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曾是印度的一个省,为何1947年印度独立时,却没有带上缅甸

作为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统治曾遍布全球,其领土面积巅峰时多达355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4,连今天面积辽阔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印度等国家,都曾经是他的领地。

在众多的殖民地中,英属印度以其地理优越,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每年为英国贡献近40%的经济总量,而深得英国女王钟爱,将其比喻成英国“皇冠上的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属印度版图)

二战之后,在美苏超级大国的推动下,独立运动全面开花,没落的英国再也无力维系其庞大的殖民统治,只得任由各殖民地独立,印度也不例外,以国大党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政治精英们,要求继承英属印度领地,建立独立的印度国家。

为了解决印度独立和其境内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蒙巴顿主持下,英属印度最终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为了分家和争夺地盘,两个教派间还发生了血腥的宗教大仇杀。

令人奇怪的是,和巴基斯坦寸土必争的印度,为何在独立时,却没有带上曾是英属印度一个省的缅甸,而是放任其自行独立呢?

(蒙巴顿主持印巴分治)

一、两国的历史不同

正如泰戈尔所说,历史上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它只是南亚次大陆的地理名称,在17世纪英国殖民者登上这块大陆之前,这里除了即将衰亡的莫卧儿王国,还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土邦,是英国人通过长期的战争和分化,才将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国的区域,整合成一个英属印度,所以说印度这个国家没有历史,它只是捡了英国的殖民成果。

缅甸则不同,从公元1044年开始,这里先后经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代封建王朝,曾长期为我国的藩属国,有着悠久的国家历史,直到英国人整合完印度次大陆,从1824年到1885年,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后,才征服缅甸,将其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缅印两国领导人会谈)

和有着近两百年被压迫殖民历史的印度相比,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时间,仅仅只有几十年,受英国的影响要小得多,而且作为一个有着深远历史的国家,缅甸国民有着很强的国家归属感,而这些都是新生印度所没有的,缅甸人当然不会放弃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历史,加入一个前程未卜的新生国家。

二、两国的身份相同

虽然1886年时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但是早在1937年二战全面爆发前,为了应付罗兴亚人问题,缅甸就已经脱离英属印属,成为英国直接管辖的英属缅甸,不再和英属印度有从属关系,两者间在英联邦内属于相同身份的自治领,具有平等地位。

(印巴怒目相向)

既然身份相同地位平等,那缅甸也就没有必要再重新加入印度,而且当时印度人连本土的穆斯林同胞都不能和平相处,不愿分享权力,自然更不可能让缅甸参与权力分割。

而且缅甸人为了独立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抗争,好不容易盼到胜利的曙光,怎么可能还跳进被异族统治的火坑呢。

三、两国的宗教冲突

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为主的国家,各宗教派别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印巴分治的根本原因就是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克什米尔争端)

而缅甸是个地地道道的佛教国家,全国绝大多数民众都信仰佛教。这就让印度人和缅甸人在文化和信仰上有着巨大的冲突。

当年缅甸迫于英国淫威,不得不并入英属印度,结果大量的印度人涌入缅甸,他们不仅抢占缅甸人生存空间,争夺劳动机会,还因为宗教不同,和缅甸人发生过非常严重的流血冲突,双方之间的仇视直到今天难以化解。

备受国际社会谴责的“罗辛亚人问题”,就是当年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想象当年印度人和缅甸人的关系有多差,又怎么能合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兴亚难民)

印度独立之时,缅甸还没有脱离英国的统治,尚属于英国的自治领,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曾找到缅甸,鼓动缅甸和印度一起独立,加入大家庭走共同富裕道路,但昂山将军直接回绝了他,并在印度独立一年后自行独立。

印巴分治后,印度野心毕露,不断向周边整合扩张,吞并锡金,控制不丹,还肢解了巴基斯坦,两个分家的兄弟为了克什米尔,一直打了这么多年,加上内部宗教矛盾重重,印度即使对缅甸怀有非分之想,但面对实力不俗的缅甸,也只能有心无力的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