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51【“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略解】佛说:“杀心不除,尘不可出。带杀心修行,必成鬼神道。”

【详解】

“阿难!世界中之六道众生如果心无杀念,就不会有因杀心导致的生死相续了。你修三昧本是为了出离六道尘劳烦恼,但是杀心不除,尘劳必不可出。纵使有人现在有很多世间智慧、甚至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心,必落于鬼神道中;上品的成为大力鬼,中品的成为飞行夜叉及诸鬼帅,下品的成为地行罗刹。这些鬼神也会有很多徒子徒孙,各各都自称已成就无上道果。”

【注释】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神道”,即鬼神道,鬼神同道,神福报大,鬼福报小。鬼神都贪“血食”祭祀,所以其杀不断。现代世间有人为追逐世间名利或者复仇害人而“养小鬼”,即是以血祭祀,特别是东南亚有些国家比较盛行。据说有明星就因“养小鬼”或“狐仙”而红极一时,然而果报深重,因为和三恶道众生打交道,建立了缘份,将来必定与之为伍,甚至堕落地狱。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大力鬼”即天行罗刹,《楞严正脉》云:“今人间尊奉,称帝、称天者,多是此类也。”因为禅定和世智辩聪胜于杀业,神通较大,福德亦胜,便成为大力之鬼。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中品因为神通与福德则比上品者低,成为飞行夜叉、及诸鬼帅,如山林鬼神、城隍等。

“下品当为地行罗刹”:下品者所造杀业胜于所修之禅智,神通既微,福德亦劣,因而成为地行罗刹,如大海边之罗刹鬼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2【“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略解】佛继续说:“断除杀心,不允许直接杀生的行为,也不允许食众生肉这种间接杀生的行为,这是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详解】

“我灭度后的末法时期中,多有这种鬼神炽盛世间,自己说食肉照样可以证得菩提大道。阿难!我让比丘食五净肉,是因为这些肉都是我神力化生而没有命根的。你们婆罗门国土炎热潮湿,到处都是砂石地,青草和蔬菜都不容易生长,所以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化生出这些假名为肉的食物,让你们吃出肉味以养色身。奈何如来灭度之后世间没了这种化现的无命根肉食,而仍吃众生肉之人,应是恶人,还怎么能被称为沙门释子?

“你等应当知道,这些吃众生肉的人,纵使心开解悟,所修的不过是相似三摩地,都会变成大罗刹鬼,报终必沉沦于生死苦海,所以此等人不是佛弟子。这些人相杀相吞,相食仍未停止,命债难了,怎么可以说这些人能脱出三界呢?你教世人修三摩地,于断淫后,还要断杀生及食众生肉,这就是如来先佛世尊共同教导的第二种决定无疑的不可变易、清净无染、光明之教诲。”

【注释】

“自言食肉得菩提路”:《楞伽经》上说“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以及“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国内众生喜欢说口头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但是他们选择性遗忘了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五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而杀、自死、鸟残这五种肉食。佛于声闻教中有说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而杀。但是在佛了义经中,皆不许食众生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3【“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略解】“不断杀而修禅定的人,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人。”

【详解】

“所以,阿难!若不断杀而修禅定的人,就像有人自塞其耳,然后高声大叫却指望别人听不到,这种行为叫做欲隐弥露(欲盖弥彰)。持戒清净的比丘及诸菩萨,在偏僻小路上行走时,都不愿意踩蹋生草,更何况以手拔之?他们连无情众生都不愿意伤害,而心生大悲欲救度众生的修行人,怎么还会把有情众生的血肉充当食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254【“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cuì)、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略解】佛继续说:“真正的解脱者,不仅身、心都没有杀业,而且连有情众生身体上皮毛乳血制成的产品也不使用。”

【详解】

“如果有比丘不穿东方所产的丝绵绢帛等丝织品,不用本土生产的长靴、短履、皮裘、毛衣等物,不吃乳酪醍醐等奶制品,这些比丘,于世间能真正解脱,待他们酬还宿世业债后,就不用再流转于三界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如果使用了由有情众生身体的部分制作出来的产品,就与该有情众生结下了业缘。比如劫初光音天人飞降此土,食用了地中所生的百谷之后,脚就不能离地飞行了(食用无情众生都能结缘,何况有情众生呢?)。所以修行之人必须使自己身心清净,对于有情众生的肉身以及身体的一部分作成的产品,都不取用,乃至心里也不起取用的念头。如果做到这一点,我说此人是真正的解脱者。像我这样说,才名为佛说,不如此说的,都是魔王波旬在说。”

【注释】

“裘”:皮衣。

“毳”(cuì):鸟兽的绒毛。

“乳酪醍(tí)醐(hú)”:酪上面一层的凝结物,为酪中精华,都是牛奶提取制成。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起世经》上说,劫初世界刚形成时,光音天的天人飞降而来到地球上,吃了地肥,以及自然而生的百谷后,身体就变成粗重,不再能够离地而飞。百谷,晋代杨泉《物理论》中说稻粱菽各二十种,蔬果各二十种,合称百谷。《三字经》上说“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若水中观】:

戒杀是第二决定清净明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杀一切有情众生;二是连有情众生不伤及性命的身分所制成的产品也不用;三是杀心也要断绝,不与有情众生结恶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