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跟谁睡这个话题,益养君不得不说一下之前的一个同事身上发生的事情:

同事因为今年生了二胎,怕自己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两个孩子,就让老大晚上和孩子奶奶一起睡。

前段时间因为老家有事,奶奶回老家待了几天。同事不放心老大晚上一个人睡觉(年纪小且之前没有一个人睡过),所以就带着老大、老二一起睡。结果不管同事怎么哄他,一到晚上老大就是不肯和她睡,到处找奶奶。到半夜了,还在奶奶的房间不肯出来,一直说,“我要奶奶,我就要跟奶奶睡,我不要跟妈妈睡,我是奶奶的宝宝。”

每次说到这里,同事就开始抹眼泪:“你说,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他居然说不是我的孩子。”

别看睡觉很简单,但孩子睡觉可不是件小事。起码在跟谁睡这件事上,就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因为父母外出工作,我从小就是爷爷奶奶照顾长大的。这些年,无论是上学遇到的好玩的小事,还是上大学报志愿这样的大事,我都是第一时间和爷爷奶奶分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从不和父母说,却喜欢和爷爷奶奶念叨,哪怕最近几年他们越来越听不清我说的话。

01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

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是有科学依据的。

19世纪,精神分析学家勒内施皮茨,跟踪拍摄过一群没有妈妈照顾的婴儿,为期一年,得出结论:婴儿对妈妈的依恋关系是会消失或转移的,同时,错过的依恋关系是不可逆转的。

一群婴儿由妈妈照顾三个月后,由育婴园的护士照顾。这些孩子普遍发生了变化,不是反应迟钝,就是情绪低落,施皮茨认为,护士照顾婴儿是在履行职责,因此未能和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时候,依恋关系是消失的。

另一群婴儿,则在妈妈离开后,由家庭的其他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照顾,这些照顾者,对孩子充满爱,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那么,这些孩子会把对妈妈的依恋关系转移到养育者身上。

这个结论,和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儿童心理学表示,婴儿人际交往关系发展的顺序是:亲子关系—玩伴关系—群体关系。

婴幼儿时期,是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妈妈通过身体接触,情感交流,对孩子的及时回应来建立依恋关系.如果,妈妈的角色被其他养育者代替,孩子的情感依恋自然全盘转移到其他养育者身上。

02孩子跟谁睡决定他一生的性格

孩子跟谁睡,在心理上就会跟谁感觉更亲近。由于老人和爸妈的身份不同,双方接受过的育儿理念不同,将必然导致孩子跟不同的人睡在一起,性格也将产生不同。

孩子跟爸妈睡在一起,尤其是妈妈,性格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他就通过一系列感知得到了来自母体的安全感,而出生后,他们会更加需要与妈妈肌肤接触以重新获得安全感。妈妈晚上和孩子一起睡,是母子间感情交流的最佳时机,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抚慰,消除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你要知道,不管月嫂照顾的有多专业, 奶奶姥姥照顾的有多周到,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代妈妈的存在。

03不能和孩子一起睡,就多给他高质量陪伴

如果准备弥补对孩子安全感的亏欠,父母一定要在白天给孩子更多高质量的陪伴,让他对和父母相处充满更多的期待,从依恋的程度上认可、接受我们。

依恋感的再度转移,必然要经过一个过渡期,孩子会因为习惯的原因,在刚开始的几天出现哭闹的情况。

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去安抚,或者讲一些他们喜欢听的故事转移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从心里确定自己在这里睡觉也是安全的,从而慢慢建立起和父母之间的依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