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环境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有的人说从前大家不爱退休,现在都盼着退休。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当然也不是绝对。

首先,我们看一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情况。我国建立退休制度是1957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建立起来的,明确规定对于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实施退休制度。

退休后,相应的待遇一般是根据在本企业工作的时间,发放退休前基本工资的50%~70%。相对而言收入降低还是不小的,毕竟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当时工作仍然是非常有保障的,绝大多数人都想继续工作下去。因此,国家在退休的有关表述中是“应该退休”,也就是强制退休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由于当时国家是计划经济时代,每年国家都制定相应的工资计划,明确用人指标。用人指标是非常有限的,能够成为国家工人,跟现在成为事业编和公务员一样,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毕竟老职工年龄大了,体力精力上也不如年轻人,特别是国家还要安置毕业后的年轻人工作。

建国后进入和平时期,我国生育高峰迅速来临,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连续10多年人口出生超过2,000万。如何安置工作也就成了难题。当时我们的高等教育都是针对国家需要来培育的,考上中专、大专乃至本科都是有名额限制的,也就是包分配的制度。实行大学扩招以后,包分配制度才开始停止。

建国初,我国90%人口是农村居民,他们是无法在国有企业实现就业,也无法享受退休制度的。那个时候,能够有一份国有企业工人的工作,真的非常让人羡慕了,也难怪大家都不愿意退休。

1991年我国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有关的社会化养老机制。这时候才将有关的参保人群纳入到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私营外资企业的职工等群体。实现劳动就业市场化,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竞争。由于我国年轻群体数量庞大,中老年的劳动者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退休以后就可以稳定地拿着一份养老金,如果有需要也可以继续寻找工作,国家并没有禁止领取养老金的人继续工作。

2005年国家建立统一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机制,我国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16连涨。一些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速飞快,甚至有的老人拿的养老金比在职年轻人还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大多数人肯定会更希望提前退休,有一份稳定的、不断增长的保障了。再加上生活好了,很多人更注重自我的生活品质和可能个人人生追求,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过好自己的生活,因此也希望提前退休。

如果是有稳定工作收入,工资会因退休而降低的人群,他们多数是不希望延迟退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