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平遥人,能够在主办了平遥国际摄影展的同时,又迎来了平遥国际电影展,我内心自然是感到无比兴奋的。因为,这座拥有文化底蕴的县城,除了冷冰冰的古建筑能够供人观赏之外,更多地还应当注入更具有现代化的文艺气息,这样,才能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错中,慢慢感知着最具有厚度的人文价值。

其实,谁都没有想到,10天的电影展毫无波澜,在最后结束之际,居然会以这种方式连续两次登上热搜。

第一次是贾樟柯突然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和团队将全面退出平遥国际电影展,把这个影展交给平遥政府来继续操办。第二次是某媒体独家采访某位平遥官员,然后得到了这样一个回复,贾樟柯退出影展完全是个人的行为,并没有和地方政府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热搜先后出现,让很多正在参加或是已经踏上回程的媒体和观众一头雾水,而众说纷纭中也给本来属于艺术交流的影展,引发了诸多罗生门的猜测,甚至还有别有用心之人弄出的夹杂着阴谋论的言论。

说实话,在没有得到明确官方答复之前,我对于各方的说法持保留意见,毕竟,能够举办最纯粹的只属于电影艺术的盛会,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虽然,平遥国际影展目前才举办了四届,还处在成长阶段,可让它无端地陷入是非的争斗,被很多媒体拱火般的宣传,难免会影响日后的发展,这样,当初举办的初衷也会被无形的扭曲。

世界上没有一个影展是借助个人的名气而举办起来的,但是,平遥国际电影展从第一届开始,的的确确是贾樟柯凭借个人多年积攒的人脉和资源,一点一点的把许多明星和导演,各种国内外的影片和剧组拉到平遥。

于是,小小的电影宫便承载起了电影的展映和交流,这是一个电影梦开始的地方,观众可以在有限的空间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去见到自己想见的明星,其乐融融中将艺术本应该具有的价值进行了传承和发扬,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去过电影宫,这个由柴油机厂改造而来的厂房,到处透露着浓浓的现代工业风,从2017年开工建设,到2020年不断扩充,从第一届观众对于分配区域的不熟悉,到第四届人们已然可以驾轻就熟地去自己想去的场所,或是观看电影,或是交流学术,在这表面的成熟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付出和努力。

当然,这也绝非是贾樟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这和平遥当地政府物力财力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平遥国际电影展走的路线是小而精,它无法和上海或是北京电影展相提并论,但它对于电影本身的关注程度,却并不亚于早已名声在外的其他影展。对于入选电影的选择,更加注重其艺术性而非商业性,它能够关注到那些具有潜力的新人导演,能够关注到那些具有艺术价值的新人电影,挖掘潜力并且鼓励新人,大概就是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核心之一。

早上两个热搜一出来,我心里一阵发凉,因为作为平遥人,我很不希望我喜欢的导演和我热爱的家乡,被媒体塑造成站在两个对立面相互指责的对象。

贾樟柯说,要让平遥国际电影展摆脱自己的影子,这是完全正确的观点,毕竟,一个影展的成败不能光靠一个名人的效应,这样是无法走远的,相反,它需要更多专业的团队加入进去,实现市场化的运作,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变。

就像和平遥国际电影展具有一样性质的西宁first电影展,虽然,它的关注点是青年人身上,但凭借专业化的策划和公司化的运营,一定程度上保证它的专业性和独立性,这才能让选出来的作品更具有信服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某个官员说事先没有沟通,完全是贾樟柯自作主张的退出,我不知道这个人的说法,是否真的代表了平遥政府,但我想,双方之后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和交接,毕竟,平遥国际电影展就像是贾樟柯自己的孩子,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孩子的。

平遥政府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成立新的团队,然后去做好交接工作,顺便去国内各大影展,尤其是西宁first影展学习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平遥国际电影展成为具有行业标杆性的大展。

贾樟柯的妻子赵涛说“再见平遥影展!贾导再也不用为影展求人了,也终于可以睡觉了,我还挺开心的!”,或许是出于一个妻子对于丈夫的疼爱,但在我看来,平遥国际电影展以后的路,可能还是会更加艰难,毕竟失去贾樟柯,第五届又该拿什么作为吸引力呢?

不过,从第一届到第四届,路基本上已经铺好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平遥国际电影展能够像平遥国际摄影展那样走出自己的路子,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才和经验,需要的是专业的机制和运作。

正如这一届电影展的主题——“电影,从来不是孤城”,真正热爱电影的人,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所以,支持贾樟柯,支持平遥国际电影展,支持中国电影,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