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余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问题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现如今的餐饮业非常发达,外出就餐对我们来说并非难事,每当我们走在街道上形形色色的餐饮店都在向我们招手,无数的招牌向我们伸出橄榄枝。相反,我们却在犹豫究竟去哪里吃饭。事实上,这主要是因为如今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好,人们也能够普遍消费得起了,因此餐厅也越开越多。不少老一辈的人也经常感叹,如今孩子们也是越来越幸福,吃饭也不再是问题了。

但是如果我们要追溯到几十年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外出就餐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事情,就拿50年前的70年代和现在来比较。在70年代,当时我们去店里都吃饭称为“下馆子”,

那时的餐厅还未普及,在各个城市基本上都很少见,并且基本上都是国营饭店,而国营饭店也就是由国家出资开办的饭店,归属于国家所有,里面工作的职工都是按国家标准来领取工资,大多都是由解放前的公私合营产生的,因此在里面工作的职工,一般来说都并非寻常人。

并且当时的材料短缺,基本的经济建设才刚刚开始,所有日常用品都是“凭票提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外出吃饭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那时当时去“下馆子”的都是哪些人呢?

通常来说,能够下得起馆子的人,他们一般都是是体制内的相关人员或者是小康家庭,他们的收入状况相对较高一些,因此它们才有能力“下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也并不是因为当时的餐厅很少,事实上是因为当时餐厅的消费水平很高。毕竟,当初的粮食不如现在这么的富足,所以才会有管控,因此而餐厅的费用定的较高。一般来说,在70年代,下一次馆子的价格超过10或20元人民币。

而当时的二十元是什么水平呢?相当于现在的两三千元,也就是三四线城市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因此很少有人会拿一个月的薪水去餐厅,也许现在可能有少数人愿意这样做,但是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是很少有人愿意一次花费十几块钱消费的,所以当时大多数都是有钱人才会去下馆子。

这样一来,肯定有许多人都会觉得在70年代“下馆子”会显得非常有面儿,进入馆子的人也都是非常豪气的。事实上恰恰相反,当时进餐厅的人都非常的客气,基本上没有现在的“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此外,当时就餐的过程也与今天完全不同,现在我们去餐馆时,都是在付钱之前点餐,但是在当时进入餐馆时,顾客需要先兑粮票、付了高昂的费用之后换取了饭票才能进入餐厅吃饭,这个过程也十分的繁琐。因此,下馆子的人“地位”并不高。

在那个年代的服务员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他们的“地位”要高得多。在吃饭时服务员会统一来收顾客的粮票,然后依次询问要吃什么,并且在饭店就餐的顾客,也必须提前想好吃什么,以免耽误下一位顾客的用餐。如果当时的顾客点菜速度慢了一些,要求多一些,可能就会引起服务员的不满。并且在吃饭时如果还想添加点酱油,醋之类的调味品,也需要客客气气地询问服务员商讨。

如果饭后有浪费食物的现象,服务员也可以直接对你罚款。此外,当时的餐厅与现在的餐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很少有其他地区的食品,因此当时的餐厅基本上只提供当地菜品。并且当时的粮食、油、肉的供应也都非常有限,因此几乎每家餐馆的菜品也都非常相似,鸡蛋、猪肉、腐乳、螃蟹等等都大同小异。虽然菜品的品类并不丰富,但当时也绝不会出现菜品缺斤少两,欺骗顾客的情况。没有现在所谓的地沟油,合成肉,转基因食品等等,基本上点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口味也会比较好,这或许也是当时的餐厅比较“奢侈”的原因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营饭店也逐渐开始衰落了,而餐饮业新的经营方式也就崛起了。就在1980年,第一家私人饭店在北京开业,此后随着不断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营饭店也逐渐衰落,越来越多的私人餐馆开业,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人们对饮食的选择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私人餐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菜式也变得更多了,不同的餐厅也可以品尝到不同的口味的食品了,而且由于餐饮业的竞争,价格也略有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现在,国营饭店其实仍然还存在,也许在某个胡同里默默无闻,也可能在市场上弘扬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快餐速食进入市场,快餐似乎更符合如今的快节奏的生活,在同样的价格下,人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如今国营饭店的辉煌也不再了,国营饭店的味道也早已经是留在记忆中的味道了。

回顾国有饭店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体面,到后来逐渐衰落,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老味道的文化象征。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地,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过程中必将淘汰落后于时代潮流的文化。虽然如今的国有饭店已经不像上个世纪那么受欢迎了,但它仍然带来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记忆中的味道仍然被人们口口相传。

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