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写一部韩国电影影评之时没有配图,于是我在某网站搜索图片时,突然发现这部电影的台译特别有意思,看到国内片名翻译为《OK老板娘》,台译的则是《特务搞飞机》,看完片名不禁让我好奇,到底这些外语片的中文片名是谁决定的,而决定者的脑袋又在想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翻译无上限

在台湾,外语片的翻译由出品方决定,翻译种类繁多,不论是直译;如《怪物史瑞克 》《Shrek 史瑞克》(台译)选择用流行用语翻译,《盗梦空间》台湾则翻译成《全面启动》区别于国内市场,台湾片商都抓紧一个原则;市场考量至上,为了方便常取一些适用于商业推销的片名。

正因如此,台湾片名翻译常背离电影本意,甚至出现了菜市场翻译名。

什么是菜市场翻译名?

例如玩命、当家、第六感、决战、追杀、星际、终极等等,这些符号,已经潜移默化地在台湾观众的认知中,谈到玩命脱离不了竞速、赛车,谈到当家脱离不了小孩、搞怪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菜市场片名的现象模糊了观众对电影的记忆,例如谈到《加勒比海盗》台译为《神鬼奇航》,很容易让人一头雾水,明明是关于海盗的电影,名字却译的很奇幻,台湾片商用这些熟悉的菜市场译名,希望引起共鸣,但却也渐渐形成了无新意的局面。

我们来看看国内是怎么翻译的吧。

国内的翻译大部分以半译半为主,例如《Tenet》国内译为《信条》台译为《天能》、《Fast & Furious 》国内译为《速度与激情》台译则是《玩命关头》,台译看似在翻译上少了那么点中文之美,但也没有偏离英文原名。

然而,这样的半译半意风格,在台湾市场就不一定买单,台湾观众倾向一看到片名就能理解电影内容,如上所说的《特务搞飞机》(台译),若以译为《OK老板娘》为片名上映的话,除非电影剧情很亮眼,否则实在堪忧票房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的风格曾受到国内网友的抨击,认为缺乏了中文之美,甚至觉得翻译荒唐可笑,而国内也反击台湾翻译片名浮夸不够贴切。

但是我认,为片名翻译是很主观的,有时必须符合当地文化与用语习惯做调整,翻得好与坏见仁见智。

华语电影有时到西方国家也会出现翻译上的争议,例如《卧虎藏龙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认为翻译过于直白,失去了卧虎藏龙深藏不露的警世含义。

而后期,为了避免翻译问题重蹈覆辙,非英语为主的电影都陆陆续续取了英文片名,像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译为《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虽然英文片名有时不如中文优美,但英文片名的诞生,确实可以让国际宣传上更便捷。

一部电影的片名就像一张名片,要如何打动观众的心,以及满足观众期待,片名就是一切的开始。

因此,翻译片名也不能马虎,虽说片名翻译很主观,但是若因为商业考量,而牺牲电影,我认为这有损整个电影团队的心血,也污名化了电影作品本身。

实际上,在翻译学中有着信(它强调理解原文)、雅(翻译语言的美感)、达(通顺的言语表达)三大要素,台湾在这三者中都尚缺平衡,而且最常出现缺少“信”的理解。

外语片在国内宣传时,时常将原名或英语片名字体缩小,甚至直接用中文取代之,然而我认为以现在的国民英文水准,有必要让原名保留甚至被同等对待。

因为译名只是辅助我们去理解内容,我们应当留意原名之意,对于翻译的谬误,学习批判思考而非照单全收,过度依赖中文翻译来理解电影,反而窄化了自己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制片方以市场至上的思维,或许能造成话题性,高票房。但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去审视翻译背后的细节,别让“标题党”成为我们的耳目,更别让电影因为滑稽的翻译而付诸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