现有:迁都洛阳,将鲜卑人户口改为河南;强制改换穿汉服、说汉话;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等。最后一项,就是今天我们的重点。

公元496年,拓跋宏下诏:

“北方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我大魏祖先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而称帝,所以姓拓跋。土,乃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所以应该改姓为‘元’。诸位功臣旧族中凡从代京迁来的,其姓氏有的重复,要一律改变。”

从此,拓跋氏改姓“元”,拓跋宏改名元宏。而鲜卑原有的部族姓氏形形色色,史称“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此时也全部改头换面:

拔拔→长孙、达奚→奚、乙旃→叔孙、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贺楼→楼、勿忸于→于、尉迟→尉氏......

后来到了北周时期,宇文泰曾命令鲜卑人恢复旧姓,但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人彻底融入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宇文泰、关陇集团与李渊家族

“关陇集团”一词出自陈寅恪,最初指的是统治北周的政治集团,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基础。

所谓的柱国,原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军队高级统帅的头衔。宇文泰执掌西魏朝政期间,对军制进行系统改革,名义上沿用了先秦时期的“柱国”称号,本质上却汲取了鲜卑的八部制。

这八位柱国,除了宇文泰本人、西魏宗室元欣外,还有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等六位。

后面六位每人下辖两个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二十四开府......层层细化下来,最初的六柱国共有48000多兵力,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府兵”。

在那个以武力较高下的时代,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构成了西魏(北周)的统治基础,这些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融治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都是文武全才,而且兼顾汉人与鲜卑大族。其中,赵贵、李虎、李弼都是汉人世家。

我们这里重点理一理李渊家族的情况。

李虎,陇西郡成纪县人,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五世孙。他的第三位儿子名为李昞,李昞的四儿子就是李渊。

至于李弼,他有位曾孙名叫李密,对,就是瓦岗军那位。

不过,为了巩固家族地位,柱国、将军们之间时常通婚,数代下来,裙带关系盘根错节。

以李虎家族为例。李虎在成为柱国前已经成婚,妻子出自安定梁氏;但他的子女则普遍与圈里人结亲,比如三儿子李昞的妻子是独孤信第四女,大女儿成为周武帝宇文邕的妃嫔。

当然了,独孤信被称为中国史上最牛老丈人,除了四女嫁给李昞外,他的大女儿为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七女儿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唐朝建立后,李昞被追封为唐世祖,妻子也被封为元贞皇后。独孤信是三位皇后的老爹,第一岳父实至名归。

而李渊的妻子出自河南窦氏,是北周神武郡公窦毅之女。

那么,有人说李渊有个鲜卑姓氏:大野,这是怎么回事?

宇文泰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为了巩固统治、强化中央集权,他的政策兼用汉、胡。

首先,他喜好儒术、重视儒家教育,曾设立国子学,为政权培养大批具有儒家人士;同时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学修身,以稳定统治秩序。为了获得汉族士人的拥护,他模仿周礼实行六官制,甚至政府公文也被要求必须模仿先秦体。

另一方面,宇文泰却也有貌似“鲜卑化”的举动。无论东魏还是西魏,发家的基础都是原北魏六镇武装,但随着战争的持续,这些以鲜卑为主体的兵员被大量消耗,因此不得不大量招收汉族士兵。但鉴于当初北魏之所以爆发六镇起义,正是因为鲜卑军人地位下降所致,为了避免这一情况重演,宇文泰想出了一个妙招。

公元554年,他下令恢复鲜卑复姓。但经过多年的战乱后,当初的鲜卑大姓大多灭绝殆尽,于是他命令按成绩分配姓氏,功劳最高的36家,承袭原北魏“统国三十六”之姓;次一等的,则沿用“大姓九十九”。甚至连将领麾下的士卒,也要跟随统帅的姓氏。

祖上原本就是鲜卑的好办,直接恢复就是;而那些汉人呢?赐姓。李虎就被赐予大野氏,杨坚之父杨忠被授普六茹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看似无聊的政策,实际上是以鲜卑化的形式、来安抚人数居于少数的鲜卑将领的心灵;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汉人将士比重越来越大。双方一个务实、一个务虚,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倒也相安无事。

不过这一面子工程并没持续多久。到了公元580年,北周外戚杨坚掌权后,立即下令所有人恢复汉姓。

但这一波折,其实只是北朝民族融合大势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对于历史的走向并无大的影响。实际上,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闭门造车,必定伴随着持续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唯一一个文明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关键就在于强大的包容力与融合力;在任何时期,我们界定中华,都不是看血统,而是注重文化与文明的认同、传承。

那么,为什么如今总有人不遗余力的宣扬李唐王朝是鲜卑?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心怀不轨者。俗话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强汉盛唐,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两座顶峰,成了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骄傲。大唐国力强盛,军事上横行天下,制度上成为东方各国膜拜的对象,经济文化欣欣向荣,诗、书、画、乐独领风骚......从那时起,“唐人”甚至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如今却有人说,这个伟大的王朝,血统其实很有问题,其心怀之叵测无需多言。

第二种,哗众取宠者。所谓无知者无畏,如今的网络时代,只要不涉及敏感领域,人们几乎不用为出格言论负责。于是乎,总有一小撮人为了博人眼球,刻意跟常识唱反调。比如为秦桧翻案、污蔑岳飞;贬低卫青、霍去病;杨广是千古一帝、李世民晚年昏聩无比......当然了,还有如今尘嚣其上的“李唐是鲜卑”。

虽然学术允许争论,但这些言论已经超出了学术的范围。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会觉得匪夷所思。有些人也许连史书都没读过,但张口就说:史书是假的。我想,他们需要的也许不是真实,而是自己内心的幻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