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刚建立的隋朝面临强大突厥的威胁

突厥是公元六世纪崛起的草原民族。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突厥的记载,是在宇文泰当权时期的西魏文帝大统八年,即公元54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记载,当时的突厥每到冬天冰冻之后就南下入西魏境内抢掠,而西魏军力弱,因此百姓只能入城躲避,再沿途多点燃柴火,将突厥吓跑。

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民族是柔然,突厥是柔然统治下的一个草原民族,可是在公元553年以后,突厥逐步取代柔然,成为草原上的王者,其规模之大,“东自辽海以西,至西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至北海,五六千里;皆属焉。

当时西魏和北齐两国正打得不可开交,突厥的崛起,使得北齐、西魏都无法与之抗衡。后来,西魏成了北周,于是北周和北齐两国都争相讨好突厥,包括结盟和亲等,希望获得突厥的支持。

北齐和北周两国的争相讨好,让突厥感到非常满意。突厥可汗常说自己非常幸福,因为南方有北周和北齐两个儿子争相孝顺,争相进贡。

可见相比北周和北齐,突厥的强大不是一点半点。

随着北周英主宇文邕的出现以及北齐各皇帝的没落,突厥终于被北周争取过去,北周也因此而灭了北齐。

北周和突厥的关系非常好,因为突厥可汗的皇后就是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北周的千金公主。

可是,杨坚代周之后,隋朝和突厥的关系就紧张起来,其中除了有千金公主对杨坚隋朝的憎恨外,重要的原因就是突厥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隋朝崛起。

杨坚的隋朝刚建立,人心还没有完全统一,内部关系还没有完全处理好,正是立足未稳之时,面对强大的突厥威胁,于杨坚和隋朝来说,就面临着国运的挑战。

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隋朝和突厥的关系,此人就是日后唐朝皇后长孙氏和宰相长孙无忌的父亲,长孙晟。

二、长孙晟其人

长孙晟是鲜卑人,祖上是在代郡起家的拓跋宗族,世代在北魏为官。长孙晟看得书并不多,却非常聪明,而且骑射功夫非常好,在当时北周的贵族子弟中,他的骑射是最好的。18岁时,长孙晟担任了北周的司卫上士,相当于皇帝的禁卫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长孙晟特别受当时杨坚的高看,因为杨坚认定,这个少年会成为后世的名将。

长孙晟和突厥的接触是从北周千金公主嫁给突厥汗王开始的。

北周宣帝宇文赟时期的公元580年,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远嫁突厥的摄图可汗(即沙钵略可汗),在护送的骁勇中,就有28岁的长孙晟。

沙钵略可汗是个崇拜强者的武人,他对北周其他人都看不上,唯独对长孙晟特别入眼,经常和长孙晟一同游猎,竟然挽留他在突厥待了整整一年。个中原因,除了长孙晟大气奔放的性格和趣味与沙钵略可汗相投,更因为长孙晟的骑射功夫让沙钵略折服。

因为长孙晟向沙钵略露了一手一箭双雕的功夫,他一箭将两只飞着夺食的雕射穿。这一箭,也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箭双雕”千古奇谋成语。

沙钵略可汗有个弟弟处罗侯,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也同样想交好长孙晟,因此也常常邀请长孙晟游猎。

长孙晟是个有心人,他在和突厥可汗兄弟两人的游猎之中,有心观察当地的山川地势,各突厥部众的分布情况和强弱情况,对突厥的了解非常全面而且深入。

公元581年2月,杨坚一登基,沙钵略就开始谋划大举南侵。这时的杨坚内部面临宇文宗室五王的威胁,还有相州、勋州和益州三方的叛乱,已经应接不暇,如果突厥再南下,杨坚就只能垮台。《隋书》形容杨坚此时的心理,乃是“大惧”,意思是非常恐惧。

在杨坚最困难之时,长孙晟犹如及时雨一般,向杨坚献上了治理突厥之策。

三、离强而合弱

在长孙晟看来,突厥虽然看似强大,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就是内部不团结。

此时的突厥,出现了四个可汗,即摄图(沙钵略)、玷厥(达头)、阿波(大逻便)、处罗侯,这四个可汗都是叔侄兄弟,各居一方,外表看是一团和气,实际相互猜忌。

为此,长孙晟为杨坚上了一部平突厥策。

长孙晟在给杨坚的策略中,先详细分析了四个可汗的情况,之后定出了对策,他的策略分两步:

第一步:先“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联合远的攻打近的,联合弱者攻打强者;

第二步:当各可汗相互猜忌,上下离心,十几年之后,隋朝再主动出击,一举灭掉突厥。

杨坚大喜,全盘接受了长孙晟的策略,并以长孙晟为主要实施者。

四、对突厥策略的完美实施和收官

杨坚是果断的人,加之对突厥的策略刻不容缓,于是,就在杨坚登基这一年,授长孙晟车骑将军之职,让他和太仆元晖展开了对突厥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孙晟对突厥策略的实施也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远交玷厥、处罗侯和阿波,近攻沙钵略

太仆元晖抵达玷厥可汗大帐,赐给他赐以狼头纛;长孙晟则抵达处罗侯的大帐,劝说处罗侯内附隋朝。

元晖和长孙晟在这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二年即公元582年,沙钵略可汗率领40万骑兵从兰州南下,结果玷厥先脱离了沙钵略的大部队。之后长孙晟又让处罗侯向沙钵略散布谣言说铁勒部谋反,准备袭击沙钵略后方的牙帐,迫使沙钵略退兵。

之后,长孙晟又说合了阿波(大逻便)。阿波向隋朝靠拢,又使得沙钵略向阿波的北牙帐发动了偷袭,杀了阿波的母亲,结果,阿波联合玷厥向沙钵略开战。

在长孙晟的策略下,强大的突厥开始朝东西突厥分裂。而逐步削弱的沙钵略不得不于公元585年7月向隋朝称臣。

第一阶段的过程进行了5年,公元585年后,隋朝和突厥之间已经强弱易势。

第二阶段:立染干,破都蓝

公元587年和588年,沙钵略和处罗侯相继去世。

处罗侯的继承者是都蓝可汗,他听了中原人扬钦和大义公主(原千金公主)的挑唆,有脱离隋朝的打算,因此不断在边境制造事端。

长孙晟出使都蓝可汗的营帐后,先进行私下的调查,之后于一天夜里突然将扬钦抓获,再将大义公主私生活不检点的事揭发给都蓝可汗,并最终施加压力,让都蓝可汗杀了大义公主。

通过这件事,长孙晟已经看出都蓝可汗是个反复无信的人,因此又向杨坚建议,通过支持处罗侯的儿子染干来逐步削弱都蓝可汗。

在长孙晟的具体操办下,隋朝先以公主和染干结亲;之后,当染干遭到都蓝可汗和玷厥的联合进攻,势单力孤之时,长孙晟陪他到了京城长安,隋文帝杨坚封他为启民可汗,又将夏州和胜州两地之间的五原腾出来,让染干部落居住。

长孙晟对染干的扶持终于见到了成效。

公元600年,都蓝可汗在内乱中被杀,长孙晟立刻让染干对都蓝可汗旧部进行招抚,结果都蓝可汗的部众全都归了染干。

第三阶段:存阿波,灭

当初联合阿波,是为了对付沙钵略,而后沙钵略死,启民可汗又归附,因此朝中有人建议灭掉阿波。长孙晟表示反对,他认为保存阿波,有利于对付逐渐强大的玷厥。

沙钵略死后,玷厥成了最强大的一支,而玷厥也自持强大屡犯隋朝边境,于是,长孙晟开始对玷厥发动进攻。

长孙晟对玷厥并非硬打,而是先用“釜底抽薪”之计,使启民可汗招抚玷厥各部族,待玷厥被孤立后,再以隋军联合启民可汗等部对玷厥进行打击。结果隋军大败玷厥,玷厥本人逃往吐谷浑,他的所有部众都归了启民可汗。

启民可汗是隋朝一手扶持起来,他成了草原上最大的突厥力量,也成了对隋朝最忠心的力量。在启民可汗时期,突厥对隋朝一直忠心耿耿,而在隋炀帝杨广时期,启民可汗甚至申请要穿华夏服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朝将一个强大而敌对的突厥变成了强大而忠心归附的突厥,这一切都是长孙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