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共和国的缔造者,被古巴人民亲切地称呼为“国父”。

1962年,这位靠铁腕上台的中年男人不得不在人民面前低下了头颅,他悲痛欲绝地说道:

“我准备使用核武器吗?是的,我将同意使用它。因为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核战争是当然的,我们都将消失。在国家被占领或完全被占领之前,我们准备为捍卫我们的祖国斗争到底。”

菲德尔·卡斯特罗坚定地想动用核武器,整个古巴人民也希望动用核武器,而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却背叛了他们,将部署在古巴的所有核武器全部撤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刻,古巴人民明白自己被愚弄了,大国之间的博弈之下,小国注定只有任人宰割的结局。

人群中发出这样的声音:“美国企图消灭我们的肉体,而苏联却率先消灭了我们的灵魂。”

从古巴导弹危机开始到结束,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苏联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其中的缘由令人细思极恐。

①:苏联部署导弹基地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领导古巴人民获得革命胜利、并成立共和国之后,一直受到美国的敌视。

原因无他,古巴共和国倒向了苏联,这被美国政府视为家门口的钉子。

美国政府先是派雇佣军入侵古巴,之后又和它断绝了外交关系,紧接着便是经济、贸易的一系列封锁,手段尽出。

而频受打压的古巴,成为赫鲁晓夫选中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份,美国侦察机拍摄到古巴安装防空导弹和苏联船只的照片;

9月份,白宫发表声明,苏联约3500名技术人员正在古巴部署导弹基地;

10月份,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加强空中监视,同时美国媒体报道古巴导弹基地的新闻多如牛毛。

面对美国拿出的有力证据,赫鲁晓夫并不承认,他还致电肯尼迪称自己绝对不会做有损两国关系的事,苏联绝对没有将攻击性武器运送到古巴。

这一招确实奏效,肯尼迪看到信件之后决定按兵不动,静待事态的发展。

★疑点:为什么赫鲁晓夫大张旗鼓地在古巴部署导弹基地,面对美国方面的质问却矢口否认呢?

②:美国实行紧急封锁

最终,美国还是被惊醒了。

10月14日,负责监视的美国U-2侦察机拍摄到一组照片,其中正是苏联的6个导弹基地,如此近的距离足以覆盖整个美国东南部中部地区。

证据确凿了,肯尼迪决定先发制人,对古巴进行海空联合封锁,迫使苏联撤走导弹。

指令一下达,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驶向古巴,所有部门进入战备状态。

他们的意图很明显,苏联敢在古巴部署导弹基地,美国就敢通过战争手段拔掉这枚钉子,至于战争会不会打响,要取决于事态的最终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疑点:肯尼迪为什么在刚刚拍到疑似导弹基地照片的时候选择沉默,而仅仅过去了半个月就雷厉风行起来了呢?是后知后觉吗?

③:苏联态度急转弯

美国刚刚实行封锁的时候,赫鲁晓夫的态度是十分强硬的,

10月23日,他发出警告:“你们封锁海岸线,就相当于玩火自焚。”

赫鲁晓夫的强硬,让古巴人民看到了希望,他们终于找到能够并肩作战、对抗美国的盟友了。

然而,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就在赫鲁晓夫发出警告的第二天,苏联的船只却停止了前进,导弹运输终止在了大西洋海面上。

紧张的局势被商谈取代,最终美苏两国达成了妥协:苏联撤回导弹,美国则不再对古巴进行军事威胁。

★疑点:双方为什么默契地选择和谈?

疑点揭晓:

赫鲁晓夫矢口否认在古巴部署导弹基地,是在争取宝贵的时间,因为在他看来,导弹基地一旦建成,将彻底扭转苏联在两极格局下的不利趋势,甚至在之后能压过美国。

肯尼迪态度转变,归根结底还是铁证的发现。当初肯尼迪相信了赫鲁晓夫的话,认为苏联还不敢在自己眼皮底下部署导弹基地,因为这将意味着冷战变成热战,风险代价十分巨大。而当他拿到导弹基地的铁证之后,一切顾虑都打消了,如果自己不立即采取行动,将成为待宰的羔羊。

双方最终选择和谈、草草收尾,是因为这场战争的规模堪称“第三次世界大战”,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将彻底打乱,并不符合美国和苏联的利益追求。另外,这些导弹搭载的核弹头威力太大了,遥想当年的“小男孩”、“胖子”,那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现在想想,当初如果没能制止,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再加上核弹的加持,人类将坠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