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后人谈谈对清末大臣李鸿章的看法,人们的观点常常是多元的,但又显得极端且富有主观色彩。这位极具争议的大人物,在慈禧太后眼里是“再造玄黄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高度评价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但在更多人的眼里,“宰相合肥天下瘦”才是对他最准确的评价,中饱私囊的李鸿章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其实,全面地评价李鸿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单看李鸿章对于当时日本的看法和做法,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拥有远见卓识的清朝大臣。

1901年11月7日,疾病缠身的李鸿章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弥留之际他留下一句话,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警惕邻国日本这个弹丸之地,要想中国没后患,必须灭其国。

李鸿章话音落下还没多久,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者便给华夏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实,李鸿章在朝为官时,就常常告诫当朝的执政者——要十分警惕日本。忠言逆耳,但目光短浅的光绪帝却不听劝,才一手造成了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一步步滑向屈辱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知的清廷与远见的李鸿章

1644年,驻守在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投降,清兵入关,崇祯皇帝于景山上吊自杀,华夏大地再一次易主,迎来了清王朝的统治。

短短几十年里,清王朝便平定了大大小小的势力,继而收复台湾,完成了全国的统一。随着康雍乾三帝的先后继位,清王朝的综合国力达到了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峰,但他们却不知道,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晚清,那是一段无数炎黄子孙都熟悉的时期,中国地大物博,靠小农经济维持了天朝自给自足,但狂妄自大的统治者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认为自己是当今世界最为强盛的国家,对于外界正在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变化一概不知。然而,紫禁深处的宁静被一则电报打破了——日本即将侵略朝鲜,朝鲜向清政府求救。

当时清朝正处光绪年间,虽然作为光绪帝在位,但大部分实权的却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不忍沦为慈禧太后棋子的光绪帝勤于政务,从小就博览群书的他想要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在此之前,面对西方殖民国家的强大,清王朝脸面尽失。不仅光绪帝需要一次机会来证明自己的统治者风范,而且清王朝也需要一次翻身仗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份电报无疑给了光绪帝希望——朝鲜自古以来就是清王朝的附属国,日本侵略朝鲜背后的含义更是对于清王朝的蔑视,而日本一弹丸之地,此举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可是,意气风发的光绪帝和一众大臣终究是目光短浅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将“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走上资本主义强国发展道路”的消息阻隔在了国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是唯一站出来抗议的人,因为他一直密切关注日本这个邻国的发展,在来自海外的多份密报中,就了解到日本早已不是那个海外的倭寇集聚之地。

李鸿章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大臣其实是非常有远见的,他在洋务运动中兴办了大量近代企业。作为为数不多的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大胆指出“以清朝此时的势力,是很难对抗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的”。

然而,朝野上下皆是顽固派,出兵朝鲜势在必行,李鸿章的反对在他们眼里却显得十分可笑。皇权至高无上,光绪帝根本不听劝,认为“求和”的建议更是在辱没清王朝,坚持命令李鸿章去筹备战事。

甲午战争的全面落败

光绪帝在皇宫深处等待着这场风光的翻身仗时,李鸿章却苦恼于战事的筹备。如果早几十年,清朝听取他的意见,主动攻打日本,根本不会落入如此窘境。

如今,日本的军事实力足够配得上他熊熊的野心,清王朝却早已错过了压制日本的最佳时机。李鸿章尽可能地在准备战事,不过主要目的却是减少战损,因为两国的军事实力甚至都不是旗鼓相当。

1894年是甲午年,于是清王朝和日本的这场对战,被后人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深知结局的李鸿章消极备战,再加上统治者大为放松的心态,清军的布防十分松懈,甚至朝廷于1891年都停止了军费拨款。

等到战争全面打响之际,日本人很快就发现了清王朝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节节败退的清军根本不堪一击。

战争的失利引得龙颜大怒,甚至李鸿章本人都没有料到清军是如此的脆弱。颜面扫地的光绪帝即刻问责李鸿章,将所有责任都归咎在了他身上,却从没想到清王朝本身的衰落。

当然,身居朝堂多年的李鸿章料到了这一切的发生,这场两国赌上国运的战争,日本人经过了精心的战前准备,而清政府现在才想起临阵磨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战局已定,但年轻气盛的光绪帝只晓得将无数战士送往前线。其中威海卫一战,身为将领的丁汝昌,率领着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北洋舰队迎击日本海军,却最终深陷敌方的层层包围。在弹尽粮绝之际,丁汝昌最终也没等来救援,拒绝投降的他选择了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直接代表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清王朝上下皆以此为耻辱,在党派斗争中,不仅抄了丁汝昌的家,更是让李鸿章一人承担了所有罪责,继而逐出了朝廷。让人更加无言以对的是,彼时的慈禧太后正精心操办着她的生日宴,对于国运之战却无意插手。

临危受命之李鸿章

当时唯一知晓日本狼子野心的李鸿章却被驱逐出了朝廷,没有人相信他,更没有人愿意听取这位智者的意见。一个偌大的朝廷,没有了李鸿章,竟然无人可以收拾甲午战争这个烂摊子。

这些腐朽的统治者可以轻易地推卸罪责,却没有能力面对这个他们眼中的“弹丸之地”。最终慈禧太后不得不把李鸿章“请回京城”,派其出面与日本和谈。

临危受命的李鸿章深知日本人的勃勃野心,直言拒绝合约上的“割地赔款”,因为他知晓这是个丧权辱国的条例。如果“割地”真的白纸黑字地写在合约里,那么从此中国将沦为一只待宰的羔羊,前来抢占领土的帝国主义国家将“络绎不绝”,而后人却无能为力。

“割地”这种事绝不可开先例,可是,光绪帝一如既往地没有听取意见,脸上无光的他只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正如李鸿章再一次的预料,西方列强纷纷加入了瓜分中国的浪潮。

日本亡我之心不死,必须要灭之方可。这是李鸿章留给后世警示的话,但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却最终让他成为了千古罪人,不知后人又有多少愿意听劝。

李鸿章讲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国家如果繁盛且强大,将出现万邦来朝的宏大场面;而当这个国家衰落的时候,当初俯首称臣的小国,反而会是第一个前来侵犯的国家。

小结:

所以说,李鸿章在政治斗争纷乱的晚清,已经比同在朝野的其他大臣做得好了。他没有信口开河、以战邀功的帝党的目光短浅,也没有溜须拍马、迂腐落后的慈禧身边人的碌碌无为。

李鸿章有真真切切的实业兴国,也有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他虽远远不及民族英雄这个称号,但也不至于是担下所有罪责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