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于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举办的2020“水+墨: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展览,引发业内关注。学术品牌展览“水+墨”已走过八年,从2012年开始举办至今。每年,展览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水墨发展的话题。从此前举办过的以“从新海派到当代”“当代艺术中的传统”“回望书法传统”等为主题的展览,到本届以“践行于语言与观念之间”为主题,这个展览可以说是在持续为当代水墨的未来探路。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告诉文汇记者:“此次展览特地聚焦一批在当代水墨领域和学院水墨教学实验的一线教授的作品,如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左正尧,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邓国源和曲健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劲松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心懋。他们不但在美术馆里推动了当代水墨,还在学院推动了水墨当代化的教学和实践,在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曲健雄《兄弟》,装置

本次展览既展示六位艺术家自己的艺术作品,也是他们在当代水墨语言和观念探索的一次回顾。展出的作品既有通过和水墨相关的装置、影像作品来表达观念和水墨空间的呈现,也有挖掘传统水墨语言、从中寻找到水墨新的活力的作品,让人们惊叹于,水+墨竟然还能这么玩!

展厅中央,一件置于钢筋结构搭建的平台上的大型水墨装置作品很难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件作品有三条黑白相间的水墨风景,犹如瀑布一般从平台顶部向两边倾泻,并在展厅蔓延,占据了展厅的半个空间。这是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曲健雄创作的《兄弟》,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真实经历的感受,把他对城市空间的感觉用水墨空间的概念进行了表达。曲健雄并没有使用传统的宣纸材料,而是用了胶片这种媒介把水墨风景用叠加、交错的方法冲印出来。这些胶片层层相叠,观众可以从四周观看这件作品,每个角度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呈现。有的厚重,有的半透明,有的在光线的折射下有一种幻象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璜生《风之痕》,影像

与曲健雄作品相对应,在展厅另一侧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璜生的一组装置作品《风之痕》。这组作品融合了装置、影像和摄影的方式。三条犹如红色的丝带从展厅顶上垂挂下来,随着空气的流动感在轻轻飘动,观众可以在作品中穿行,体会风的痕迹的感觉。有趣的是,王璜生也选用了胶片这种材质来进行创作,所不同的是他没有像曲健雄用打印的方式,而是把水墨直接画在了胶片上,把风的痕迹用一种带有笔触的线条在胶带上凝固下来。红色和黑色落在胶片上会有一种色差的变化,正反两面看效果不尽相同。

邓国源《在花园》系列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邓国源的《在花园》系列,用了传统水墨的绘画技巧,但却是用抽象的方法来描绘花园。这些花园在光影之下有的闪闪烁烁,有的墨影浓重,这是艺术家面对自然时的一种观念,描绘的主题是眼中的花园,表达出的却是心中的花园。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左正尧的系列作品则以花鸟为主题,却并没有拘泥于常规花鸟画的画法。他以草本植物为创作对象,将这些植物平铺放大于画面。这些作品名称就以草本植物的原名来命名,如《地骨皮》《车前子》《花桐木》等,凸显草本与人本的关系。

左正尧系列作品

“水墨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千年积累中形成的一种表达方式。水墨也是一种媒介。水墨还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表现,有着某些特别的指向性,包括它的无为、诗意、宁静等等,包括中国文人或中国东方文化精神的那种超脱、随性等等。”王璜生指出。他却也更强调,水墨需要变化、发展、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水墨能否进入现实去进行一些新的表达,水墨能否具有当代性及全球视野的文化观念。

“水墨是文化的结果,不是国画的专利。水墨是文化的视觉方式,不是笔墨的游戏。”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劲松看来,水墨若想发展,需要去除一些挡住前路的误区,这样艺术家才能放开手脚。他认为水墨其实是可以跟世界进行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劲松作品

作者:范昕

编辑:徐璐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