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件The North Face的夹克不约而同地统一了西二旗和硅谷程序员的衣柜,对于一名都市丽人而言,或许它只会在你近期出游计划中包括了爬山、徒步或是滑雪这类户外项目时才能想起,却怎么也很难把这一固有印象中不那么好看的直男单品和时尚联系起来。

时尚大牌却身体力行地告诉你户外时装正在成为一股风潮,无论是Junya Wantanabe的军装夹克、川久保玲的织带西装,2019年秋冬Virgil Abloh为Louis Vuitton设计的老花口袋背心,还是2016年PRADA秋冬秀场上的登山夹克和防水靴、2017年春夏中大量现身的高科技户外面料GORE-TEX(在The North Face的风衣上也经常能看到)。

户外机能风如今在时尚圈的参与能让几十年前的时尚圈人士不明所以,他们可能从没想过历经一个世纪打造的时尚王国有朝一日能让直男们有机可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能服饰的日本支线

户外时装或是元素在一线大牌中渐见风靡,另一边则是那些讲究技术与专业的“geek”老派户外品牌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时髦。以出售专业户外装备出身的The North Face最早成立的支线Purple Label就在日本,并聘请Nanamica的主理人Eiichiro Homma亲自打理。

The North Face 支线 Purple Label 聘请 Nanamica 的主理人 Eiichiro Homma 亲自打理。

Eiichiro Homma将自己在Goldwin近二十年的户外品牌实践经验带到Nanamica,以增强城市感与削弱户外感的细节和版型,让Nanamica成为户外时装品牌中的翘楚。于是他也将Nanamica的风格带到了紫标,以GORE-TEX、WINDSTOPPER、COOLMAX等技能型面料和时装单品有机结合,让The North Face这样的专业户外品牌变得更精巧考究,也更有城市的风度。

Nanamica 2020秋冬系列

开设日本支线是老派户外品牌改造垂直僵化的传统功能户外服装体系给出的标准答案,相似的路数还可见于Columbia的Black Lable,由Mountain Research主理人小林节正负责打造;Arc'Teryx2009年创立的支线Arc'Teryx veilance,创意总监Taka Kasuga曾任职于Junya Watanab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rc'Teryx 2009 年创立的支线 Arc'Teryx veilance,由Taka Kasuga主理。

传统的专业户外品牌和单纯加入户外风格的时装品牌都不能成为户外时装品牌,名门正派的衡量标准是是否兼具“户外”与“时装”,兼顾功能与美观,在这之间平衡的困难其实很容易想象。

就好比对于登山者而言服装注重的是给予着装者安全保护和尽可能规避不必要的负担,而对于时装爱好者关注的则是设计的美观程度,两者对于细节的价值考量存在着本质区别。 从此逻辑出发,在户外时装品牌中,核心功能技术性设计与设计师风格都是一分高下的关键。

Arc'Teryx veilance 20201秋冬系列

美式户外风在东京

户外品牌的东洋时尚之路同时又是观察美国户外文化与日本潮流文化结合的窗口,其中日本本土品牌亦历经了从崇拜借鉴到主动创造的励志过程:影响、接纳、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户外品牌大量入驻,户外风格在日本初现,热衷美国文化的BEAMS现任社长设乐洋成立“American life shop beams”,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国品牌的标签与商品,更是一种七十年代日本青年深深憧憬的美国西海岸生活方式——冲浪、烧烤、音乐节,除去当时战后日本社会对美国文化的崇拜因素,从自然与户外中获得的愉悦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不过比起美国人,日本人的户外方式则显得更轻量化也更温和,又因与日俱增的对户外服装的美观性需求,《POPEYE》《GO OUT》这类应运而生的杂志带来的Urban Outdoor又让Outdoor Style进一步俘获了更多粉丝。顾名思义,Urban Outdoor即为融入都市场景的户外服装,适应都市生活的Urban Outdoor既保留了实用性与舒适度的核心功能,又在都市社交需求的驱动下提升了设计的美观。

《POPEYE》所塑造出的city boy模版则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风格,在西装下加入防风的亮色羽绒服或是以户外小丑鞋搭配西装,户外单品要和谐融入都市造型显然更考验搭配功底,由此可见,当直男严肃对待起时尚这件事时同样不容小觑。

《GO OUT》则不同于以往的户外专业杂志,每期都会给读者推荐大量单品,对于Urban Outdoor而言,品牌和搭配的讲究程度难分高低。 Urban Outdoor 作为Outdoor Style的升级版,在功能上更倾向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例如日本户外老牌Phenix 2015年成立的Urban Outdoor支线 alk phenix在官网上标注的八个性能(动、静、暖、雨、阳、轻、快、收)则皆为便于城市行走的功能服务。

随着《POPEYE》《GO OUT》的推崇,Urban Outdoor发展到如今已然成为潮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影响突破了日本本土,辐射到亚洲其他地区的同时,也能从一众主流时尚品牌身上求证日式潮流的创造力与渗透力。

City Boy和Stone Island

即便没有户外品牌的经典革新路数,Stone Island依然以一个技术型技能服装品牌成功打开了时尚征途,这其中经历了漫长的易主、换设计师与去“户外”符号化的过程,也彰显了社交媒体流行明星、意见领袖的影响作用。

英国户外风格鼻祖品牌Barbour的广告

如今,Stone Island的十字罗盘肩章俨然已是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它的理由,却鲜有人能道出其背后的意义。当年街头文化在到来之际如同风暴般涌入主流时尚,又潮水般退去,两者又渐渐形同陌路。如今时尚圈对户外风的吸纳或许也不例外,在历经一趟流行的生态周期后又转身前行。

Stone Island 2020秋冬系列

时尚如同一块海绵,不断地从此起彼伏的文化形态中汲取所需的养分,在充盈自身的同时又为不同的文化带来曝光。当聚光灯和大众的目光随之挪开之后,唯有那些真正热衷于此的人始终乐在其中。户外运动与户外时装的流行孰先孰后?户外时装爱好者究竟是户外爱好者还是时装爱好者?

Massimo Osti在工作室内

时尚的热情消散后,GO OUT JAMBOREE露营聚会上东京的City boy们依旧上演着属于他们的 “户外时装秀”,加利福尼亚的年轻人们也一如既往地热爱着骄阳下的热浪,真正的户外爱好者依然无法停止他们穿上装备到自然中去的渴望。

无论是否通过户外时装,山林开拓了城市之外的另一种感官体验,打开了被高楼撑起的天空之外的另一种视野。户外的涵义不仅仅是夹克上的两个口袋,衣服上的几条织带,或是那些看起来很酷的会发光的科技面料,而是在逃离日常去寻找更多可能的勇气,或许也是浪潮之下我们对何去何从应有的思考。

InStyle: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Massimo Osti设计的Stone Island,还记得入手第一件藏品时的情形吗?

Awen:我不算一个收藏特别久的玩家,从了解到现在也就五年左右的时间。最初是在俄罗斯,朋友带我去了家开在菜市场里的中古店,我对这家店印象特别深刻,店主是一位Stone Island的资深爱好者,当时我一进去就感觉到这好像不是我在商场里能看到的Stone Island,和老板的一番交流过后了解到了他们是来自早期Massimo Osti在任时期的Stone Island成衣。

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惊,一件二十多年前的外套,面料及五金的质感还可以保存得这么好,在被多次穿着之后,颜色依然非常的好看,上身后更是被版型惊艳到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开始去深入了解这个品牌以及品牌背后的故事。

Massimo Osti和他创办的Stone Island品牌。

InStyle:为什么对Massimo Osti设计的Stone Island情有独钟?

Awen: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衣服做得不错,加上我喜欢略带复古而且没有印花的设计风格,后来深入了解之后的收藏更多的是来自我对于设计师本人的个人崇拜,因为我觉得Massimo Osti一生所做的工作,以及他在城市运动服领域达到的高度是无人能及的。

关于Massimo Osti我听到过最高的评价就是“世界上每一件衣服都经过Massimo Osti之手”,从他接触服装行业最开始时发明并且被后人沿用至今的丝网印花,到后来C.P.以及Stone Island这类专注于面料科技的品牌,他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具有开拓性而且远超那个年代大家对于“户外服”的理解。 设计的衣服在满足实际用途的基础上在面料以及设计方面做了很多并不迎合当时西方大众口味的东西出来,他本人还是一个重度工装收藏爱好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军工装收藏超过35,000件,不同年代不同领域,并且认真地研究了他们所有的细节。

所以大家看早期的设计灵感大部分也是来自对军工装的解构以及重塑,这个设计理念也被很多品牌延续了下去,从他们的设计中能看到很多更早期军工装的影子,这也是为什么我偏好Massimo Osti作品的原因,改良军工装的设计风格既满足了日常实用需求,还使得成衣版型在美观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InStyle:现有的150多件藏品中,有没有哪些是你想着重给我们介绍的?

Awen:我目前留下的150多件藏品已经是经过了自己许多轮的筛选,每一件我觉得都可以拿出来说,但是如果说一定要介绍一件的话我应该会挑选这件1982年Stone Island创立元年的Tela Stella风衣Sample,吊牌上的ART号以及货号尺码等是他本人亲手写上去的。

这件1982年Stone Island创立元年的Tela Stella风衣Sample品,吊牌上的ART号以及货号尺码等是他本人人亲手写上去的。

Tela Stella这个面料催生了Stone Island品牌的成立,我每一次和别人分享收藏的时候都会着重提到这个面料所制成的成衣,Tela Stella最早在Massimo Osti的另一个品牌C.P.的成衣上的使用是失败的,因为褪色导致了顾客的退货以及投诉,但他本人却不认为褪色是一种瑕疵的表现,在通过大量洗涤以及染色的实验之后最终得到了一种双面染色的布料,为了这个面料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实验性支线,就是Stone Island。

第一个成衣系列的成功让粗糙做旧的布料瞬间成为了纺织业的全新的概念,大大小小的品牌都开始使用这款面料,所以后来Massimo Osti就直接转投研发其他新型面料了,毫无疑问当时他对于这种面料的执着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1982年第一批的Massimo Osti面料成衣我个人也收藏了大概20件的全新带吊牌,不仅是我个人,我觉得对于Stone Island这个品牌来说,它们也同样具备了非常高的存档和收藏价值。

Stone Island 1992-1993秋冬 Reflective Jacket。

InStyle:入手这些藏品的途径都有哪些?

Awen:入手途径的困难以及部分精品相对于现行款Stone Island昂贵得多的价格,可能也是导致了选择收藏Massimo Osti Archive的人群在国内如此稀少,目前为止在国外二手交易平台能看到的不是款式很一般就是价格不合适,我自己的购买渠道大多来自欧洲个人的收藏家,大量的沟通以及看他对你的热爱程度的评判,才能决定好东西能不能到你手上,但现在热度上升,我觉得以后大家购买这些东西可能会容易得很多,而且早期的款式其实也非常多。但是款式的好坏还是要自己对于品牌以及Massimo Osti本人的知识储备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不然容易花高价买到很普通的款式。

因为Stone Island 辨识度最好的只有袖标,没有印花的设计让它不像其他品牌那样可以一眼看出来价格的高低,所以想要入手的朋友们可以先试着从了解开始。

InStyle:有没有什么内行藏家才知道的内幕?

Awen:内幕的话,Stone Island有一系列在国内外很火热的单品就是早期的灯芯绒衬衫,我最早自己也购入了一些,版型和面料质感会比现行款灯芯绒好很多,由于公鸭Drake等人的上身导致二级市场价格也一直在飙升,但通过早期的一些Look以及一些老玩家告诉我的消息,大概能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这个灯芯绒系列其实是没有袖标的,可能在1990年代的时候大部分人自己选择了添加上臂章,如果没有臂章我觉得可能价格会下降很多,不过我觉得这并不是很影响衣服整体的穿着感受,也并不妨碍热爱这个款式的玩家为其买单。

Stone Island早期的灯芯绒衬衫,由于公鸭Drake等人的上身导致二级市场价格一直在飙升。

InStyle:在你看来,一件户外时装,功能性和时装性是如何平衡的?

Awen:其实在办上个展览的时候,我们团队也内部思考过这个问题,类似Stone Island这样的功能性服装(或者说是实验性服装)是如何与时装建立联系的。后来我们就发现,最大的共通点在于档案价值。高级时装可以保留设计的剪裁、版型、灵感来源、文化,而功能性服装则可以存档科技、面料、服装技术,它们都是在推进整个时装产业乃至服装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的。

就像是我所收集的Massimo Osti的作品,为后来太多的品牌提供了灵感,可以去实验和创新材料与技术,这也是功能性服装和时装最为紧密的联系了,也是我们成立时装Archive收藏团队的意义。

InStyle:如何看待高级时装屋与功能服装品牌的联名(例如即将面世的The North Face×Gucci)?

Awen: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更多的就是版型和设计方面吧,而且其实在我看来时装品牌与户外品牌的联名更多的还是彰显了时装得感觉,时装品牌希望通过联名展示时装作为基本服装所呈现的功能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功能性户外服装的生产商和设计公司并不出身于自学院派,目标客户群体也更加垂直,所以也并不会过分地强调剪裁与版型。时装品牌则可以更好地在这个方向上做出尝试与改变,吸引到垂直领域之外的消费者。

Stone Island 1986年生产的Marina Jacket。

InStyle:未来有何收藏计划?

Awen:其实我目前对自己的收藏规模还是较为满意的,我不是很感兴趣的系列例如ICE CAMO,我并不会去因受到它二级市场价格的影响而去为其买单,可能以后想找更多来自1982—1983元年系列的成衣以及后面的MRINA支线的单品,衣服是买不完的,单纯为了扩大收藏规模去买能看到的所有衣服未免奢侈了一些,不过我还是会通过我的自媒体频道(@保安队长awen)去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更多大家平日里很难了解到的小知识哦。

撰文/Gigi Zhou 编辑/William Yeh

设计/Vivi.Z 新媒体设计/D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