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需要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稍有不慎便可能错过立身发展的好机会,可有人却对众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不屑一顾,在拥挤的人潮中选择逆向而行。

一、人生太难,从心无憾

徐荣发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参加高考的第一批学生,是当时的天之骄子。他在1981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南方冶金学院职业中学当美术老师,而且是唯一的美术老师,得到多方优待。但徐荣发性格倔强执拗,屡屡与领导犯难,一直沉迷于自己的美术世界,觉得在这个学校里的教书生活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于是便在1996年辞去了大学教师一职。学校允许他停薪留职一年,可一年后他并没有返回学校,而是选择留在家里继续画画,学校不得已停了他的职。就这样,他从一个大学教师变成了一个无业游民。

没有了生活来源,日子看不到希望,妻子很快和他离了婚。可屋漏偏逢连夜雨,离婚不久后,他就中风了,右手右脚瘫痪无法控制。可无论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没有放弃画画,右手不灵活了,便重新用左手开始练习,买不起画笔和颜料了,就用粉笔和木板代替,寒来暑往,徐荣发就这样坚持了几十年的时间。

二、是称誉还是误解?

他异常艰苦的生活和他对绘画的热爱很快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他的生活很快暴露在公众的视线内,人们看着他另类的生活方式不禁想起了美术史上的另一个人:毕加索。可毕加索的生活却丰富和辉煌的多,他一生情人无数,每个阶段的画作都有一定的理论在背后支撑,在表现力上即使是一个外行也能看出他的画的不同凡响。

毕加索的画作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在他后期的立体主义画作上体现的更明显。他的每一幅画无不运用了心理学、西方现代哲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内涵丰富,引人深思,对人有直观的影响。徐荣发虽然也尽毕生之力投入到绘画世界,可由于物质世界的贫瘠使他在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突破,他的生活也使他无法潜心研究绘画的创作方式,追求自己的风格,只能看作一种自娱自乐。

在媒体曝光他的事迹后,人们对他的坚持不理解,叫他“疯子画家”。有人说他是“中国毕加索”,有人说他的画有自己的个性,也有人直言看不懂,甚至有人提出要出资买他的画,可媒体的曝光只是让普罗大众看到了与常人生活不同的人,看到了常人无法做到的坚持,而对于作品本身,还得把话语权交给绘画界的专业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人生不需要专家

徐荣发画了很多幅画,包括《王洛宾》,《当代客家女》,《重回人间的美人鱼》等,音乐家王洛宾的歌曲一直激励着他,因此他的画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王洛宾的肖像。可专家在看过他的这些画作之后表示他的画技普通,是正常的业余水平。可对于一个把画画当作生命中的一切的人,我们还能要求他什么呢?

而在他的眼中,其他人才是渺小的,无意义的。生命之初,我们都是一样的,开始学习吃饭,走路,说话,受教育,可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要开始对你自己负责,选择自己的生活,徐荣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只是他的选择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而已。艺术作品也许是可以评判的,但对艺术的热爱是无法由“专家”来评判的。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有些人的眼中是即使背负重担也要去追求的东西,有些东西则永远无法用金钱去衡量。而艺术的生命力是艺术家的情感,价值,眼界等的投射,徐荣发沉浸于此,除了对世俗的拒绝外,对自己的人生和艺术肯定有自己的理解。

在艺术史上,可能他就像专家说的那样只是提供了一种民间的较为新鲜的审美感受,是无名小卒,可在他的人生中,艺术确是自己的人生意义,有时候艺术和艺术家会互相成就,像毕加索,像梵高,像其他成名的艺术家,对于这种情况当然是皆大欢喜,可若自己并不是那个幸运儿,让艺术成就自己的人生也并非不是另一种幸运,毕竟,世间乱乱糟糟,可美永远闪耀。

四、谁的梅花落满南山

徐荣发失去了大学教师的职位后就和妻子离了婚,他还有一个儿子,离婚后,这个已经经历过十多年世俗生活的家算是散了,晚年接受采访时,徐荣发曾坦言唯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并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这是他心底难言的愧疚,可既然他做出了这个选择就不打算后悔,不然你就不会看到在大街上口齿不清地喃喃自语却还专心致志地作画了。

大概人的一生中都会有那么几件后悔的事,现在可能会有人替徐荣发感到后悔,执著一生,到头来却落得这个下场,当初还不如老老实实养家糊口,起码有安身之所和身边人的嘘寒问暖,这应该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可人生的事谁又能说的清楚呢?

有人没心没肺,乐于过庸常生活,可有的人却早就看到了生命的终点,任何沾染俗物的人和事都会对他产生伤害,是选择避开这些还是忍受这些,那就是个人的选择。避开这些,你可能除了精神生活一无所有,可如果选择忍受这些,则可能要忍受更多,彻底活出一个错位的人生,时时刻刻忍受精神上的压抑和痛苦。

徐荣发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一生痴迷于画画,他的人生早已经有了定论,可还有很多面临“月亮和六便士”难题的人,并且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或许在“肉体凡胎怎样都成不了神”和“灵魂至上”的争论之间,徐荣发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