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茅盾

“我的书法根本就不成体,瘦金体看过却不曾学习,年少时曾临摹碑文,后来就是乱写。”——著名文学家茅盾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文学界,我们往往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大文豪都有着一手好书法,比如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魏碑体进行独特的创新,独创了一种既有文人气质,又摆脱传统书法沉重的“郭体”,极具艺术价值。而在如今,荣获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同时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书法家,开书法展,卖书法作品,可谓是样样俱到。

▲ 茅盾书法

而在近现代文学界,茅盾也是这样一位怀揣着极高书法造诣的文学家。看茅盾的书法,即使是放眼在现代书坛,仍然是极具创新。在行书上,茅盾书法有着魏碑体的稳重,有着“瘦金体”的飘逸,同时还有着一股文学家自带的文人气质,给人一种极高的审美愉悦感。不得不说,作为一位不算书法家的文学家,茅盾着实是一位罕见的书法天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茅盾书法

但说起茅盾的书法,其实在他考入北大预科之前,都还未展现出真正的天赋,但正是因为考北大,他才真正地与书法结缘。

1913年,茅盾报考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茅盾十分幸运的生在了江南乌镇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家中虽算不上富裕,却因曾祖父从商留下了一笔财富足够几代人享用,父母都属于观念比较新颖的人,由此茅盾算是在新潮思想下学习长大,因此在报考北大后他以极高的成绩被录取。

▲ 茅盾书法

然而在发榜的时候,录取名单上却没有茅盾的名字,当时的茅盾十分沮丧,一直为自己落榜为懊悔不已,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过了十几天之后,茅盾却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打开通知书一看,名字写得并非是“沈德鸿”,而是“沈德鸣”,茅盾原名为沈德鸿,但这个“沈德鸣”是谁呢?

▲ 茅盾书法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答卷的时候,茅盾把名字写得过于潦草,以至于被误看成了“沈德鸣”,也正因如此,茅盾最初才没有在录取名单上找到自己。这个闹剧让茅盾认识到了自己在书法上的不足,对他的触动极大,之后便开始苦练楷书,即使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茅盾写回忆录,还是用楷书一笔一划地来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茅盾书法

或许只是为了练字,茅盾从未自称过书法家,但其实还有着另外一个鲜有人知的原因,那就是当时茅盾在功成名就的时候,担任过文化部长这个职位,为上海文艺出版社题过字,很多人或许对这个出版社并不熟悉,但是《咬文嚼字》这本词典一定不会陌生,这正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撰而成,而当时的茅盾题字时,把“艺”字便题错了。

▲ “上海文艺出版社”旧址

当时茅盾写成了“上海文萟出版社”,在传统书法中,“萟”算得上是一个错别字,下面应该有个“云”,但是由于当初“一简字”、“二简字”等风潮的出现,导致很多字有着众多写法,因此写错也是理所应当,而在当时,有人提出这个字有错的时候,出版社的解释就是大文豪也会犯错,茅盾先生的题字算是一个警惕大家的典范,当然其中缘由大家也清楚,溜须拍马的事情毕竟不只是现代有,而这个错别字一直用到了茅盾去世后,出版社才正式把茅盾写得这个错别字改了回来。

▲ 茅盾书法

其实说起题字,在如今很多名胜古迹,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由文学家的题字,比如郭沫若题字的黄帝陵、山东博物馆等地,其中也不乏闹出一些错别字,郭沫若题字的“山东博物馆”便一度被人们看作“山东情妇馆”,而茅盾也因这个题字,一直未敢自称书法家,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文学家,练书法也是为了写好字才如此自谦,但不得不说,这个题字也让茅盾的书法,一直未曾被重视,然而看茅盾的书法,仅仅是简单练习便有如此造诣,着实是文学界罕见的书法天才!

来源:艺术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