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1【“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略解】佛说:“杀心不除,尘不可出。带杀心修行,必成鬼神道。”

“阿难!世界中之六道众生如果心无杀念,就不会有因杀心导致的生死相续了。你修三昧本是为了出离六道尘劳烦恼,但是杀心不除,尘劳必不可出。纵使有人现在有很多世间智慧、甚至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心,必落于鬼神道中;上品的成为大力鬼,中品的成为飞行夜叉及诸鬼帅,下品的成为地行罗刹。这些鬼神也会有很多徒子徒孙,各各都自称已成就无上道果。”

【注释】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神道”,即鬼神道,鬼神同道,神福报大,鬼福报小。鬼神都贪“血食”祭祀,所以其杀不断。现代世间有人为追逐世间名利或者复仇害人而“养小鬼”,即是以血祭祀,特别是东南亚有些国家比较盛行。据说有明星就因“养小鬼”或“狐仙”而红极一时,然而果报深重,因为和三恶道众生打交道,建立了缘份,将来必定与之为伍,甚至堕落地狱。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大力鬼”即天行罗刹,《楞严正脉》云:“今人间尊奉,称帝、称天者,多是此类也。”因为禅定和世智辩聪胜于杀业,神通较大,福德亦胜,便成为大力之鬼。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中品因为神通与福德则比上品者低,成为飞行夜叉、及诸鬼帅,如山林鬼神、城隍等。

“下品当为地行罗刹”:下品者所造杀业胜于所修之禅智,神通既微,福德亦劣,因而成为地行罗刹,如大海边之罗刹鬼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2【“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略解】佛继续说:“断除杀心,不允许直接杀生的行为,也不允许食众生肉这种间接杀生的行为,这是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详解】

“我灭度后的末法时期中,多有这种鬼神炽盛世间,自己说食肉照样可以证得菩提大道。阿难!我让比丘食五净肉,是因为这些肉都是我神力化生而没有命根的。你们婆罗门国土炎热潮湿,到处都是砂石地,青草和蔬菜都不容易生长,所以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化生出这些假名为肉的食物,让你们吃出肉味以养色身。奈何如来灭度之后世间没了这种化现的无命根肉食,而仍吃众生肉之人,应是恶人,还怎么能被称为沙门释子?

“你等应当知道,这些吃众生肉的人,纵使心开解悟,所修的不过是相似三摩地,都会变成大罗刹鬼,报终必沉沦于生死苦海,所以此等人不是佛弟子。这些人相杀相吞,相食仍未停止,命债难了,怎么可以说这些人能脱出三界呢?你教世人修三摩地,于断淫后,还要断杀生及食众生肉,这就是如来先佛世尊共同教导的第二种决定无疑的不可变易、清净无染、光明之教诲。”

【注释】

“自言食肉得菩提路”:《楞伽经》上说“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以及“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国内众生喜欢说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但是他们选择性遗忘了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五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而杀、自死、鸟残这五种肉食。佛于声闻教中有说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而杀。但是在佛了义经中,皆不许食众生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3【“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略解】“不断杀而修禅定的人,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人。”

【详解】

“所以,阿难!若不断杀而修禅定的人,就像有人自塞其耳,然后高声大叫却指望别人听不到,这种行为叫做欲隐弥露(欲盖弥彰)。持戒清净的比丘及诸菩萨,在偏僻小路上行走时,都不愿意踩蹋生草,更何况以手拔之?他们连无情众生都不愿意伤害,而心生大悲欲救度众生的修行人,怎么还会把有情众生的血肉充当食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4【“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cuì)、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略解】佛继续说:“真正的解脱者,不仅身、心都没有杀业,而且连有情众生身体上皮毛乳血制成的产品也不使用。”

【详解】

“如果有比丘不穿东方所产的丝绵绢帛等丝织品,不用本土生产的长靴、短履、皮裘、毛衣等物,不吃乳酪醍醐等奶制品,这些比丘,于世间能真正解脱,待他们酬还宿世业债后,就不用再流转于三界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如果使用了由有情众生身体的部分制作出来的产品,就与该有情众生结下了业缘。比如劫初光音天人飞降此土,食用了地中所生的百谷之后,脚就不能离地飞行了(食用无情众生都能结缘,何况有情众生呢?)。所以修行之人必须使自己身心清净,对于有情众生的肉身以及身体的一部分作成的产品,都不取用,乃至心里也不起取用的念头。如果做到这一点,我说此人是真正的解脱者。像我这样说,才名为佛说,不如此说的,都是魔王波旬在说。”

【注释】

“裘”:皮衣。

“毳”(cuì):鸟兽的绒毛。

“乳酪醍(tí)醐(hú)”:酪上面一层的凝结物,为酪中精华,都是牛奶提取制成。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起世经》上说,劫初世界刚形成时,光音天的天人飞降而来到地球上,吃了地肥,以及自然而生的百谷后,身体就变成粗重,不再能够离地而飞。百谷,晋代杨泉《物理论》中说稻粱菽各二十种,蔬果各二十种,合称百谷。《三字经》上说“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若水中观】:

戒杀是第二决定清净明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杀一切有情众生;二是连有情众生不伤及性命的身分所制成的产品也不用;三是杀心也要断绝,不与有情众生结恶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5【“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略解】佛继续说:“偷心不除,尘不可出。带偷心修行,必落邪道。”

【详解】

佛继续说:“如果世界中的六道众生,其内心中不生偷心,就不会随着生死轮回而相续流转。你返闻闻自性修行三昧,目的本是为了出离三界尘劳烦恼,但是偷心不除尘劳烦恼必不可出。纵使有人现在有很多世间智慧、甚至禅定现前,如果不断除偷心,必定落于邪道:上品的成为精灵,中品的成为妖魅,下品的成为邪人。这些群邪也会有很多徒子徒孙,各各都自称已成就无上道果。”

【注释】

“如不断偷,必落邪道”:“偷”,不与而取,叫偷。比如盗窃、诈骗,或现邪通令人心生恐惧而献出财物等。偷属邪门歪道,所以会堕落成邪道众生。

“上品精灵”:盗取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的妖精。

“中品妖魅”:盗取人津精气和山林精华的妖魅鬼。

“下品邪人,诸魅所著”:修炼邪术、居心邪僻、行事怪异之人。这些人有的被精灵附体,有的被妖魅鬼迷著,而受之驱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6【“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jiǎn)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bì)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略解】佛继续说:“这些妖邪之人伪称自己是善知识,是来度众生的大菩萨,骗取财物。而我教导诸比丘舍弃贪欲而乞食养命以便修菩萨道,不蓄积财物。这些贼人借用我的名义冒充我的弟子,拿佛法做交易而盗利,贻误众生,必堕无间地狱。”

【详解】

“我灭度后,在末法时期中,很多这种妖邪之人,盛行世间,隐藏其奸诈的贪欲企图心而自称是善知识,各自宣称自己已证得菩萨果位,欺世盗名,以种种谎言(如世界末日、大灾难、某佛出世、求其庇护等等)诱骗迷惑无知信众,恐吓他们,以致失其本心丧失判断力。这些贼人所过之处,被骗的信众就会耗散家财奉献给他们。

“(与他们相反)我在戒律中教导比丘们循方乞食养身以便修道,舍弃贪欲不积蓄财物,得成菩提道。诸比丘不自行烧火熟食,寄居此世间,以了残余之生涯,示现最后一次来到人间,然后还归大涅槃,去后不再返回六道受生死。为何这些贼人借用我的名义冒充我的弟子,拿佛法做交易而盗利,造种种恶业,说自己讲的是佛法,却非议诽谤出家具戒比丘是小乘道,不能度众生,说自己是大乘菩萨才能度众生,颠倒是非,让众生怀疑正法,断送他们修道解脱的法身慧命,来世必将堕无间地狱。”

【注释】

“得上人法”:“上人”指证得圣道之人。

“詃(jiǎn)惑无识”:“詃”,诱、诈。

“假我衣服,裨贩如来”:“假我衣服”,即冒充佛弟子;“裨贩如来”即盗用佛所说之一切法,拿相似佛法作为获利的手段(真佛法是不会欺骗信众的)。这种人在现代社会特别多,他们没有真正领悟佛法,甚至没有真正信仰佛法,就断章取义把佛法拿出来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7【“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ruò)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略解】佛继续说:“末法众无始以来生欠下的因偷盗形成的业债,可以通过发菩提心,在佛形像前舍弃少许身分供佛来酬偿宿债。你教世人修三摩地,断淫心和杀心后,还要断偷心,这就是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详解】

佛继续说:“如果我灭度后,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而能于如来形像之前,以身体某部位燃一灯以,或者烧一指节,或者于身上爇一香炷(偷盗者是取他人之财物以养色身,比丘这样做是舍难舍之肉身供佛以破贪爱),我说这样的人无始以来所欠的宿世盗债,就能一时酬偿完毕,从而永远告别世间轮回,彻底脱离一切烦恼诸漏。他们虽然尚未达到无上觉道,但是于佛法已经具备坚定不移的信心,将来必得圆通无疑。如果不舍取少许身分酬债,纵然成就无为道果,必定还来生人间,以酬偿宿债,就如同我成就正觉之后还遭受了食用马麦的果报一样。正等无异。你教世人修三摩地,于断淫、断杀后还要断偷心,这就是如来先佛世尊共同教导的第三种决定无疑的不可变易、清净无染、光明之教诲。”

【注释】

“长揖世间”:“揖”,拱手作礼,中国古代告辞时或见面时之礼仪。“长揖”,永辞。这里指永辞世间生死轮回。

“如我马麦”:《兴起经》记载,当时舍卫国的一个属国叫毗兰国的阿耆达王,邀请释迦佛及五百比丘至王宫结夏安居三个月,供斋了六天后,就因有魔盅惑而停止了斋供。当时毗兰国正值饥荒,乞食不得。有个养马的人就将每日喂马的麦子分出一半供养佛僧,安居结束时阿耆达王才醒悟过来,在佛前忏悔。舍利弗便问宿因,佛说:“过去毗婆尸佛住世时,我曾是梵志老师带领五百童子修行。当时的国王斋供佛僧,佛僧为没有来的生病比丘带回去一份食物。我当时嫉妒的说:‘这些秃头应该吃马吃的麦子,何必给他这等美食?’五百童子也附合我。就因为这个恶业,我们此生受到了吃马麦的果报。

佛的意思是说因为这句咒骂都不免要受报,何况盗人财物,那就更须酬偿宿债。

儒家主张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杨朱主张“贵己”,不损己利人,也不损人利己。这两派都重视肉身,而佛家认为此身如幻,不必贪着。但是佛像前烧指、身燃一灯、头燃戒记等事,非普通人能施行的,要有一定的修学基础和强烈的出离心才行。而且要善知识指导,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8【“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zhī),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余分(fèn),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lì),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略解】佛继续说:“不断偷心修禅定,就像给有漏洞的容器注水,是不可能圆满的。”

【详解】

“所以阿难!如果不断偷心而修禅定的人,就像有人用水去灌注有漏洞的卮器,却想让水灌满它,纵然经历尘沙劫数,也始终无法灌满。(就算偶尔灌满,也马上流失了,比喻禅定偶尔得到,也无法保持不失。)如果比丘,除了衣钵之外物,不积蓄分寸财物(修不贪),乞食所得吃不完的,布施给饥饿之众生(修不吝),于讲经说法集会中,能合掌礼众(修不慢),有人打骂自己,说自己不是,闻过则喜,如同别人在称赞自己(修不嗔)。必使对身、心二种的贪爱都捐弃舍离(修不痴),身肉骨血都看成是众生共享之物。(修同体大悲。布施身体都像舍弃鼻涕便利一样自在不吝惜,哪里还会有偷心?)

不将如来一时权变说法的不了义说,听回来当作自己的解悟,而误导初学人。这样的话,佛印证此人得真实三昧。像我这样说,才名为佛说,不如此说的,都是魔王波旬在说。”

【注释】

“漏巵”:“巵”,同卮,盛酒之器。“漏卮”,有漏洞的器具,无法装满水,比喻带偷之心修禅定,不能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9【“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略解】佛继续说:“如果妄语,如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求世间尊胜,这样修三摩地仍不得清净,成爱见魔。”

【详解】

佛继续说:“阿难!这世界中的六道众生,虽然身心都没有杀、盗、淫了,无杀无盗无淫三行已经圆满,但是如果大妄语,那么所修三摩地仍然不得清净成就,反而成为爱见魔之类,丧失如来种(菩提心)。大妄语人的表现就是未得果而宣称已得果、未证道而说证道,或者而妄称自己世间尊胜第一,对跟前人宣称:我今已证得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或阿那含果,或阿罗汉道、或辟支佛乘,或得十地中某地、或得地前住、行、向三贤位菩萨果。目的在于要求彼人恭敬礼拜自己,向自己忏悔业障,贪其财物身体等种种供养。

“这种大妄语人就是一颠迦人(一阐提人,断善根者),已消灭自身之菩提心佛种,就像人以刀砍断多罗树,此树即不能生长了。佛印记此人是大妄语人,永殒善根,无复有正知见,沉沦三恶道苦海,不可能成就真实三昧。”

【注释】

“三行已圆”:无杀、无盗、无淫三种修行都已圆满。有不少译注为“不杀不盗不淫”是不准确的,因为“不”意味着一种遮止,还有遮止的心在,即没有达到前文说的“断性亦无”

“成爱见魔”:“爱见”,为事理二惑,或见思二惑。爱为事惑、思惑,见为理惑、见惑。“爱魔”为贪求名利供养而作大妄语。“见魔”是依邪见错误认为自己已与佛齐。

“失如来种”:修行人被爱见二魔所劫持,菩提心丧失,失如来种。

“十地、地前诸位菩萨”:第八卷P314-P320段经文佛将详细开示。

“多罗木”:贝多罗树,其叶子宽大,用此叶写的经称为贝叶经。此树一经刀斫,便不再生长。

【若水中观】

楞严经是了义经,本经最终目的是证首楞严三昧,所以对修行者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在事相上戒杀、盗、淫、妄,还要“摄心为戒”,即不能有杀心、盗心、淫心、妄语心。如果有淫、杀、盗、妄之心,那么梵天都不得生,更何况成就出世间上上禅的首楞严大定。所以佛宣说这“四种清净明诲”,作为修佛定的先决条件。而这四种恶业的根本都是“贪”,P141段经文已称前三者为“欲贪”、“杀贪”、“盗贪”,大妄语是贪求供养。所以佛学把“贪”放在三毒之首,六根本烦恼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60【“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略解】佛继续说:“末法时期有很多菩萨和阿罗汉应化现世度众生,但是他们不会自称是真菩萨、真阿罗汉。所以你教世人修三摩地,断淫心、杀心、偷心后,还要断大妄语,这就是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详解】

“我灭度之后,会让诸位菩萨、大阿罗汉,应化现世于末法时期度众生,他们现作种种身形救度轮回中的众生,有现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身形的,甚至示现为淫女、寡妇、奸人、小偷、屠户、小贩等种种身形,菩萨借着与其同事的机缘,称赞佛法和佛教,引导他们身心去修行,乃至得入三摩地获得解脱。这些圣者始终不会自己说:我是真菩萨或我是真阿罗汉,因而泄漏佛的秘密指示,将此密嘱轻言于末学之人。只有一种方式可以透露一下消息,即在命终之前,暗中留下遗言透露真相。为何这些爱见魔之人,未得谓得、未证言证、非圣言圣,而成大妄语来惑乱末世众生呢?

你教世人修三摩地,于断淫、断杀、断偷之后,还要断大妄语,这就是如来先佛世尊共同教导的第四种决定无疑的不可变易、清净无染、光明之教诲。”

【注释】

“应身生彼末法之中”:“应身”,即应化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三乘圣人有此三身,依佛教敕而以应化身而生于末法之世,是为了救度众生,脱离轮转,免受邪师所惑。

“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菩萨度众生有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示现与淫寡奸盗屠贩等人一起同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称扬赞叹佛法及佛之教诲,并伺机教授,令其身心清净,因而得入三摩地;而不是要和彼等人一起作恶。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这些菩萨等应化身,终不会自己说自己是真正的菩萨、阿罗汉。

“泄佛密因,轻言未学”:泄露了佛的秘密嘱咐以及菩萨应化来此度生的因缘,轻易地告知未学之人。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唯”,只有;“阴”,暗中;“遗付”,遗言付嘱。但是有一种情形是可以例外的,那就是命终一刻,有遗言交代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佛菩萨示现世间,一般不会泄漏身份,一旦泄漏就不再住世。比如著名的丰干、寒山、拾得和尚的公案就说明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水中观】

关于不能“泄佛密因”,成观法师在《楞严经义贯》里说了几点原因很周全,摘录如下与同修共享——

为何如来教敕即使真是菩萨及阿罗汉等的化身,也不可说?为什么?因为如果说了,便有几种后果。

一、众生都竞相来膜拜、供养,于是便于工作与各、利扯上关系。

二、你若是真菩萨化身,而有人或外道不信或嫉妒,说你是假冒的,乃至说你是魔的化身,岂不令他造大罪?

三、若你是真菩萨,而作如是宣说,但别人想作妄语,自称他也是真菩萨,如何能禁止他说?又如何能分辨真伪?因此,此例一开,便无穷无尽。

因此,为杜绝此弊,佛即教敕一律不可泄漏。是故:“泄即不住世,住世即不可泄”。准上而言,即可知此铁则:“真者不言,言者不真”。依此亦可知某教派肆言其领导人若非文殊、普贤,即弥陀、观音等之化身;乃至有一派人对外宣称其缁素二众皆已成佛,且于其名上冠“佛”字;另有一派宣称其派下数十人皆已证初地以上菩萨果位。凡此林林总总,依正教而言,都大有问题,智者请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61【“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略解】佛继续说:“不断大妄语修行,就像雕刻人粪成栴檀形而求檀香,是不可能的。直心是道场,在因地就因大妄语失真,而想求得果地真觉,那就像人想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是不可能成就的。”

【详解】

佛总结说:“所以,阿难!如果不断大妄语而修定,就像雕刻人粪成为栴檀形状,而想从此中求得旃檀香(比喻徒有其表,装模作样,但实质是臭秽不堪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我教导比丘直心是道场,不要有谄曲心,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尚且不能有装模作样的虚假伪装,怎么这些大妄语人居然妄自称尊、自称已证得上人法呢?这就像一个穷人,妄自称帝,实乃是自取灭亡。(世间人王之号尚且不可以狂妄自称,)何况法王乃十法界至尊,怎么可以狂妄窃取其称号而自居?

“若于因地修行时就发心不真,其果地难免迂回曲折,(求进反退、求升反降,)以此大妄语之不真而欲求佛菩提,就像以自己口想咬自己的肚脐,怎么可能成就?如果诸比丘心如直弦,无有谄曲虚假,一切行为真实无伪,此人就能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来障碍修行。我印可此人定当成就菩提无上知觉。像我这样说,才名为佛说,不如此说的,都是魔王波旬在说。”

【若水中观】

这一段经文又提及道场,而且直接指出直心是道场,这既是对阿难在P246段提问如何安立道场的呼应,又是对治大妄语的方法,即也是对第四清净明诲的总结,楞严经的文法总是这么妙。

由于阿难在P246提出的问题还包括如何摄心以及远诸魔事。佛解答如何摄心,则是强调了此四种清净明诲。如何远诸魔事,本段也指出“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

但是关于道场的具体建立还没有详细开示,只是开示了前方便即四种清净明诲。关于修行三决定义“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只讲了第一条,后面两条仍未开示,以及对于众生无始以来的很难灭除的习气如何对治,这些问题佛将在下一卷继续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