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开年至今,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新冠疫情爆带来的冲击。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信息显示,全球只有中国实现经济正向增长。这其中,不仅源于中国的管控能力和体制优势,更因为人工智能在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真正的落地应用。

“没有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国当下常态化的舆情防控、生产复工、创新创业是不可能实现的。”10月23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公司举办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指出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四大机遇:场景驱动、数据支撑、技术驱动、资本助推。接下来,科大讯飞将专注情感计算和隐私保护,推动深度神经网络建设。

人工智能红利已到?

社会民生事业的刚需、外部危机的倒逼,社会发展更加迫切的需要人工智能的创新。近来,无论是“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的上市,还是“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的上市,在展示强大核心技术能力对资本市场吸引的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公司的长远布局提供了方向参考。

从技术创新到场景应用,今天的人工智能的红利是否已到?对此,刘庆峰认为,真实可见的实际应用案例、能规模化推广的对应产品,以及可用统计数据证明的应用成效,将是检验人工智能价值兑现的三大标准。

会上,由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消费者事业群总裁胡国平发布的《2020中国人工智能API经济白皮书》指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的市场规模约为104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222亿元,预计未来5年CAGR将在41%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技术浪潮中,需要不断的跨界融合创新,与各行业场景融合,共同赋能传统产业是必由之路。”胡国平表示,疫情加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AI开放平台形成利好。未来,AI开放平台作为连接市场参与者共创价值的桥梁,将成为各大技术厂商的必争之地。

当下,AI与传统行业的邂逅已无处不在,API(应用编程接口)在产业链的快速拆分重组、行业分层细化、加速融合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技术领先企业,或可通过AI开放平台将自身能力和资源开放出去,打造产业生态,形成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

人工智能需要生态

伴随着AI的发展,科技已经可以用更细的颗粒度,洞察人们生活习惯。亿欧在大会展示区了解到,科大讯飞的虚拟主播“小晴”不仅拥有逼真的人物形象,而且还具有表情生成能力和动作生成能力,掌握31种语言、支持专属定制,能做到自然流畅的展现声音和动作。

刘庆峰表示,“原来合成明星讲话需要一周时间去录音,现在5-10分钟就可以完成基本模仿,30分钟就可以做得很像。”虚拟主播技术日渐精湛的背后,是我国深度神经网络算法的不断地革新迭代,使海量数据能够真正的在应用场景中发挥。

语音交互不仅可以通过“主播”的形态,来缓解后疫情时代远程化和无接触化的社会需求,更可以深入到会议识别、自动驾驶、家具家电、司法办案、人力招聘、营销培训等诸多生产和生活数字化转型的方方面面。

“从市场中来到产品中去,深入的理解场景,并结合问题定义,可以对技术方向有很好的引导。”科大讯飞AI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聪认为,AI核心技术需要遵循源头化、体系化,以可持续的发展在源头技术上保持先进,充分发挥上下游技术的协同体系化优势,针对场景深入理解并持续演进。

简而言之,科大讯飞核心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以基础算法为主干,以技术体系为生长方向,以场景理解为发展动力。以短视频行业为例,在笑声、掌声、游戏声充斥的复杂环境下,如何精确分离、提取各类声音,优化声效便是语音听写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

未来,如何输出和识别一段饱含情感的语音,捕捉用户细微的情感变化;如何将既定的算法、经验、数据,有效地泛化到其他同类型环境中;如何推动交互技术在各行业持续落地的同时,可以让更多开发者共享智能落地成果,或许是未来人工智能生态化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人工智能未来十年

如今,人工智能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阶段。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技术助推人工智能的性能提升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产品使用者自身认知和价值观对产品的灌输也是必不可少的衡量因素。

从目前对人工智能的“成熟认知”到“更进一层”的智能演进,是人工智能从业者最感兴趣的发展话题之一。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会士李世鹏以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为例讲道,人工智能将来要承担的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要在“育人”层面发挥作用。

既要懂行业、也要懂业务,才能更好的把人工智能转变成生产力。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不应是取代,而应是相互协作,实现人机耦合的状态。将来,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理解、情绪识别和人机交互等方向的提升,或将进一步加强人机之间的耦合。

“尽管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还依靠模仿人类来进化,但未来人工智能绝对不只是模仿的能力,也许人工智能你会产生一些新的‘形态’。”李世鹏认为,人工智能机器或许会产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它的目的作为优化函数,产出对自己最有效的通讯方式。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太多想象空间,跳出“框架”思维反而更有助于人们去发现真需求、洞察产业趋势。在迈向存量时代的间隙,企业如何深耕用户、建立护城河已成为当前急需思考的方向,而人工智能所积累的大量数据,有望成为企业的重要抓手。

当然,在全球疫情当道之际,中国各方面的抗疫经验正迎来“走出去”的大好时机。现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驱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共识已初具形态,而且中国在国际人工智能开源社区的贡献度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贡献国。未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商业化落地上十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