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深圳当前所表现出来的楼市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解决深圳的楼市问题就是增加房子的供给,只不过这个房子的供给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深圳自身而言,在意识到自己的楼市问题之后,深圳是想要通过商品房住宅供给之外的其他途径来实现楼市问题的解决。比如:开发长租公寓、租赁住宅、走新加坡模式。这些设想虽然都很好,也能解决深圳现有的楼市问题,但是这无疑也会带来新的问题。虽然这些模式一旦走通将会把深圳的楼市发展带到一个新空间当中,但是这种上升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深圳真的等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深圳开发涨租公寓、租赁住宅暂缓购房者买房的意愿,深圳最走不通的就应该是新加坡模式了。所谓新加坡的模式就是公共住房为主,商品房为辅的模式。并且深圳有意在今后将住宅的供给60%都搞成公共住房的性质。商品房只能有40%的空间。虽然这个公共住房的比例远不及新加坡80%的比例大,但这一比例也会给深圳的商品房带来价值上的颠覆。为什么说公共住房会给商品房带来价值上的颠覆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深圳真的依托公共住房解决了住房短缺的问题,那么就意味着深圳的居民不缺房子了,缺房子很大程度上也能通过公共住房解决。那么深圳的商品房最终该流动到谁的手中?当前,深圳的大量房产已经掌握在了少部分人的手中,也就是说按照深圳的设想未来的购房者大多都是靠公共住房解决住房问题。那么商品房的需求和价值就有可能下降(当然这是在理想化公共住房可以满足供给需求的情况下)。当大家都有房子住了,商品房是不是就没人要了呢?没人要了商品房是不是就跌价了呢?跌价之后大量持有商品房的居民是不是就资产缩水了呢?由此带来的影响就不需要多说了吧。

其实,真的如果真的走了新加坡模式只能让商品房更值钱现实情况下,深圳一下子就将公共住房供给充足的情况不存在,深圳的购房者也会和全国的购房者一样,更喜欢能够升值的商品房。所以未来大量的深圳购房者还是会选择商品房购买。同时60%如此庞大群体的居民也不能满足于公共住房的小套型和有限的面积。目前根据近期深圳新房销售的数据来看,购房者套均面积大约在100平米左右,二手房的套均面积大约在90平米左右。而大多数的保障性住房、公共住房可能远远达不到这个面积,这对人们越来越向往的品质生活来说是相违背的。所以说商品房才是居民最终的归宿。而供给量只有40%的商品房无疑会价值倍增。除非深圳阻断二手房的流动环节,否则二手房的价格依然难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深圳走新加坡模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走成的,要么就下狠心再增加公共住房的比例让商品房持有变得更加固定,降低流动性。要么就大量供给商品房通过新房限价来实现平抑房价的目的。否则深圳走新加坡模式注定再次颠覆商品房的价值。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