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既有风云变幻的政局更替,更有无数乱世豪杰般的人物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硝烟散尽的中华大地上,是多少能人志士为之拼搏奋斗的结果。

历史往往总是大浪淘沙,洗尽铅华的同时似乎也容易忘记那些真正为国家做出巨大付出的英雄。可能正是军阀混战的年代里,让人们渐渐忘记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帅之才。

即使身在乱世,仍然用尽生平之力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在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徐树铮,一个文采斐然的书生,悍然投笔从戎;最终以一己之力收复了外蒙领土200平方公里之多。也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猝然长逝,埋没于时代的烟尘中。

投笔从戎保卫祖国

故事要从很久之前说起。徐树铮本不想涉足这个乱世的兵荒马乱,但命运和民族的兴亡仍然将他从原本的生活中突然抽离。

生于光绪六年的徐树铮自小便以卓越的文采和聪慧的头脑为乡邻所熟知。所有人都认为,他这一生,脱离不了手中那支笔。就连他自己,都似乎认定了这样一种身份。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少年郎意气风发。参加科举本是必然,谁知一朝闻名,高中秀才;那一年,他才13岁。笔下的文采似乎已经透露出他将来的前程。而那昏暗的官场是否将是他的归宿?时代给予了他截然不同的答案。

次年全国突发的重大变故,彻底击碎了少年的内心。中日甲午海战的爆发给全中国的有识之士敲响了警钟。

而灾难并没有因此结束。历史已经告诉了世人完整的答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晚清政府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割地赔款,朝鲜半岛拱手让人;北洋水师荡然无存。最刺痛人心的《马关条约》就这样悬在徐树铮的心头。

我们都知道,鲁迅在意识到中国当时的环境后,选择了弃医从文,希望通过笔尖的文字唤醒沉睡的国人。而徐树铮在当时同样意识到,当时的环境即使是再好的文采,也难以拯救这个颓败的王朝。投笔从戎这个决定,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然而人生并非心想事成或是一帆风顺。徐树铮的决定自然是遭到了家中长辈的极力反对和劝阻。但他同样清醒地意识到,只有贯彻自己的决定才能真正的帮助中国获得全新的希望。

晚清政府的大厦已然轰然倒塌。当时在军阀中闻名中国的,正是我们熟知的袁世凯。投奔袁世凯的新军在他看来是唯一正确的决定。

然而命运再次跟这个前往济南的年轻人开了个玩笑。因为家中母亲去世的袁世凯,就这样拒绝了与徐树铮的见面。这个满怀热血的年轻人,就这样无奈地碰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遇段祺瑞,最终收复外蒙

在袁世凯处碰壁的徐树铮,并非就此消沉,反而是天无绝人之路。当时徐树铮落难于袁世凯门下,但同时也因此结识了在袁世凯手下的段祺瑞。

到此刻为止,似乎命运只是和徐树铮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因为眼前的人,正好是成就他的关键。两人一见面便是相谈甚欢,徐树铮钦佩段祺瑞的英雄气概,段祺瑞也赏识徐树铮是难得的人中豪杰。就此,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1905年时,也正是段祺瑞,亲自将徐树铮送往了日本留学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再次归来已然是5年之后,徐树铮比起当年少了几分稚气,更平添了几分英雄气概。此时的他,显然已经是文韬武略样样具备的经世之才。

正是在他的辅佐帮助下,段祺瑞才能稳稳地坐上了大总统的位子。倾尽所有才能,也正是为了报答段祺瑞当年的识才之恩。

1919年,在国内动荡的局势中斡旋的徐树铮被派往了解决外蒙问题的道路。外蒙问题在当时实属复杂,先是在辛亥革命期间被俄国支持宣布独立,但不久后又回归自治状态。是否可以回归中国,成为了外蒙领导人的难题。

徐树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式前往乌兰巴托,试图挽回外蒙。在当时,外蒙的实际自治权限制了中国政府对他们的控制。

也是在那个时候,徐树铮提出了对外蒙实施撤销其自治区的处置。并且同时他还拟定了相关条例作为依据,向当时的外蒙领导人总理巴德玛多尔济施加压力。

最终,在徐树铮的强烈坚持和相关势力的压迫中,外蒙正式做出让步和屈服。外蒙200平方公里土地的控制权,再次实际落到了中国政府的手中。

虽然日后外蒙仍然脱离了中国的控制,但是在当时,凭借一己之力并且没有采取军事手段便收复了外蒙领土的徐树铮仍然可以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它不仅捍卫了中华民族的领土尊严,同时也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将星陨落于离京途中

徐树铮的将军生涯并非没有仇敌。此前因为忠心帮助段祺瑞而杀死了陆建章的所作所为,正好被冯玉祥看在眼里。原来陆建章是冯玉祥妻子的姑父,又曾对他有过知遇之恩。1925年身在北京的徐树铮因为当时凶险的政治环境,被段祺瑞劝告离开北京。

但同时,段祺瑞也在那时候收到他人告密,得知徐树铮将被行刺的消息。但他将信息告知徐树铮的时候,他却没有当做一回事。恰恰是这样的疏忽,断送了他的一生。不久后,离开北京的徐树铮被他的部下冯玉祥所杀,至此,他传奇的一生也落下了帷幕。

时代将徐树铮这样的文才送上了军阀混战的历史舞台,却也看着他正式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世人再难想起徐树铮这样一位将军,但他凭借一己之力收复外蒙的故事却应该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