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观者眼中,大公司是意味着大平台、知名企业、大厂、高薪、前途无量等等。但揭开光鲜的表面,大公司的里面并不如想象的美好,就像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有时候甚至会呈现诸多病态。

大公司的病症,始于人。因为人是企业运转的核心,也是溃烂的根源。

每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当公司规模较小时组织架构单一,多数员工的工作都可以被管理层掌控;一旦企业发展壮大,人员增多,组织架构越来越庞大,不可控的因素会越来越多,从量变到质变,患上大公司病,只是时间的问题。

就连当前发展最快的,管理理念最先进的互联网企业,也难以幸免。当利益、人性、制度等因素缠绕在一起,会产生无限的变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老王观察分析,当下中国很多大公司包括最前沿的互联网公司,都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以下病症:

1、沟通之殇: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同在一家大公司。

相信大家都玩过“口耳相传”的游戏,一条信息通过十几个人的传递,最后的内容可能与实际内容相去甚远。

这种沟通误差也就是漏斗效应。它是指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呈现,由上而下的衰减趋势。比如说第1个人心里想的是100%的信息,但往往只会表达出来80%,而这80%的信息,在别人的吸收和理解后会变成60%,而当他进行再次传播后,可能就会剩下40%左右,并依此规律,逐级递减。

这也就意味着,信息传递的级别越多,漏斗效应就越明显。一般大公司都会有5个以上的级别,如果是行业巨头则会更多。可想而知,无论信息是由下而上,还是由上到下的传递,都极其产生沟通误差。这也会造成,上层的决策执行力度低,或是被过度解读,导致决策者难以接触到任正非所谓的“一线的炮火”。或者是基层的困境和问题在逐级沟通后,丢失了本意甚至消失。

在当下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避免层级过多,“炸开金字塔”,都在称谓上下了不少功夫。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一大企业特色就是以花名互相称呼。

9月1日,网易全体员工也收到了一封内部邮件,是要求每一位员工给自己取一个昵称。当前一些主流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追求称呼体系上的平等下足了功夫,并不断试图在组织结构尽可能的扁平化,以对抗这种大公司病。

但老王认为,称谓系统的平等,可以显示出互联网企业对平等透明的美好追求,但往往治标不治本。他们的层级结构,话语权等等仍是停留在传统状态。相比这些上下级之间称谓的面子问题,管理者们真正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的,是里子问题。

近日,阿里巴巴近期取消了内部系统的“P”序列职级显示,员工在邮件、钉钉、内网等系统中已无法再看到彼此的具体职级,只能看到所属集团部门,足以见得,阿里在改革的路上,又向前走了一步。

本质上,这种企业太大远离市场远离基层的困惑是结构性的,没有人能完全的实现极端的扁平化管理,老板直达基层指挥所有人,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尽可能地做到相对扁平,并结合创新管理机制,无限弱化层级之间沟通的反向作用,才是真正的出路。

在大公司,沟通效率低的原因除了层级多,流程也是一大问题。

大家都知道一个小品中的著名桥段,就是把大象放进冰箱一共要三步:打开冰箱门、放进大象、关上冰箱门。但在大公司里,即使这样简单的事情,可能需要的却不仅仅是三步。

在大公司里,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无论你的文件是否紧急,都要走完相应的流程。直属领导-部门经理-财务-财务总监-总经理等等,层层签批。

有一位朋友曾抱怨说,公司有两台打印机坏了,一共要花费200多元钱。总部的流程是,修理办公设备需要先走报备流程,这个流程大概需要3~5天的时间,走完流程之后要再申请费用,财务流程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打印机的修理可能也就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好几个部门只能到行政办公室仅存的一台好用的打印机。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简单的事情尚且如此,那么一个新的产品或者业务上线,也必定会经历漫长的过程。可能在一家十来个人的小型创业公司里,你想修改个什么内容,只要喊一声,立马回馈。但是当你在一个庞大的机构中,任何一项提议和修改,都会格外复杂。而这个流程中的参与者都很忙碌,但这份忙碌,80%是服务于制度,而很少一部分是服务于事情上。同时,大公司的需求多,繁复的流程也会让需求处于一个排队的状态,像腾讯就经常会存在这种需求排队的情况。

总之,流程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保证一个庞大的体系的运转,却很容易出现牺牲个体效率,成全集体效率的情况,而其中优势和劣势,一不小心就会失衡。

2、机构臃肿:有人白天划水摸鱼,晚上表演加班。

很多人都向往“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其实这就是人性的通病,好逸恶劳。

大公司的机构庞大,就给了懒惰可乘之机,总有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钻空子。就会出现有的人养老,有的人论资排辈,有的人却是有能力没有机会等等状态。

所以,其实就算那些灯火通明的996大厂里,你以为他们都是热血奋斗的青年,也不乏有人白天在划水摸鱼,晚上在表演加班。

机构臃肿除了会滋生懒惰,也更容易出现踢皮球的问题。

众所周知,权力集中,很容易养成贪腐。所以高层在设计组织架构的时候,往往会有意识的分权,但权利的割裂也很容易出现许多模糊地带。所以遇到一些流程制度之外的问题时,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可能一个事情,会涉及到三四个部门,当事者会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尤其是跨团队、跨部门沟通,更加是考验人的忍耐力,找一个接口人要花上大半天。就算找到对接方,也可能一个事情需要和五六个人对接,每一个人都要交代一遍。

为了抵抗这种大公司病,阿里一直崇尚“小而美”。此前阿里就曾把对公司进行过拆分,“把公司拆成‘更多’小事业部运营”。就像马云曾说过的,“我们希望阿里人一起努力把每一个事业部变成小而美、对生态发展有重大作用和价值的群体。

”阿里意识到了大公司病,并在不断为之改革,虽然不能根治,但却始终保持变革状态,这也是阿里之所以能在互联网大潮里始终处于上游的原因。

3、过度内耗,派系林立:每个大公司都是一个江湖。

随着企业发展和业务需要,必然会设置多个部门和分支。老板不可能一个人管理所有的事务,便会像结蛛网一样,将权力层层下放。老板通过高层管理中层,再通过中层来管理基层。虽然很多时候名义上是用制度管人,但本质上还是人的管理。

尤其是在一些大厂,从资源分配到人事录用以及市场费用审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管,这些权力都可能被无限能放大。

很多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和待遇,来攀附权力,自然而然会产生小团体。而这种情况从上到下,层层攀附就会产生不同的派系。公司里一旦出现派系斗争,很可能对公司伤筋动骨。

如果你想往上升,独善己身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是环境的隐形规则,就算这种规则是病态的,你不遵从游戏规则,就难出头。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大公司很容易产生内耗。

某位互联网大厂的高级员工,刚刚跳槽到另一家中型公司的时候,煞有气势地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带来大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

他先是对原来团队进行大换血,性格强势的人被裁掉了。又高薪招聘了一批新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性格软弱好管控。这位leader每天带着团队,忙忙碌碌开着大小会议,制定各种流程,十几个人的团队,本来可以顺畅沟通,但事事都需要通过他的审核,才能进入下一个流程。起初老板觉得这是大公司的管理理念,凡是流程化更正规。可实际上,他没有带来大公司的先进理念,却带来了大公司的病症。

他带领的新团队在几个月之内都处于一种建设状态,没有给公司的业务带来增量,后来事态发展得愈演愈烈,他公开带领团队对抗上司,与上司谈条件,但没有老板会容忍这样一个人。如果不根除这样的人,病症就会蔓延到整个公司。几个月时间,白白耗费了几十万的成本,没有溅出一点水花,只是得了一个教训。

4、在利益面前,创新注定要撞得头破血流。

大公司在创新难的问题上,是因为很多人会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谨小慎微不敢出错,所以宁可无功,但求无过。

百度作为老牌互联网龙头企业,为什么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掉队。老王认为,绝对不是其内部没有人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而是在这样的大公司里,一个新业务的落地,必然会损害一些老部门的利益。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一定会极力的阻止别人砸自己的饭碗。所以当流量从PC端转到移动端的时候,百度就自然而然地掉队了。

一些传统行业还能吃老本,可互联网行业变化快,如果你想吃老本躺着赚钱,可能转眼就被后浪拍在沙滩上。

同样是一个项目,如果想法好、可行性高,在小公司一两个月便上线了。但是在大公司可能就需要半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因为公司越大,牵扯到的利益部门越多。无论是制度上,还是业务上,想做到真正的变革也就越难。从提案到执行,可能需要反反复复地逐级沟通和修订。

大公司缺乏创新,但并不意味着缺少新项目。相反大公司会不断地启动新项目,而且都是大项目,尤其喜欢“多元化战略”。在资本和资源的加持下,任何相关领域都想分一杯羹。

所以,大公司经常会搞各种各样的战略项目,动辄几个亿或者几十个亿,立志要改变市场格局。就比如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在一些像物联网、云业务、区块链、AI人工智能等前瞻性的东西上,炒噱头的居多,但真正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做项目的却却很少,总是会给人一种“好高骛远”的感觉,生怕失去了先机。

公司里一旦有大项目出现,会随之匹配各种各样的组织,然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会议。业务部、技术部、策划部等等全部参与其中,有很大可能性就是,折腾了几个月之后,忽然惊醒,发现项目并不可行,最后不了了之。

这就导致,新项目成本高,收益低。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项目层层受阻,被利益相关者不断边缘化。而不能推陈出新的企业,就只能被残酷的竞争清退出舞台。

写在最后

万物生长,皆有裂痕。任何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很容易生病,当企业规模较大时,这些问题出会形成病症,并滋生一系列问题。这是必经之路,但并不意味着无药可解。但治疗的前提是需要真正地认识病症,而非一叶障目,自欺欺人。否则,再好的药,也无法直达病灶。

治疗大公司病,也不可能一招见效,而是需要伴随企业发展的不断变革,这更像是一种自我修复机制,并通过不断修复漏洞,保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