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说来奇怪,白茶里的寿眉仿佛自带招黑属性。

它的受众甚广,粉丝无数。

但同时,茶圈里嫌弃寿眉的声音也不少。

提起白茶,大家总只记得白毫银针,白牡丹。

就好比,那些别人家的孩子。

白毫银针,凭着毫香蜜韵,汤稠水滑,香远益清,成为白茶里的闪亮名片。

历史上,它还一度是中国茶叶出口中的明珠,在海外市场美名远扬。

至于白牡丹,它像亲和力极高的邻家妹妹。

许多喝不懂银针,觉得滋味淡的茶客。

遇到花香盈然,鲜香醇爽的白牡丹时过喉难忘,对这份清新的滋味难舍难分。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现象。

喜欢高大上的人,喝白茶喝久后,非白毫银针不欢。

而偏好香气好、口感清润的人,会选择花香馥郁的白牡丹。

而剩下来的寿眉,留给大家的印象分不高。

仿佛寿眉就是便宜、低端、烂大街、不值钱的白茶。

奇怪,明明这么多人都在喝的寿眉,为什么总是被人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第一,粗制滥造的劣质寿眉,破坏路人缘

认真说来,所有对“寿眉低端”的这种认知,在于没有遇到好茶。

对寿眉的全部认识,来源自满大街可见,用粗制滥造方式加工出来的白茶。

然而,寿眉的加工是有技术要求的,得花心思去做茶。

对这点,一般人都忽略过去,而有心人会特别关注。

加工精致的寿眉,茶青采下后要及时摊晾,薄摊薄晾。采下来一筐青叶,立刻就要运到茶厂,薄薄的摊开,不能让它渥堆,受热,发酵。

加工精致的寿眉,最好是采用日光萎凋,晾晒的时候,茶叶要离地70公分,先用架子加起来,上面摆上透气性极高的干净水筛,茶叶在上面舒服的进行日光浴。

加工精致的寿眉,摊晾的时候,讲究一个“薄”字,萎凋后叶片之间不要交叠,不能摊得太厚。最好是能通过水筛看蓝天,是顶级寿眉的加工必备式。

加工精致的寿眉,追求慢工出细活,制茶过程的每一步都不能求快,等萎凋叶达到百分之十几,才收起来。等到烘干时,小心细致,文火慢烘。

这样被人精心呵护的寿眉,方才是好茶,值得用心爱惜与收藏。

然而,平时经常能看到的那些黑乎乎,叶片发褐发黑的寿眉,可没有像这样一路精心保驾护航,像呵护小公主般生产制作。

那些便宜的,颜色看起来像丑八怪的寿眉,是被人随意采下,甚至是直接用台刈的老叶粗梗,没费什么人工。

将它们运到茶厂后,摊开在地面。

等到时间一长,叶片受热后,叶绿素物质流失,而剩下褐色、咖色居多。

摊开来萎凋一段时间后,让它们的水分阴干或晒干。

最后,有可能会象征性的走过场,简单烘一下。

而有的甚至是为了省设备费和电费,连烘干这步也省去了。

总之,不必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做出一大批粗制滥造的寿眉。

它们的糟糕工艺,导致茶叶内部的养分散失严重,喝起来滋味寡淡,韵味平平,和白开水没有区别。

偏偏,市面上像这样的便宜低端寿眉,随处可见。

初入门的新人碰到这种价格便宜的寿眉,既没特色,又滋味寡淡,当然对它留不下好印象。

真实的白茶寿眉风味,压根不会寡淡无味。

但那些满大街都是的低端劣质茶,为白茶“寿眉”的形象抹了太多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第二,做旧茶的影响

市面上的做旧老白茶,泛滥成灾。

而在形形色色,魑魅魍魉般的做旧茶里,寿眉又占据了其中的大多数。

很多刚开始接触白茶的新人,很容易为那些黑乎乎的寿眉饼买单。

因为,如果给初学者们画脸谱像,会发现这样的规律。

很多不懂白茶的新人,会有这样的通病。

受部分茶商的误导,他们普遍厌恶喝新白茶,认为白茶的年份没有三年、五年,不值得饮用。

同时,对老白茶表现出过分的狂热。

认为喝白茶非老茶不可;白茶的年份越高越好;白茶越老越吃香……

最后,对市面上现存的老白茶抱有单纯的想法。

认为年份高达七、八年、甚至上十年的白茶,存量还有非常大。

并且,又便宜又好的老白茶,可以轻松淘得到。

简单概括来,“厌新,追老,单纯”这三点,让无数的新茶友中入做旧老白茶的圈套。

满怀期待的将一饼饼“老寿眉”买到手后,却发现滋味不过如此。

茶香不干净,花香毫香少有保留,而舒服的陈香药香粽叶香等统统缺席。

茶汤的滋味平淡、寡淡,内含物质缺失。

甚至喝完茶后,整个口腔都弥漫着一股不爽口的滋味。

如此“老茶”,误人不浅。

久而久之,受到做旧茶伤害的茶友自然会厌恶起“寿眉”的存在。

市面上泛滥的做旧老白茶,既败坏了大众对于白茶的路人缘,同时也为寿眉平白招黑。

由此看,寿眉实在是太冤了!

《4》

第三,以貌取茶的偏见影响

最后这点寿眉被人招黑的原因,在于很多人用“有色眼镜”去看它。

茶圈里,不乏好茶以嫩为贵的说法。

而寿眉的外观,长得不够中规中矩,不符合大众审美。

以秋白茶里的白露寿眉为例,它的茶梗较长,较粗,叶张阔大,叶片平展。

梗叶虬髯,枝横叶阔,梗粗叶大。

按平常的盖碗泡茶投茶标准,投入5克白露寿眉的散茶,蓬松的干茶会高高隆起。

搬出白毫银针、白牡丹来对比。

显而易见,寿眉不符合细、嫩、精致的世俗标准。

由此,也招到不少“以貌取茶”的茶客,不由分说的歧视寿眉是低端茶。

其实,这真的太冤了。

白茶里的寿眉,同样有好茶。

只要符合好产区,好工艺,储存到位这三点前提,寿眉的品质不会差。

相反,梗叶模样粗糙的寿眉,暗藏着不少的实力。

它的茶梗内部,积累了丰沛的可溶性糖、胶质物,能够为汤水的饱满、醇厚添砖加瓦。

而叶片表面的蜡质,能够延缓茶味的释放速度,让寿眉具有不容易泡苦,更加耐泡的优点。

当你还没有熟练掌握好,盖碗泡茶快出水这门功夫时。

选择叶片大一些的寿眉开始入门,是不容易踩坑的选择!

单因外观而歧视寿眉,太肤浅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不是每款寿眉,都是劣质茶。

正本清源,彻底解开寿眉的招黑体质,得从遇到一款好茶开始。

下午,桌上刚喝了一泡2020年的白露寿眉。

以它为例,来为寿眉正名。

霜降前后,天色阴翳,微有凉意。

午后刚写完一篇岩茶的品鉴,烧水泡茶重开宴。

喝一泡白茶,换换口味。

取了刚摆在书架上的白露寿眉新茶,用上了新定制的景德镇仿古盖碗。

烫壶温杯,称茶,注入沸水,出汤。

刚端起冲出来的第一冲茶汤,热情的花香洋溢出来,小口尝入。

心里很想惊喜的感慨,“哇,好喝。”

比起同时期的新茶,它的汤水更稠,更醇,更细腻。

喝到三、四冲后,茶汤有着明显浆感,饱满醇厚,柔滑细腻。

晶莹的汤水,有盈盈的花香,有跃动的清新感,还有新茶的鲜爽草香、鲜竹叶香。

同时,作为秋茶里的明珠,它的香气沉稳,汤感醇熟。

高山寿眉的清新和沁凉感,像是一阵竹林清风,沁润在汤水里。

在干燥阴翳的深秋,带来浑身舒爽的韵致。

回甘里的花香,虽然不浓烈,但却格外清新雅致。

如衣襟上的小花,暗香浮动,撩拨人心!

《6》

告别错的,才能与对的相逢。

白茶里的寿眉,它不是低端不入流的存在。

好原料,精加工的寿眉,值得所有茶客的呵护与珍藏。

它的产区出身,来自空灵清新的高山。

它的工艺,采用细心的日光萎凋雕琢。

它的香气口感,清润绵长,花香盈然,鲜醇细腻,汤质饱满。

不是所有的寿眉,都是劣茶。

寿眉里,也有阳春白雪。

其中有许多,还是老茶客的私藏。

SO,别再因为偏见,而无缘无故歧视它!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