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章开始之前,先说一件耐人寻味的事: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忍不住问记载历史的褚遂良:“你写好了吗,拿过来给我看看。”褚遂良以“自古以来,一直没有当朝皇帝翻阅本朝历史的先例”为由拒绝了。但李世民执意要看,就找来房玄龄,要他给褚遂良试压,深谙内由的房玄龄把国史删改后,呈了上去。李世民看了之后就说:“史官记录国史没什么好掩盖的,有什么好的不好的事情,照实记载就是。”这当然是句场面话,话外的意思是“对房玄龄修改的地方很满意。”

那么房玄龄修改的地方是什么呢?千古一帝李世民,最大的“污点”当然是“玄武门之变”了。如果玄武门之变真像唐书里记载的那样:不堪大用的李建成嫉妒深受李渊赏识的李世民,欲除之而后快,李世民被逼无奈,为求自保只能发动政变。不过就是开了“立贤不立长”的先河而已,有什么好删改的呢?真相就是,房玄龄篡改了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房玄龄

一、李世民早有预谋,“玄武门”背水一战

唐书中记载,李世民带着尉迟恭等九人,埋伏在玄武门······后面的经过都不用看,单是开始就破绽百出。第一,李世民及其臣僚,埋伏在玄武门,玄武门的禁卫不会警觉吗?他们不会去向上级通报吗?皇宫的禁军可是直属御前的。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李世民收买了那些禁卫。第二,李建成身为太子,李元吉贵为亲王,身边怎么着也会有五六十的随从吧。李世民单凭九个人就想诛杀他们?当然不可能,所以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定是做足了准备的

  • 收买人心,广招人才

大唐初立,社会环境还不是很稳定。境内叛乱时有发生,每次朝廷派兵征剿之后,都会赐予赏赐。其他的将领都会争抢钱财,只有作为李世民第一幕僚的房玄龄在物色人才,他只要看到可堪大用的人才就会招揽到秦王府中,不仅如此,他还在各个官员的府邸结交豪杰,招揽到秦王麾下。

有一个大才叫杜如晦,起初在李世民麾下,但是因为地方缺少人才,他就要被调走了。房玄龄立刻劝阻李世民说:杜如晦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如果秦王殿下只想当一个藩王,那杜如晦离开无伤大雅;但是殿下若想“统御四方”,那么此人万万不可失去。李世民听从了房玄龄的建议,留下了杜如晦。

除了对外招揽人才,李世民还让自己的妃子长孙氏,抚顺后宫。长孙氏在后宫中对太后孝敬有加,和李渊的众相处妃嫔融洽,成为李世民在后宫的“眼睛”。连李建成都忍不住在李渊耳边抱怨:“秦王在后宫结交很多的妃嫔,他送出去了很多珠宝,有贿赂的嫌疑。”

图|李世民

抚顺了后宫,对朝中百官的控制当然也不能少。李世民私下和多名大臣交好,江国公陈叔达曾在李渊贬斥李世民的时候,力加劝阻。

  • 掌控兵权,准备后路

李世民早就注意到了洛阳,这个重要的战略位置。李建成贵为太子,李渊是天子,以他手中的兵力,对抗两人根本不够。他在洛阳广邀豪杰,经营势力。一来可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二来也是给”政变失败“的情况下,留个退路。

而反观李建成,他当然不会对李世民的经营视若无睹。只不过他对李世民的态度一直以来比较克制。一来李建成需要李世民的能力,帮助他稳定大唐局势;二来李建成是受李渊的影响,对李世民比较“仁慈”。毕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李建臣

李建成也不是唐书中说的那样不堪,他不仅率先扯起义旗,给予了李渊坚定的支持。在随后的“伐隋之战”中,攻下西河、霍邑、潼关、长安等重要战略位置,还平定了刘黑闼的暴乱,稳定了边陲局势。作为太子,他坐镇监国,完美地处理了繁巨的政务。在大臣之中,口碑极好。

这么看来,李建成又是嫡长子又具有治国的大才,品行端正。李渊是不会有“改立”李世民的心思的。于情于理,李世民怎么也不会取代李建成。那么,要想登上大宝,李世民只有兵行险着,比如“玄武门之变。”

二、“玄武门之变”根本不在玄武门!唐书记载破绽百出

了解了玄武门之变的起因,再来看看唐书是怎么样记载这场玄武门之变的:秦王带着长孙无忌等人,等候在玄武门,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时,发觉情况不对,掉头就跑。李世民立即展开行动,李元吉欲杀李世民,结果太紧张了,拉不开弓。李世民看见李建成正驾马外逃,一箭射死了他。随后李元吉也被人射下马。李元吉跑到了齐王府门口。李世民的马受惊了,李世民坠马,挂在树枝上,李元吉弯弓搭箭,准备射杀李世民。这时尉迟恭带着70名骑士赶到,杀死了李元吉救下李世民。随后,李世民又让尉迟恭火速前往宫里,披坚执锐的尉迟恭找到了李渊。当时李渊正在宫中的海池上划船,看见了尉迟恭吓了一跳,问:“你怎么会来这里,今天是谁在作乱?”尉迟恭回答道:“太子和齐王谋逆,已被秦王诛杀。秦王担心陛下的安危,让我过来保护陛下。”李渊说:“好,我早有立秦王为太子的意思。”于是,两个月后,李世民入主东宫,是为“太宗皇帝”。

图|玄武门

为什么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走到临湖殿,李世民才展开行动?李渊当时还在湖心划船,这不是在他父皇眼皮子底下作乱吗?身边有着五六十随从的李建成二人为什么看见“只有9人”的李世民,扭头就走?久经沙场的李元吉怎么会拉不开弓?尉迟恭带着70骑兵赶到的时机是不是太巧了?需要尉迟恭来告诉他?带着刀的尉迟恭是怎么来到李渊面前的?侍卫为什么不加阻拦?

因为史料过少,笔者只能结合情形做出以下还原早在前几天,李世民就规划好了一切。他让尉迟恭带着70骑兵埋伏在宫城外,自己带着亲兵先行入宫。控制了临湖殿,李世民也是埋伏在临湖殿,而非玄武门!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李建成二人一直走到临湖殿才发现事情不对,而且李世民带的人很多,最少六七百人。所以李建成见了李世民才会调头就跑。前文说过,李世民收买了玄武门的将领,那么作为皇帝,李渊的身边永远都会跟随至少两百侍卫,这些侍卫去哪儿了呢?被杀了!所以尉迟恭才能带着刀站在李渊面前!

图|李元吉

当时的情形就是:李世民诱出李建成二人,躲在城外的尉迟恭看见了李建成入宫,紧随其后。李世民一边指挥亲兵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一边清李渊禁卫。胜利的天平完全倾向了李世民。但是如果李渊誓死不顺从李世民的意图呢?那李世民很有可能“弑父”!

理由,笔者都替他想好了:到时候就宣称“李建成逼宫不成,弑父。秦王带兵赶到为时已晚,只能含泪诛杀太子,聊解心头之恨”。好在李渊认清形势,立马表明了心意。

三、“临湖殿之变”后续:李世民逼宫“顺理成章”,如愿登上大宝

“临湖殿之变”是李世民以登基为目的发动的政变,那么一天不登基,这场政变也就一直没结束。两个月后,李渊让位给李世民,才给这场政变画上了句号。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李世民一定会清除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残留势力,史载李世民下令株连东宫和齐王府的全部人员,连老叟和小孩都没有放过,何其残忍;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死,那么朝中最有势力的皇子就只有李世民了,一众大臣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开始集体上书称赞“秦王”的才干和品德,成为李世民逼宫的“帮凶”;后宫的妃嫔们,也会在李渊耳边吹风,说秦王天龙之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尉迟恭

于是,李世民就在“众望所归”的情况下正式登基了。

虽然如愿以偿,李世民的生活也不是那么顺遂的。李世民当上皇上后,整夜整夜的失眠,害怕李建成的鬼魂来找他,就让尉迟恭和秦琼守在门口,他才能入睡。可是两人的年事已高,不能长此以往守夜,于是就派人画了两人的画像,贴在门口。这也是门神的由来。

一日,李世民在和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萧瑀谈心时,喟然长叹道:“皇位,盖取之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也。”李世民是我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说自己的皇位不是上天授予,而是“逆得”的人了。看来那场政变,鲠在心头久矣!

图|李渊

结语

钱钟书在《围城》中写过这么一段话:猴子的屁股本来就是红的,只不过蹲在地上人们不容易看到,等它爬到高处,红屁股就暴露无遗了。不可否认,李世民是我朝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他从善如流,胸襟宽广,爱民如子。“贞观之治”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但他也有缺点——对权力的过于执着。他有这样的缺点并不奇怪,因为他是个“凡人”,一个实实在在、彻彻底底的“凡人”。

参考文献:

《唐创业起居注》

《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