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维这辈子最不想遇到的对手,恐怕就是他了——曹魏雍州刺史陈泰。

名气小得多,甚至默默无闻。

01

三国时期,只要父亲有功,儿子就能沾光,比如曹魏司空陈群的儿子陈泰,人生第一个职务员外散骑侍郎,就是因父勋而得到的,其父去世后,又袭封颍阴侯爵位。

但别以为通过这种方式上位的都是笨蛋,至少陈泰不是。

不然,他也不能从游击将军到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再到护匈奴中郎将,并州军、政、法等事务集于一身,一路顺风顺水。

陈泰不但为官政绩不俗,威信很高,还很会站队。

公元249年,作为托孤大臣的曹爽,排挤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以便独揽大权,司马懿当然不甘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了针对曹爽的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之前他们两人明争暗斗的时候,陈泰本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两边都保持距离,事变发生后,他决定还是站站队,因为不站不行了。

站在哪个一边呢?

跟着曹爽那个草包混,当然不会有好前程,司马懿一家的势力多大啊,再说他和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他好盆友。

所以,当政变发生时,时为尚书的陈泰,劝曹爽最好乖乖听司马懿的(司马懿派人送信要他放弃抵抗),不然会死得很难看。

曹爽起初还有点犹豫,陈泰一番陈说利害,打消了他负隅顽抗的念头,并派陈泰去和司马懿谈判,所以司马懿控制朝廷后,陈泰被视为司马氏一家的大功臣。

帮司马氏控制朝廷后,陈泰不但没有等着被重用,反而请求离开朝廷,到地方上去任职。

朝廷是个多事之地,要想多活几年,最好离它远点。

司马懿估计也巴不得他走,对这个大功臣,他正不知如何安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陈泰代替原刺史郭淮,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当了刺史,并加奋武将军。

02

处于对蜀作战前线的雍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第二年,继承诸葛亮北伐遗志的蜀国大将军姜维,就不请自来了。

姜维先是依麹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建了两座城,派牙门将句安和李歆等人驻守,然后他联合羌人和胡人,进攻两城附近各郡去也。

在修建过程中,两城就引起了陈泰的注意,并随时派人侦察,收集两城的情报。

所以,当陈泰奉命和征西将军郭淮统兵抵御时,对两城了如指掌的他对郭淮说,姜维建的城虽然坚固,但离西蜀很远,路也不好走,很多地方甚至没有路,两城的粮食,也靠从西蜀长途运输。

他的方案是:派兵分别包围两城,如果姜维派兵来救,就围城打援,援军打掉后,两城就成了孤城,兵不血刃就可拿下。

他的计策被郭淮采纳,郭淮命讨蜀护军徐质和南安太守邓艾,听候陈泰调遣。

城里的蜀军急了,因为通往外界的道路被魏军切断了,援军进不来,同时水源也被切断,没吃没喝的日子,眼看马上就要到来。

好在还有点干粮,可以对付对付,好在下起了雪,可以喝雪水……但这能坚持多久呢!

与其被困死,不如拼死一战!

蜀军出城挑战时,陈泰却命令不要理他们,坚守阵地不战。

姜维果然领兵来救,却在牛头山(甘肃岷县东南,洮河南岸)遇到陈泰,陈泰又来了个坚守不战,然后调军南渡白水,与此同时,郭淮也率军进逼洮水,打算切断姜维退路。

姜维吓出一身冷汗,赶紧率军撤回,不然退路一旦被切断,再遭两军夹击,那就糟了。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这场PK的:

维惧,遁走,句安等人孤立无援,被迫献城投降。

陈泰“兵不血刃拿下两城”的目的,完美实现。

久经沙场,被誉为文武双全奇才的姜维,竟然被这个“无名之辈”吓跑,也是没谁了。

03

但他们两人的交集,才刚刚开始。

公元255年正月,陈泰接替去世的郭淮,被朝廷任命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二州的军事,成为曹魏西部的最高军事长官。

据《三国志》,掌握朝政的司马师病死后,姜维攻魏的念头再度萌发。

司马师是255年七月病死的,他死后,朝政大权落到其弟司马昭手中,念念不忘实现诸葛亮遗志的姜维,以为有机可乘,发兵数万攻魏。

有消息说,数万蜀军兵分三路,姜维亲自率一路,另外两路分别由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率领。

此时的雍州刺史换成了王经,当蜀军“兵分三路向祁山、石营、金城攻来”,王经急忙向陈泰作了报告。

陈泰要王经坚守狄道(今甘肃临洮),等他率主力赶到后,两军同时出击,一左一右钳击蜀军。

陈泰经过分析,认为蜀军不会兵分三路进攻,那是他们玩的一个花招,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狄道,这也是他吩咐王经坚守狄道的理由。

他倒是“猜”对了,姜维果然向狄道攻来,王经却沉不住气,未等陈泰到达,就擅自率数万人出击,结果吃了大亏,在故关(今甘肃临洮北)和洮西连打两个败仗,所部损失巨大,吓得急忙收拾残部,还保狄道,又被姜维包围。

对于文武双全的姜维,陈泰是谨慎的,虽然他手中有不少兵马可以调动,但未敢轻易去解狄道城之围,而是立即向朝廷作了汇报。

陈泰有点“怕”姜维,司马昭也一样,所以接到报告后,司马昭立即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合力抗击姜维。

保险起见,司马昭还令太尉司马孚为他们的后援。

04

众所周知,在整个三国历史中,邓艾也算得上排名前几名的牛人,但在姜维面前,他也有点怕怕,何况姜维才打了个大胜仗,正处在士气高昂之时,而他们自己,因受王经大败影响,士气正好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邓艾劝陈泰,不要急于去解狄道之围,而应静观其变,等待时机,然后再图进兵,那时候去救狄道,就容易多了。

而在陈泰看来,姜维虽然打了个胜仗,但他孤军深入,粮草跟不上,所以狄道绝对不能落入他手中,因为占领狄道后,姜维必然会乘胜东进,攻占栎阳,那里可是有足够的粮食,姜维得到粮食后,就难以对付了。

所以在他看来,此时不但不能避其锋芒,反而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制高点和有利地形,卡住蜀军的脖子,迫使其不战而逃。

陈述完自己的见解,也不管邓艾听没听进去,陈泰就带着人马连夜急行军,当天夜里便赶到狄道东南高山上,令人到处燃起烽火,并令士兵又是敲鼓又是吹号。

狄道城中将士见救兵来了,“皆愤踊(士气大振)”。

中途设伏的计策被陈泰识破,在途中白等了三天后,随后赶到的姜维,只好勉强攻击陈泰占领的山头,却打了败仗。

被迫退回营地的姜维,正打算再次组织进攻,却传来凉州魏军从金城赶来、陈泰和王经准备堵住蜀军返回通道的消息。

姜维胆子再大,也不敢让对方堵了返回通道,不得不“慌忙逃窜”。

狄道之围化解后,陈泰带兵回到上邽(今甘肃天水),仍旧驻扎在那里。

没记错的话,这是陈泰第二次“吓”跑姜维了。

事后,司马昭对陈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感慨地说,都督大将,都应该像他一样啊。

说完这话没多久,司马昭就把陈泰调回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负责选举、任命官员。

05

陈泰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

公元260年(甘露五年),傀儡皇帝曹髦不甘心继续做司马昭的傀儡,亲率宫中卫兵、老头、僮仆等,高呼着朝司马昭所在之地冲去,途中却与司马昭亲信贾充遭遇。

这些乌合之众,哪里是贾充的对手,贾充朝曹髦一指,太子舍人成济心领神会,弑杀了曹髦。

陈泰飞速赶到现场,枕着曹髦的尸体放声大哭。

据《魏氏春秋》,曹髦被杀没多久,司马昭也来了,他惴惴不安地问陈泰,你说,天下人会咋个看我。

陈泰说,独有斩贾充,少可以谢天下耳——只有杀了贾充,才能以谢天下!

司马昭沉默良久,问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陈泰说完,一口鲜血喷薄而出,气绝身亡,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并被厚葬。